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52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框架、机体、控制台、检修顶盖,框架内层与机体外层焊接连接,控制台左侧与机体右侧嵌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气流涌入后,可以通过分离膜来将气流中的粉尘进行去除,在气流冲击膜片的同时,导致冲击力施加在膜片上令膜片变形,推动推动头,使摆动环被压迫,在冲击结束膜片复原后,即可通过摆动环来推动推块,使其左侧设有的受风柄左部分碰撞膜板,由于气流同时会通过膜板并冲击在冲击槽上,令转动环产生旋转,并使外甩片甩出,一部分的外甩片会拍击在膜片上,一部分会拍击在活动槽内产生震动,在接触膜片后,即可通过拍击与震动将膜片表面与水蒸气相互融合后的泥层进行拍落,避免膜的通过性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膜分离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分离除尘设备是指将环境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分离的过程,可以大幅降低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含量,分离除尘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离方式分为多种,其中膜分离除尘设备的除尘效果好,除尘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各种对空气粉尘要求较高的场所,在通过膜分离除尘设备对布料蒸煮杀菌厂的空气中的浮尘进行清理的时候,由于布料蒸煮杀菌厂内通过高温加热蒸煮来将布料中的细菌进行杀灭,因此空气中会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湿度较高,当通过膜分离除尘设备抽入外界空气并对粉尘进行分离的时候,粉尘会堆叠在膜的一侧,并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相互结合变为粘稠状粘附在膜上,导致膜的通过性快速下降,需要频繁进行清理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框架、机体、控制台、检修顶盖,所述框架内层与机体外层焊接连接,所述控制台左侧与机体右侧嵌固连接,所述检修顶盖底面与机体顶面相互接触;所述机体包括外壳、抽气管、分离膜、滤罩,所述外壳左侧与抽气管右侧相互接通并通过电焊连接,所述分离膜上下端与外壳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滤罩嵌入于外壳右侧,所述分离膜设有三个,三个分离膜间隙均匀地分布于外壳内层。更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膜包括安装块、膜片、震膜架,所述安装块内层与膜片上下面嵌固连接,所述震膜架上下面嵌入于安装块内层,所述膜片右侧与震膜架左侧相互接触,所述安装块内层为表面光滑的锲型块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震膜架包括悬吊柱、稳定片、推动头,所述悬吊柱外环与推动头内层套设连接,所述稳定片顶端与推动头底面嵌固连接,所述推动头设有五个,五个推动头间隙均匀地分布于悬吊柱外环。更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头包括固定块、摆动环、推块,所述摆动环嵌入于固定块内层,所述推块右侧与固定块左侧嵌固连接,所述摆动环设有四个,四个摆动环两个一组镜像分布于固定块内层。更进一步的,所述推块包括承载块、外顶框、活动槽、受风柄,所述承载块内层与外顶框右侧嵌固连接,所述活动槽与承载块左侧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受风柄右侧与外顶框左侧嵌固连接,所述受风柄与外顶框各有四个,四个受风柄都通过外顶框间隙均匀地分布于承载块内层。更进一步的,所述受风柄包括压片、托台、拉伸柱、转动环,所述压片左端与托台右侧嵌固连接,所述拉伸柱右侧与托台左侧千古连接,所述转动环中心与拉伸柱内层活动连接,所述拉伸柱内层设有弹簧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环包括内托环、旋转环、冲击槽、外甩片,所述内托环外层与旋转环内层活动连接,所述冲击槽与旋转环外环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外甩片左侧与旋转环外层活动卡合,所述外甩片设有六个,六个外甩片间隙均匀地环状分布于旋转环外环。更进一步的,所述外甩片包括卡头、托块、接触板、离心头,所述卡头外环与托块左侧焊接连接,所述接触板底面与托块顶面嵌固连接,所述离心头底部与接触板顶面嵌固连接,所述离心头设有四个,四个离心头间隙均匀地分布于接触板顶面。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气流涌入后,可以通过分离膜来将气流中的粉尘进行去除,在气流冲击膜片的同时,导致冲击力施加在膜片上令膜片变形,推动推动头,使摆动环被压迫,在冲击结束膜片复原后,即可通过摆动环来推动推块,使其左侧设有的受风柄左部分碰撞膜板,由于气流同时会通过膜板并冲击在冲击槽上,令转动环产生旋转,并使外甩片甩出,一部分的外甩片会拍击在膜片上,一部分会拍击在活动槽内产生震动,在接触膜片后,即可通过拍击与震动将膜片表面与水蒸气相互融合后的泥层进行拍落,避免膜的通过性下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体右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离膜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震膜架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动头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推块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受风柄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转动环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外甩片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框架-1、机体-2、控制台-3、检修顶盖-4、外壳-21、抽气管-22、分离膜-23、滤罩-24、安装块-231、膜片-232、震膜架-233、悬吊柱-A1、稳定片-A2、推动头-A3、固定块-A31、摆动环-A32、推块-A33、承载块-B1、外顶框-B2、活动槽-B3、受风柄-B4、压片-B41、托台-B42、拉伸柱-B43、转动环-B44、内托环-C1、旋转环-C2、冲击槽-C3、外甩片-C4、卡头-C41、托块-C42、接触板-C43、离心头-C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框架1、机体2、控制台3、检修顶盖4,所述框架1内层与机体2外层焊接连接,所述控制台3左侧与机体2右侧嵌固连接,所述检修顶盖4底面与机体2顶面相互接触;所述机体2包括外壳21、抽气管22、分离膜23、滤罩24,所述外壳21左侧与抽气管22右侧相互接通并通过电焊连接,所述分离膜23上下端与外壳21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滤罩24嵌入于外壳21右侧,所述分离膜23设有三个,三个分离膜23间隙均匀地分布于外壳21内层,有利于进行多次过滤,使空气中的灰尘被分离的更加彻底。其中,所述分离膜23包括安装块231、膜片232、震膜架233,所述安装块231内层与膜片232上下面嵌固连接,所述震膜架233上下面嵌入于安装块231内层,所述膜片232右侧与震膜架233左侧相互接触,所述安装块231内层为表面光滑的锲型块结构,有利于将气体导入到膜片232上,并降低气体流动的阻力。其中,所述震膜架233包括悬吊柱A1、稳定片A2、推动头A3,所述悬吊柱A1外环与推动头A3内层套设连接,所述稳定片A2顶端与推动头A3底面嵌固连接,所述推动头A3设有五个,五个推动头A3间隙均匀地分布于悬吊柱A1外环,有利于增加推动面积。其中,所述推动头A3包括固定块A31、摆动环A32、推块A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框架(1)、机体(2)、控制台(3)、检修顶盖(4),其特征在于:/n所述框架(1)内层与机体(2)外层焊接连接,所述控制台(3)左侧与机体(2)右侧嵌固连接,所述检修顶盖(4)底面与机体(2)顶面相互接触;/n所述机体(2)包括外壳(21)、抽气管(22)、分离膜(23)、滤罩(24),所述外壳(21)左侧与抽气管(22)右侧相互接通并通过电焊连接,所述分离膜(23)上下端与外壳(21)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滤罩(24)嵌入于外壳(21)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框架(1)、机体(2)、控制台(3)、检修顶盖(4),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1)内层与机体(2)外层焊接连接,所述控制台(3)左侧与机体(2)右侧嵌固连接,所述检修顶盖(4)底面与机体(2)顶面相互接触;
所述机体(2)包括外壳(21)、抽气管(22)、分离膜(23)、滤罩(24),所述外壳(21)左侧与抽气管(22)右侧相互接通并通过电焊连接,所述分离膜(23)上下端与外壳(21)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滤罩(24)嵌入于外壳(21)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23)包括安装块(231)、膜片(232)、震膜架(233),所述安装块(231)内层与膜片(232)上下面嵌固连接,所述震膜架(233)上下面嵌入于安装块(231)内层,所述膜片(232)右侧与震膜架(233)左侧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膜架(233)包括悬吊柱(A1)、稳定片(A2)、推动头(A3),所述悬吊柱(A1)外环与推动头(A3)内层套设连接,所述稳定片(A2)顶端与推动头(A3)底面嵌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膜分离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头(A3)包括固定块(A31)、摆动环(A32)、推块(A33),所述摆动环(A32)嵌入于固定块(A31)内层,所述推块(A33)右侧与固定块(A31)左侧嵌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润耀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