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2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该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以形成滚刷,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筒体内部凸出且螺旋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筒体对应所述第一凸棱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一凸棱内部以形成螺旋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所述凹槽具有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的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该滚刷体中,筒体为中空结构,重量轻,可以减小滚刷体转动所需的能耗;筒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凸棱,为凹槽提供足够的深度空间,以提高对刷体的固定效果;此外,通过凹槽向筒体内部凹设,能够减小滚刷体的径向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的一种清洁设备。吸尘器内设置有滚刷,通过滚刷转动拍打地面将尘屑扬起,从而提高吸尘效果。滚刷包括滚刷体以及刷体,刷体设置在滚刷体的外壁上并呈螺旋状延伸。现有的滚刷体一般为实心结构,导致滚刷体的重量大,滚刷转动时所需的能耗大。部分滚刷体为空心结构,为了保证刷体的固定效果,滚刷体的外圆上设置有凸出部,凸出部上设置有与刷体配合的T型凹槽。这样设置虽然能够减轻滚刷体的重量,但增大了滚刷体的径向尺寸,凸起部位置容易堆积灰尘。部分滚刷体向内凹形成凹槽,但为保证凹槽的深度,滚刷体的内孔的直径较小,使得滚刷体壁厚较厚,滚刷体的重量仍较大,导致耗能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能解决现有滚刷体重量大、能耗大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以形成滚刷,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筒体内部凸出且螺旋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筒体对应所述第一凸棱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一凸棱内部以形成螺旋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所述凹槽具有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的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其中,所述凹槽为倒T型槽或燕尾槽。其中,所述筒体的外径为40mm-60mm。其中,所述滚刷体的壁厚为2mm-4mm。其中,所述凹槽包括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的螺旋参数不同;所述第一凸棱包括连接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第一槽段的位置对应且螺旋参数相同,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二槽段的位置对应且螺旋参数相同。其中,所述螺旋参数包括螺距、螺旋角和/或螺旋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的螺旋方向相反。其中,所述凹槽伸入所述第一凸棱内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棱的形状相适配。其中,所述滚刷体注塑成型,所述滚刷体的外轮廓面包括沿轴向排列且连接的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一成型面和所述第二成型面的连接处形成夹线。其中,所述滚刷体包括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位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之间并分别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连接,所述第二成型面与每个所述第一成型面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所述夹线。其中,所述夹线包括螺旋延伸的第一线段以及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凹槽的螺旋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线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其中,两条所述第一线段和两条所述第二线段交替连接围成所述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位于所述凹槽的旁侧。其中,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向所述筒体内凸出且螺旋延伸有第二凸棱;或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向所述筒体外凸出且螺旋延伸有第二凸棱。其中,所述第二凸棱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第二凸棱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准盲孔,所述基准盲孔能够被加工成植毛孔洞。其中,所述基准盲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基准盲孔沿所述第二凸棱的螺旋方向排列。其中,所述筒体对应所述第二凸棱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二凸棱内部以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绕所述筒体的轴线螺旋延伸。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向背离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逐渐增大。其中,所述第一凸棱和所述第二凸棱均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第一凸棱和所述第二凸棱沿所述筒体的周向交替设置且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筒体的外壁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凸棱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所述凹槽。一种滚刷,包括清洁件以及上述的滚刷体,所述清洁件卡接于所述凹槽内。一种吸尘设备,包括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滚刷,所述滚刷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一种滚刷体的成型方法,应用于注塑模具,用于加工上述的滚刷体,所述滚刷体采用所述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外型芯和穿设于所述外型芯内的内型芯,所述内型芯和所述外型芯处于成型位置时,其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外型芯上设置有成型所述凹槽的凹槽成型棱,所述内型芯上设置有成型所述第一凸棱的第一凸棱成型槽;所述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步骤,向所述成型腔内注入注塑材料;脱模步骤,所述凹槽成型棱和所述第一凸棱成型槽均通过螺旋运动与成型的所述滚刷体脱离。其中,所述外型芯包括第一外芯和第二外芯,所述第二外芯包括沿所述滚刷体的周向排布的至少两个夹持部,所述凹槽成型棱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芯的内壁上,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外芯处于成型位置时,拼接形成所述外型芯;所述成型腔内形成成型的所述滚刷体时,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滚刷体;所述脱模步骤包括:第一外芯脱模步骤,所述第一外芯绕所述滚刷体的轴线螺旋运动,以与所述滚刷体脱离;内型芯脱模步骤,所述内型芯绕所述滚刷体的轴线螺旋运动,以与所述滚刷体脱离;第二外芯脱模步骤,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沿所述滚刷体的径向背离所述滚刷体,以与所述滚刷体脱离。其中,所述外型芯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外芯,所述夹持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外芯之间,且分别能与两个所述第一外芯拼接;所述第一外芯脱模步骤中,两个所述第一外芯同时螺旋运动,且分别向所述滚刷体的轴线的两端移动。其中,在所述内型芯包括两个内芯轴,两个内芯轴能沿轴向拼接;内型芯脱模步骤中,两个所述内芯轴同时螺旋运动,且分别向所述滚刷体的轴线的两端移动。其中,所述注塑步骤之前还包括:合模步骤,所述内型芯和所述外型芯运动至处于成型位置。其中,所述注塑步骤之前还包括:合模步骤,所述合模步骤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相互靠近,直至所述夹持部移动到其成型位置;所述第一外芯螺旋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外芯与所述夹持部拼接形成所述外型芯,所述内型芯螺旋运动插入所述外型芯内,直至形成所述成型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该滚刷体中,筒体为中空结构,重量轻,可以减小滚刷体转动所需的能耗;筒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凸棱,为凹槽提供足够的深度空间,以提高对刷体的固定效果;此外,通过凹槽向筒体内部凹设,能够减小滚刷体的径向尺寸,滚刷体的外圆面可以设置为圆滑表面,避免灰尘堆积,也有助于成型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滚刷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滚刷体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滚刷体中某一横截面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滚刷体中某一横截面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三种滚刷体中某一横截面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2)以形成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筒体(11)内部凸出且螺旋延伸的第一凸棱(12),所述筒体(11)对应所述第一凸棱(12)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一凸棱(12)内部以形成螺旋延伸的凹槽(111),所述凹槽(111)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2),所述凹槽(111)具有沿所述筒体(11)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的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2)以形成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筒体(11)内部凸出且螺旋延伸的第一凸棱(12),所述筒体(11)对应所述第一凸棱(12)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一凸棱(12)内部以形成螺旋延伸的凹槽(111),所述凹槽(111)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2),所述凹槽(111)具有沿所述筒体(11)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的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为倒T型槽或燕尾槽;
优选地,所述筒体(11)的外径为40mm-60mm;
优选地,所述滚刷体的壁厚为2mm-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包括连通的第一槽段(1111)和第二槽段(1112),所述第一槽段(1111)和所述第二槽段(1112)的螺旋参数不同;
所述第一凸棱(12)包括连接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第一槽段(1111)的位置对应且螺旋参数相同,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二槽段(1112)的位置对应且螺旋参数相同;
优选地,所述螺旋参数包括螺距、螺旋角和/或螺旋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段(1111)和所述第二槽段(1112)的螺旋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伸入所述第一凸棱(12)内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棱(12)的形状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体注塑成型,所述滚刷体的外轮廓面包括沿轴向排列且连接的第一成型面(114)和第二成型面(115),所述第一成型面(114)和所述第二成型面(115)的连接处形成夹线;
优选地,所述滚刷体包括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114),所述第二成型面(115)位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114)之间并分别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114)连接,所述第二成型面(115)与每个所述第一成型面(114)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所述夹线;
优选地,所述夹线包括螺旋延伸的第一线段(112)以及沿所述筒体(11)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线段(113),所述第一线段(112)与所述凹槽(111)的螺旋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线段(11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线段(113)连接;
优选地,两条所述第一线段(112)和两条所述第二线段(113)交替连接围成所述第二成型面(115),所述第二成型面(115)位于所述凹槽(111)的旁侧。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的内壁上向所述筒体(11)内凸出且螺旋延伸有第二凸棱(13);
或所述筒体(11)的外壁上向所述筒体(11)外凸出且螺旋延伸有第二凸棱(13);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棱(13)设置于所述筒体(11)的内壁上,所述筒体(11)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第二凸棱(13)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准盲孔,所述基准盲孔能够被加工成植毛孔洞(1171);
优选地,所述基准盲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基准盲孔沿所述第二凸棱(13)的螺旋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筒体(11)对应所述第二凸棱(13)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二凸棱(13)内部以形成有凹陷部(117),所述凹陷部(117)绕所述筒体(11)的轴线螺旋延伸;
优选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健梁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莱克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