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491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8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可以从网络侧获得上下行配置(UL/DLassignment)。如果该上下行配置所配置的上行时间占比不是100%,即不是全上行(AllUplink)配置,则终端可以确定该上下行配置相对于全上行配置能够减少的功率降幅。全上行配置时的功率降幅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现有方式来确定。这样,相比现有技术可以抬升传输功率,可实现终端在上行传输时获得更多的功率余量,提升传输性能,同时又能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能量吸收比(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是一个标准量,用来测量人体组织对手机等终端产品产生的电磁能量的吸收。SAR的单位是W/Kg(瓦/千克)。SAR越大,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越大;反之则影响较小。目前,一些规范机构都设立了电磁能量吸收规范,设置了SAR限制值。SAR限制值是指6分钟内,每千克人体组织最多被允许吸收的电磁能量。例如,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commission,FCC)设立的SAR限制值为1.6W/Kg,欧盟电信标准组织(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insitute,ESTI)设立的SAR限制值为2.0W/Kg。目前,采取降低终端的传输功率的方式来遵守SAR限制值。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各种业务场景下都能遵守SAR限制值,需要降低的传输功率是在连续上行传输这种严格的也场景下确定的,并未有区别考虑不同业务场景的传输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终端可以根据网络侧下发的上下行配置确定实际功率降幅,可实现终端在上行传输时获得更多的功率余量,提升传输性能,同时又能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如手机)侧,该方法可包括: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第一上下行配置。然后,终端在第一上下行配置指示的部分或全部上行时间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上行传输的实际传输功率等于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减去实际功率降幅,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实际功率降幅由第一功率降幅和第一功率增幅计算得到,实际功率降幅小于第一功率降幅。其中,第一功率增幅等于第一上下行配置下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的最大传输功率,与,第二上下行配置下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的最大传输功率,的差值。第一上下行配置所确定的第一上行时间占比小于第二上下行配置所确定的第二上行时间占比。第一功率降幅用于在第二上下行配置下,且终端与人体相距第一距离,将传输功率从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降低至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的最大传输功率。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gNB)侧,该方法可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第一上下行配置。然后,网络设备可接收终端传输的上行信号。这里,终端传输上行信号的实际传输功率等于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减去实际功率降幅,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实际功率降幅由第一功率降幅和第一功率增幅计算得到,实际功率降幅小于第一功率降幅。关于第一功率降幅和第一功率增幅的说明,可参考第一方面,这里不赘述。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第一上下行配置可指示一段时间内上行时间资源和下行时间资源的分配。例如配置周期内的哪些子帧是UL子帧,哪些子帧是DL子帧。关于上下行配置,可以参考前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第一映射表中可包括多个候选距离以及这多个候选距离对应的功率降幅(简称delta1)。第一映射表可以根据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步骤1得到。第二映射表可包括多个候选上行时间占比以及这多个候选上行时间占比对应的功率增幅(简称delta2)。一个上行时间占比对应的功率增幅表示该上行时间占比相比全上行配置少降的功率。在SAR评估周期(如6分钟)内,非连续上行传输(上行时间占比小于100%)比连续上行传输(全上行配置,上行时间占比为100%)产生更少的电磁辐射,需要降低的功率也就更少。第二映射表中的delta2可以是经验值,比如50%上行占比相较于100%上行占比,传输功率可以少降3dB;delta2也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得到。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二上下行配置可以为全上行配置,此时第二上行时间占比为100%。不限于全上行配置这种极端上行配置,第二上行配置还可以是其他上行时间占比很高的上下行配置,例如上行时间占比为95%。实施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终端可以从网络侧获得上下行配置(UL/DLassignment)。如果该上下行配置所配置的上行时间占比不是100%,即不是全上行(AllUplink)配置,则终端可以确定该上下行配置相对于全上行配置能够减少的功率降幅。全上行配置时的功率降幅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现有方式来确定。最后,终端可以利用减少后的功率降幅来降低上行传输功率。这样,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可以抬升传输功率,可实现终端在上行传输时获得更多的功率余量,提升传输性能,同时又能符合SAR规范。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雷达测距传感器或红外线测距传感器等检测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可选的,终端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usecase)来确定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例如,当判断出用户在打电话时,此时终端的听筒开启,则终端可以确定用户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特定距离范围内,如0.1mm至1.0mm。不限于该示例,终端还可以根据其他使用场景确定用户与终端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从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出该距离对应的功率降幅。这样,可确保遵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即使在终端进行连续上行传输这种极端场景下。也即是说,在这种极端场景下测试确定的功率降幅是最大功率降幅,因为它能确保其他场景下也能遵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第一上行时间占比,从第二映射表中查找出第一上行时间占比对应的功率增幅(即少降的功率,delta2)。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于系统消息(如SIB1)中,还可以携带于高层消息(如RRC消息中),也还可以携带于PDCCH(如DCI消息)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下行配置采用小区级半静态UL/DL配置时,第一信息可以携带于系统消息中。在LTE通信系统中,第一信息可以是SIB1中的TDD-ConfigIE。在NR通信系统中,第一信息可以是SIB1中的UL-DL-configuration-commonIE,和/或UL-DL-configuration-common-Set2IE。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下行配置采用用户级半静态UL/DL配置时,第一信息可以携带于高层消息中。第一信息可以是RRC消息中的ServingCellConfigIE。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上下行配置采用动态UL/DL配置时,第一信息可以携带于DCI消息中。第一信息可以是RRC消息中的ServingCellConfigIE。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特定终端,上行传输具体占用的上行时间资源需要网络设备下发上行授权(ULgrant)来进一步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确定所述终端与人体之间的第一距离;/n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周期性配置的第一上下行配置;/n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上下行配置指示的部分或全部上行时间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上行传输的实际传输功率是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所述终端与人体之间的第一距离;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周期性配置的第一上下行配置;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上下行配置指示的部分或全部上行时间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上行传输的实际传输功率是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从第一映射表中查找出所述第一距离对应的第一功率降幅,所述第一映射表包括多个候选距离各自对应的功率降幅,所述多个候选距离包括所述第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的实际传输功率等于所述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减去实际功率降幅,其中,所述实际功率降幅由所述第一功率降幅和第一功率增幅计算得到,所述实际功率降幅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降幅;
所述第一功率增幅等于所述第一上下行配置下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的最大传输功率,与,第二上下行配置下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的最大传输功率,的差值;所述第一上下行配置所确定的第一上行时间占比小于所述第二上下行配置所确定的第二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第一功率降幅用于在所述第二上下行配置下,且所述终端与人体相距所述第一距离,将传输功率从所述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降低至符合电磁能量吸收规范的最大传输功率;所述第二上下行配置指示的上行时间占比高于所述第一上下行配置指示的上行时间占比;所述第一映射表基于所述第二上下行配置生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时间占比为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降幅等于所述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天钱锋隋艺周宜盼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