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461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所涉及的PERC包括硅片、形成于硅片背面的钝化层、设置于硅片背面的背电场及背电极,背电场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于硅片背面的第一副栅,第一副栅呈断续状设置且沿双面perc电池厚度方向穿透钝化层以与硅片背面形成电性连接;背电极包括若干设置于钝化层背面与第一副栅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副栅以及与第二副栅垂直连接的主栅,第二副栅的电阻率小于第一副栅的电阻率,第二副栅与相应第一副栅的背面相连以串接相应第一副栅若干间隔设置的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PERC双面电池可有效降低电池背面的少子复合,而且在具体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景中具有较小的串联电阻,能可靠的提高相应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PERC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双面perc电池是一种正面和反面都可以接受光照而产生电流的光伏器件。采用双面perc电池制作的双面组件,由于背面也可以发电,相比单面电池组件,其总发电量可以得到大幅度的增益。双面perc电池的背面是通过铝线收集电流,进而将收集的电流传输至背电极;然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铝线具有较高的电阻率,为避免影响电池片的串联电阻,铝线通常需要设置有较大的宽度。该较大的铝线宽度在极大程度上减小了电池片背面的有效受光面积,进而影响电池效率及双面组件的双面率。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perc电池,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硅片以及形成于所述硅片背面的钝化层,所述PERC双面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硅片背面的背电场及背电极,所述背电场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硅片背面的第一副栅,所述第一副栅呈断续状设置且沿所述双面perc电池厚度方向穿透所述钝化层以与所述硅片背面形成电性连接;所述背电极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钝化层背面与所述第一副栅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副栅以及与所述第二副栅垂直连接的主栅,所述第二副栅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第一副栅的电阻率,所述第二副栅与相应所述第一副栅的背面相连以串接相应所述第一副栅若干间隔设置的部分。进一步,所述第一副栅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栅的宽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副栅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范围为40μm-200μm,所述第二副栅的宽度范围为20μm-100μm。进一步,所述背电极还包括若干沿所述主栅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连接至所述主栅的焊盘。进一步,所述背电场于所述焊盘所在区域留设有空白区。进一步,相邻两所述第一副栅若干间断设置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副栅的长度方向上呈错位分布。进一步,所述第一副栅由若干间隔设置的圆点部构成,所述圆点部的直径范围为40μm-200μm。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副栅相邻两所述圆点部中心间距范围为20μm-2000μm。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副栅上的若干所述圆点部呈等间距分布,且相邻两所述第一副栅中的一条上具有一个圆点部与另一条上相邻两个圆点部的中心点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进一步,所述第一副栅由若干间隔设置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副栅长度方向一致的长条部构成,所述长条部的长度范围为40μm-10000μm,宽度范围为40μm-200μm,同一所述第一副栅上相邻两所述长条部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0μm-10000μm。进一步,所述硅片背面开设有贯穿所述钝化层以供设置所述第一副栅的凹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PERC双面电池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以上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背面设置有钝化层的硅片;在所述硅片背面印刷第一导电浆料;在印刷有所述第一导电浆料的硅片背面印刷第二导电浆料;烧结背面印刷有所述第一导电浆料与所述第二导电浆料的硅片,其中,印刷至所述硅片背面的所述第一导电浆料烧结形成所述背电场,印刷至所述硅片背面的所述第二导电浆料烧结形成所述背电极。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浆料为非烧穿型导电浆料,所述制作方法在印刷所述第一导电浆料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硅片背面开设贯穿所述钝化层且与所述第一副栅所在位置相匹配的凹槽。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浆料为烧穿型导电浆料,所述述钝化层布满所述硅片的背面。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电浆料为非烧穿型导电浆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通过采用断续状的第一副栅与硅片背面进行电性连接,可有效降低电池背面的少子复合;继而由于第二副栅的电阻率小于的第一副栅的电阻率,可以使得PERC双面电池在具体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景中具有较小的串联电阻,进而能可靠的提高相应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双面perc电池背电场的设置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双面perc电池背面形成有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中A-A'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1中a部分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3中b部分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7中B-B'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7中C-C'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双面perc电池背电场的另一种设置示意图。图中,11为硅片,110为钝化层,12为第一副栅,120为空白区,121为圆点部,1211为第一圆点部,1212为第二圆点部,1213为第三圆点部,13为背电极,130为焊盘,131为第二副栅,132为主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面perc电池包括硅片11以及形成于硅片11背面的钝化层110,双面perc电池还包括设置于硅片背面的背电场及背电极13。参考图1所示,背电场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于硅片11背面的第一副栅12,进一步结合图4、图5或图7、图8所示,第一副栅12呈断续状设置且沿双面perc电池厚度方向穿透钝化层110以与硅片11背面形成电性连接。结合图4、图5或图7、图8所示,背电极13包括若干设置于钝化层110背面与第一副栅1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副栅131以及与第二副栅131垂直连接的主栅132,其中,第二副栅131的电阻率小于第一副栅12的电阻率,第二副栅131与相应第一副栅12的背面相连以串接相应第一副栅12若干间隔设置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背电场具体设置为铝背场,背电极13可具体设置为银电极、银铝电极、铜电极及银铜电极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上所涉及双面perc电池的光伏组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通过采用断续状的第一副栅12与硅片11背面进行电性连接,可有效降低电池背面的少子复合。此外,由于第二副栅131的电阻率小于的第一副栅12的电阻率,在第一副栅12为铝栅、第二副栅131为银栅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双面perc电池背面采用第一副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硅片以及形成于所述硅片背面的钝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ERC双面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硅片背面的背电场及背电极,所述背电场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硅片背面的第一副栅,所述第一副栅呈断续状设置且沿所述双面perc电池厚度方向穿透所述钝化层以与所述硅片背面形成电性连接;所述背电极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钝化层背面与所述第一副栅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副栅以及与所述第二副栅垂直连接的主栅,所述第二副栅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第一副栅的电阻率,所述第二副栅与相应所述第一副栅的背面相连以串接相应所述第一副栅若干间隔设置的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RC双面电池,包括硅片以及形成于所述硅片背面的钝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ERC双面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硅片背面的背电场及背电极,所述背电场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硅片背面的第一副栅,所述第一副栅呈断续状设置且沿所述双面perc电池厚度方向穿透所述钝化层以与所述硅片背面形成电性连接;所述背电极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钝化层背面与所述第一副栅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副栅以及与所述第二副栅垂直连接的主栅,所述第二副栅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第一副栅的电阻率,所述第二副栅与相应所述第一副栅的背面相连以串接相应所述第一副栅若干间隔设置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副栅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范围为40μm-200μm,所述第二副栅的宽度范围为20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还包括若干沿所述主栅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连接至所述主栅的焊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场于所述焊盘所在区域留设有空白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副栅若干间断设置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副栅的长度方向上呈错位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由若干间隔设置的圆点部构成,所述圆点部的直径范围为40μm-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ERC双面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副栅相邻两所述圆点部中心间距范围为20μm-2000μm。


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刘运宇邓伟伟蒋方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