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76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光伏焊带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焊带分部和第二焊带分部;第一焊带分部包括热敏电阻内芯和第一涂锡层,第一涂锡层设置在热敏电阻内芯的表面;第二焊带分部包括铜导体内芯和第二涂锡层,第二涂锡层设置在铜导体内芯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光伏焊带中的第一焊带分部具有热敏电阻内芯,从而在光伏组件由于热斑效应而产生功耗,并且由于功耗而温度增加时,第一焊带分部中的热敏电阻内芯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升,使得焊带所在的电池串的整体阻值增加,继而使得大部分电流流经旁路二极管,从而使旁路二极管更好的完成分流效果,降低热斑效应对整个光伏组件的影响,提升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及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电池片被遮挡而引起的热斑效应在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中非常普遍,发生热斑效应的电池片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在电路中的功能由电源变成负载,消耗能量,从而在电池片内部形成局部过热现象,严重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寿命,目前,常采用在光伏组件中设置旁路二极管的方式,使得当电池片反偏之后,如果电池片两端的反压大于该串电池片电压加上旁路二极管启动电压之和,则旁路二极管启动,以分流方式减少流过被遮挡电池片中的电流,使得产生热斑效应的电池片所在的电池串被隔离出光伏组件,从而降低电池片的热斑温度以及能量损耗,保障了整个系统的最大功率输出。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若电池偏被部分遮挡,则在旁路二极管启动时,由于旁路二极管只是起到了分流的作用,电池片中未被遮挡部分依旧会有电流流过,因此,依旧会产生能量损耗而出现热斑效应,从而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旨在降低光伏组件中因热斑效应而产生的能量损耗,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焊带,所述光伏焊带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焊带分部和第二焊带分部;其中,所述第一焊带分部包括热敏电阻内芯和第一涂锡层,所述第一涂锡层设置在所述热敏电阻内芯的表面;所述第二焊带分部包括铜导体内芯和第二涂锡层,所述第二涂锡层设置在所述铜导体内芯的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一焊带分部还包括铜导体层;所述铜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热敏电阻内芯和所述第一涂锡层之间。可选的,所述热敏电阻内芯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可选的,所述热敏电阻内芯具有线性正温度系数效应或非线性正温度系数效应。可选的,所述热敏电阻内芯的开关温度为150-170摄氏度。可选的,所述光伏焊带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矩形、椭圆形、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可选的,所述光伏焊带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分部和多个所述第二焊带分部,且所述第一焊带分部和所述第二焊带分部间隔设置。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焊带和至少两个电池片;其中,所述电池片包括电池片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片主体表面的电极;所述光伏焊带的一端与一个电池片上的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光伏焊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片相邻的相邻电池片上的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光伏焊带中的第一焊带分部设置在所述光伏焊带中接近所述电池片的电池片主体或所述相邻电池片的电池片主体的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一焊带分部设置在所述光伏焊带中靠近所述电池片主体的边缘或所述相邻电池片的边缘的位置。可选的,在所述光伏焊带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分部和多个第二焊带分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焊带分部和所述第二焊带分部间隔设置;所述电池片主体表面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带状电极区域,所述带状电极区域中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电极段,所述光伏焊带设置在所述带状电极区域中,且所述第一焊带分部还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极段之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由于所述光伏焊带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焊带分部和第二焊带分部,且其中的第一焊带分部具有热敏电阻内芯,从而在光伏组件由于热斑效应而产生功耗,并且由于功耗而温度增加时,第一焊带分部中的热敏电阻内芯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升,使得焊带所在的电池串的整体阻值增加,继而达到降低流经电池串的电流的大小,使得大部分电流流经与电池串并联的旁路二极管,从而使旁路二极管更好的完成分流效果,降低热斑效应对整个光伏组件的影响,提升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焊带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第一焊带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第一焊带分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组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焊带10和至少两个电池片:电池片20和相邻电池片30,其中,所述光伏焊带10的一端与电池片20电性连接,光伏焊带10的另一端与相邻电池片30电性连接,从而将电池片20和相邻电池片30通过光伏效应产生的电能汇聚在一起,并通过汇流条、接线盒等其他部件将产生的电能导出,为外部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目前热斑效应作为危害光伏组件寿命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导致光伏组件上产生热斑的原因有隐裂、电池之间电参不匹配、内部焊接失效等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局部遮挡导致。热斑效应的发生会对光伏组件的发电和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是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电能输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保护光伏组件和电站,当前光伏组件均会采用二极管作为旁路保护,当电池片反偏以后,如果电池片两端的反压大于该串电池片电压加上二极管启动电压之和时,二极管启动,以分流方式减少流过被遮挡电池片中的电流,故障电池片被隔离出组件,从而降低电池片的热斑温度以及能量损耗,保障了整个系统的最大功率输出。但是尽管有旁路二极管作为保护,在发生遮挡时,被遮挡电池片仍然会出现严重的热斑效应,光伏组件输出也会明显降低,造成一定的风险和损失。而基于目前市场主流的半片三二极管版型设计,以72半片版型为例,每24片半片电池片构成一组电池串,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3组电池串构成光伏组件,通过模拟仿真、文献查阅和实际测量有如下结论:如果有一个半片电池片发生遮挡,随着遮挡比例增加,电池片上的电流会逐渐下降,被遮挡电池片在遮挡面积逐步增大的过程中,电流是线型关系降低的,但是反压在在二极管开启时会有一个突变,会瞬间增大,所以电池片功耗会在二极管刚开启时达到最大,二极管导通后热斑效应依然存在,热斑效应的影响伴随着旁路二极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焊带包括:/n相互连接的第一焊带分部和第二焊带分部;/n其中,所述第一焊带分部包括热敏电阻内芯和第一涂锡层,所述第一涂锡层设置在所述热敏电阻内芯的表面;/n所述第二焊带分部包括铜导体内芯和第二涂锡层,所述第二涂锡层设置在所述铜导体内芯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焊带包括:
相互连接的第一焊带分部和第二焊带分部;
其中,所述第一焊带分部包括热敏电阻内芯和第一涂锡层,所述第一涂锡层设置在所述热敏电阻内芯的表面;
所述第二焊带分部包括铜导体内芯和第二涂锡层,所述第二涂锡层设置在所述铜导体内芯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带分部还包括铜导体层;
所述铜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热敏电阻内芯和所述第一涂锡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内芯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内芯具有线性正温度系数效应或非线性正温度系数效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内芯的开关温度为150-170摄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焊带的横截面的形状包括:矩形、椭圆形、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焊带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焊带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宇泽涂中东张旭余永林朱琛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