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425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该确定方法包括步骤:建立xyz坐标系,并指定一个投影平面;得出上控制臂内硬点、上控制臂外硬点、下控制臂内硬点、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基于转向拉杆第一硬点在投影平面中的坐标以及转向拉杆的长度,结合获取的上控制臂内硬点、上控制臂外硬点、下控制臂内硬点、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来建立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数学模型。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通过直接建立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数学模型,可以减少传统优化方法中的迭代次数,从而快速有效地确定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位置,以使轮胎跳动时不受转向拉杆的轨迹影响,而实现零转向,以维持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双叉臂悬架系统而言,转向拉杆的硬点布置会影响轮跳转向的特性,通常情况下在轮胎上下跳时,轮胎应尽可能保证零转向来维持稳定性,而决定此特性的最主要因素为转向拉杆内硬点、外硬点的Z向高度。目前确定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传统方法需通过大量人工迭代来实现,以满足悬架所需的目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可以显著减少传统方法中的迭代次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步骤:建立xyz坐标系,并指定一个投影平面;得出悬架系统中的硬点在所述投影平面中的坐标,所述硬点表示所述悬架系统中各零部件的连接位置,且所述硬点至少包括上控制臂内硬点、上控制臂外硬点、下控制臂内硬点、下控制臂外硬点,所述悬架系统与轮胎相连;其中,所述转向拉杆具有转向拉杆第一硬点和转向拉杆第二硬点,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转向拉杆第一硬点在所述投影平面中的坐标以及所述转向拉杆的长度,结合获取的所述上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上控制臂外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来建立所述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使得上控制臂、下控制臂、所述转向拉杆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投影延长线经过同一个虚拟侧倾中心,从而保证所述轮胎跳动时不受所述转向拉杆的轨迹影响而实现零转向。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通过直接建立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数学模型,可以减少传统优化方法中的迭代次数,从而快速有效地确定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位置,以使轮胎跳动时不受转向拉杆的轨迹影响,而实现零转向,以维持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建立所述数学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获取的所述上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上控制臂外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确定虚拟侧倾中心的坐标。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虚拟侧倾中心的坐标、所述转向拉杆第一硬点的坐标来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方向向量。更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方向向量来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单位向量。具体地,根据所述单位向量以及所述转向拉杆的长度、所述转向拉杆第一硬点的坐标来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坐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坐标为所述硬点的x、y、z坐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投影平面垂直于x轴,所述上控制臂内硬点的坐标为(x0、y1、z1),所述上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为(x0、y2、z2),所述下控制臂内硬点的坐标为(x0、y3、z3),所述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为(x0、y4、z4),则所述虚拟侧倾中心的坐标为: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拉杆第一硬点的坐标为(x0、y0、z0),所述方向向量为(v1,v2,v3),则(v1,v2,v3)为:进一步地,所述单位向量为(vs1,vs2,vs3),则(vs1,vs2,vs3)为: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拉杆的长度为L,则所述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坐标为:(x0+vs1*L,y0+vs2*L,z0+vs3*L)。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悬架系统与轮胎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3是悬架系统在垂直于x轴的投影平面内的y、z坐标示意图。附图标记:上控制臂1、上控制臂内硬点11、上控制臂外硬点12、下控制臂2、下控制臂内硬点21、下控制臂外硬点22、转向拉杆3、转向拉杆第一硬点31、转向拉杆第二硬点32、轮胎4、虚拟侧倾中心5、投影平面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拉杆3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参照图1-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拉杆3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xyz坐标系,并指定一个投影平面6;S2:得出悬架系统中的硬点在投影平面6中的坐标,硬点表示悬架系统中各零部件的连接位置,且硬点至少包括上控制臂内硬点11、上控制臂外硬点12、下控制臂内硬点21、下控制臂外硬点22,且悬架系统与轮胎4相连;S3:转向拉杆3具有转向拉杆第一硬点31和转向拉杆第二硬点32,已知转向拉杆第一硬点31在投影平面6中的坐标以及转向拉杆3的长度,基于转向拉杆第一硬点31的坐标以及转向拉杆3的长度,结合获取的上控制臂内硬点11、上控制臂外硬点12、下控制臂内硬点21、下控制臂外硬点22的坐标来建立转向拉杆第二硬点32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使得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转向拉杆3在投影平面6的投影延长线经过同一个虚拟侧倾中心5,进而保证轮胎4跳动时不受转向拉杆3的轨迹影响而实现零转向。具体而言,悬架系统包括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和转向拉杆3,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和转向拉杆3的外侧适于与轮胎4相连,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原理:任何悬架系统的跳动都会围绕某一特定的点,图1为悬架系统和轮胎4在投影平面6的投影视图。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的交点为虚拟侧倾中心5,则轮胎4会随着该点为圆心跳动,而转向拉杆3的布置只需要穿过虚拟侧倾中心5,即可保证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与转向拉杆3围绕同一个圆心转动,从而保证轮胎4跳动时不受转向拉杆3的轨迹影响实现零转向。只要保证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转向拉杆3在投影平面6的投影延长线经过同一个虚拟侧倾中心5,即可保证上控制臂1、下控制臂2与转向拉杆3围绕同一个圆心转动。根据上控制臂内硬点11、上控制臂外硬点12、下控制臂内硬点21、下控制臂外硬点22、转向拉杆第一硬点31在投影平面6中的坐标以及转向拉杆3的长度,可以建立转向拉杆第二硬点32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数学模型,可以快速算出转向拉杆第二硬点32的坐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建立xyz坐标系,并指定一个投影平面;/n得出悬架系统中的硬点在所述投影平面中的坐标,所述硬点表示所述悬架系统中各零部件的连接位置,且所述硬点至少包括上控制臂内硬点、上控制臂外硬点、下控制臂内硬点、下控制臂外硬点,所述悬架系统与轮胎相连;/n其中,所述转向拉杆具有转向拉杆第一硬点和转向拉杆第二硬点,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转向拉杆第一硬点在所述投影平面中的坐标以及所述转向拉杆的长度,结合获取的所述上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上控制臂外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来建立所述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使得上控制臂、下控制臂、所述转向拉杆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投影延长线经过同一个虚拟侧倾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建立xyz坐标系,并指定一个投影平面;
得出悬架系统中的硬点在所述投影平面中的坐标,所述硬点表示所述悬架系统中各零部件的连接位置,且所述硬点至少包括上控制臂内硬点、上控制臂外硬点、下控制臂内硬点、下控制臂外硬点,所述悬架系统与轮胎相连;
其中,所述转向拉杆具有转向拉杆第一硬点和转向拉杆第二硬点,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转向拉杆第一硬点在所述投影平面中的坐标以及所述转向拉杆的长度,结合获取的所述上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上控制臂外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来建立所述转向拉杆第二硬点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使得上控制臂、下控制臂、所述转向拉杆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投影延长线经过同一个虚拟侧倾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数学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获取的所述上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上控制臂外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内硬点、所述下控制臂外硬点的坐标确定所述虚拟侧倾中心的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虚拟侧倾中心的坐标、所述转向拉杆第一硬点的坐标来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方向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拉杆硬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方向向量来确定所述转向拉杆的单位向量。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壮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