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15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键结构,应用在电子装置内用于按压电性按钮,其包括:环设部,用于将该按键结构固定于电子装置;以及一对按键部,分别自环设部延伸,其中每一按键部设有一个凸部及一个固持部,该凸部突伸于按键部的内壁用于防止按键下陷,该固持部自按键部至少一侧延伸用于防止按键上突。借由每一按键部增设一个凸部及一个固持部,有效防止了按键结构的上突及下陷,同时避免异物侵入而造成内部零件的损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笔记本型计算机由于便携性的要求,其本身通常配备有用于控制屏幕光标的装置。较早笔记本型计算机配备轨迹球作为光标控制装置,现今市场上较常见的有触控板(Touch Pad)及指点杆(Track point),其中指点杆主要被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IBM)的笔记本型计算机应用。实际上,无论是触控板或是指点杆,为了操作便捷,通常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键盘前部安装有相当于鼠标左右键的按键,计算机内部在按键下方相应位置设有可产生电性信号的电性按钮。现有笔记本型计算机按键的固定常是将按键从笔记本型计算机基座内部固定到上壳的下方,如美国专利第6,177,924 B1号揭示的按键固定结构。该笔记本型计算机上壳开设有一对通孔,包括两个按键的按键组经由相应通孔外露于上壳平面。该按键设有弹性臂,当按键被按压后回弹到原位。另一种现有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触控板按键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在主机上壳体2平面上镶嵌具有大面积塑料边框的按键结构1′,触控板2′包围其中。该按键结构1′包括一对按键11′以及连接两个按键的环设部12′,其中采用环设部12′与主机上壳体2相结合,使按键11′形成悬臂结构,以便在按压及按压后回弹到原位。然而,上述现有设计存在共同的缺陷是,如果使用者按压力度过大,可能会使该按键产生超行程,若长时间如此,可能导致弹性臂或该环设部弹性失效,进而使该按键无法回弹,产生下陷现象。另外,由于该按键是悬臂结构且大致与主机上壳体上表面平齐,如果使用者有掰动按钮的不良习惯,则可能导致按键离开正常位置而产生上突。此外,无论是美国专利第6,177,924 B1号还是图1所示的按键固定结构,其中按键都与主机上壳存在一定的间隙,外界灰尘或者液体如水等可借由该间隙进入计算机内部,造成计算机内部零件的损坏。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可解决上述各种缺点的笔记本型计算机触控板按键固定结构,防止按键产生上突及下陷现象,避免异物侵入造成内部零件的损坏,实为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防止上突及下陷的按键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按键结构,避免异物侵入造成内部零件的损坏。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装设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用于按压电性按钮,该按键结构包括环设部,将该按键结构固设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以及一对按键部,分别从环设部延伸,其中在每一个按键部下设有一个凸部及一个固持部,该凸部突伸于该按键部的内壁防止该按键部下陷,该固持部是从该按键部至少一侧延伸防止该按键部上突。该凸部位于靠近按键外侧角落处,且是凸柱或凸点,该固持部是从按键至少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侧缘。上述按键结构的环设部是“∏”型结造,上述一对按键分别从固持臂自由端延伸,并使该按键结构大致形成一封闭框体。此外,一个间隔槽设置在两个按键之间用于将其分隔开。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中另一种按键结构,装设在电子装置内用于按压电性按钮,该按键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按键,具有将该按键固定在电子装置上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按压电性按钮的自由端,其中该按键在该自由端还设有一个凸部及一个固持部,该凸部突伸于该自由端的内壁防止该按键下陷,该固持部是从该自由端至少一侧延伸防止该按键上突。综上所述,该按键结构通过在每一个按键上增设一个凸部及一个固持部,有效防止了按键的上突及下陷现象,同时避免异物侵入造成内部零件的损坏。因此,本技术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诸多缺点,提高了产业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按键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按键结构实施例1的立体图;以及图3是本技术按键结构实施例2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2,它是本技术应用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按键结构立体图。该按键结构1为方形框体结构,将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触控板2′(请参阅图1)包围其中,其中触控板2′用于控制计算机屏幕的光标。该按键结构1包括“∏”结构环设部11以及分别从环设部11延伸的一对按键部12,该一对按键部12借由一个间隔槽16分隔开,且该一对按键部12的功能类似于普通鼠标的选择键与确认键,即通常所说的鼠标左键与右键。该按键结构1是金属件或塑料件。该环设部11与笔记本型计算机主机的上壳体2相结合(请参阅图1),用于环设该触控板2′并使按键部12处于悬臂状态,便于按压及按压后回复到原位。请参阅图2的按键结构示意图,每一按键部12在其内壁突伸一突部(未标出),用于抵压组装在笔记本型计算机主机内的电性按钮。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每一个按键部12还设有一个凸部14及一个固持部15,其中该凸部14是凸柱或凸点结构,从按键部12靠近外侧角落处向下延伸;该固持部15是从该按键部12相对两侧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侧缘。该按键结构1组入笔记本型计算机主机内,与主机的上壳体2相结合(如图1所示),其中每一个按键部12的突部对应于主机内的电性按钮(未标出)。该主机内设有处理器、主板、硬盘、内存等组成可运行系统的必要组件,此非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且并无异于现有技术,所以在此省略该主机的内部结构及相应叙述。进一步参阅图2,通常,使用者习惯按压在按键部12的边角处,导致相应部位的按键部12产生下陷现象,本技术中在每一个按键部12内壁的边角处延伸凸柱或凸点结构的凸部14,且保证该凸部14的高度不影响按键部12行程的需求,从而有效解决了按键部12下陷的问题。上述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按键部12在边角处延伸一凸柱或凸点结构的该凸部,可以是多个凸部均匀地分布在按键下端缘,即这些凸部的位置、数量及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在每一个按键部12周围增加该固持部15(侧缘),在组入笔记本型计算机主机后,该固持部15与主机上壳体2相结合防止按键部12上突。且每一个按键部借由该固持部15遮盖了和主机上壳体2的间隙,可避免因异物侵入造成内部零件损坏的缺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按键结构包括环设部,将该按键结构固定于电子装置;以及对按键部,分别自环设部延伸,其中每一个按键部设有一个凸部及一个固持部,该凸部突伸于该按键部的内壁用于防止该按键部下陷,该固持部是自按键部至少一侧延伸用于防止该按键上突。实施例2请参阅图3,它是本技术的按键结构实施例2的示意图。在实施例2中,该按键结构1是分开设置的一对按键部12,其中每一按键部12都具有固定该按键部的固定端41以及用于按压的自由端42,其中该按键在该自由端42还设有一个凸部14及一个固持部15,该凸部14突伸于该自由端42的内壁用于防止该按键部12下陷,该固持部15是自该自由端42至少一侧延伸用于防止该按键部12上突。上述实施例2中,该按键结构1包括一对按键部12,但应了解的是,单独一按键部12,具有固定该按键部12的固定端41以及用于按压该按键部12的自由端42,且在其该自由端42还设有一个凸部14及一个固持部15的结构,也未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技术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结构,装设在电子装置内用于按压电性按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按键,具有将该按键固定在电子装置上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结构,装设在电子装置内用于按压电性按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按键,具有将该按键固定在电子装置上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按压电性按钮的自由端,其中该按键在该自由端还设有一个凸部及一个固持部,该凸部突伸于该自由端的内壁防止该按键下陷,该固持部是从该自由端至少一侧延伸防止该按键上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友发杨永吉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