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系统多源定位数据融合的海上目标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自动识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系统多源定位数据融合的海上目标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自1996年后,国际海事组织(IMO)推荐全球航行船舶配备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的导航系统。2002年后,提出全球航行船舶需要配备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随后,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2016年创建平安船舶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船舶按照技术规范提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至此,数以百万计的船舶配备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由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的自然脆弱性,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很难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为船舶、海事工程、海洋工程提供连续和可靠的定位数据。“银河号”船舶航行因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丢失,导致在海上漂泊33天之久,被迫改变航线,延误卸货,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致使船舶及人员受到安全威胁。近年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系统多源定位数据融合的海上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获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数据;/nS2、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姿态;/nS3、获取时钟数据和气压高度计的高度;/nS4、对步骤S1-S3获取的数据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融合计算,计算出当前时刻的位置,速度和高度;/nS5、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采用步骤S4中的输出数据对海上目标进行定位识别;/n所述步骤S1获取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数据,包括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然后通过一阶泰勒公式展开将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模型线性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系统多源定位数据融合的海上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数据;
S2、获取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姿态;
S3、获取时钟数据和气压高度计的高度;
S4、对步骤S1-S3获取的数据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融合计算,计算出当前时刻的位置,速度和高度;
S5、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采用步骤S4中的输出数据对海上目标进行定位识别;
所述步骤S1获取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数据,包括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然后通过一阶泰勒公式展开将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模型线性化,并采用地心地固坐标系给出测量矢量ZGNSS;
所述步骤S2通过一阶泰勒公式展开将惯性导航系统观测模型线性化,并采用速度给出测量向量ZODO;
所述步骤S3通过一阶泰勒公式展开将大气高度计观测模型线性化,并采用大气压和高度给出测量向量ZBARO;
所述步骤S4将惯性导航系统和大气高度计的测量数据添加到过滤器中,并建立如下动态状态空间线性模型:
其中符号表示滤波器状态,表示过程噪声,表示系统转换矩阵,Z表示KF测量,H表示测量矩阵,e表示测量噪声;滤波器状态包括系统状态和传感器的误差,系统状态表示为高度,速度和位置;为滤波器状态方程的变化率,KF测量Z包括测量矢量ZGNSS、测量向量ZODO和测量向量ZBAR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系统多源定位数据融合的海上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状态表示如下:
;
其中,是局部定位数据的高度误差向量,是局部定位数据的速度误差向量,是ECEF坐标系中局部定位数据的位置误差向量,是与由惯性导航系统在接收机框架中测得的角速率,是与由惯性导航系统在接收机框架中测得的比例相关的误差矢量,是接收机的时钟偏差,单位为米,是接收器的时钟漂移,单位为米/秒,是与惯性导航系统(INS)比例因子有关的误差,是估计的参考大气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系统多源定位数据融合的海上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S41: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可通信卫星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卡尔曼滤波直接利用全球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迈利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