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82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置于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的第三板材、腔体以及置于腔体内的超导管道。第一板材向外侧凸起形成第一凸台部,第二板材向外侧凸起形成第二凸台部。第一板材、第三板材及第二板材依次叠加设置。腔体由第一凸台部与第二凸台部形成,超导管道由第三板材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部与第二凸台部密闭形成的相互连通的封闭管路。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的外表面均为光滑平整的平面,超导管道内部流通有冷却质。通过双凸台部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扩大超导管道的横截面积,进而能够满足更高功率、高热流密度的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变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提供了一种带有双凸台部的相变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相变散热器是一种通过控制密闭体系中传热介质微结构状态而实现高效传热的全新技术。目前市场上的散热器热传导板常规使用挤压型材或者普通吹胀板散热。挤压型材散热方式成本高、较重、散热能力一般,普通吹胀板分为单面吹胀板和双面吹胀板,散热方式成本低、重量轻、散热能力较好,然而单面吹胀板不能满足高功率、高热流密度的散热要求,双面吹胀板由于两面均为非平面,在应用上又有较大程度的限制。现有技术虽然也提供了双面都是平面的双面吹胀板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双面吹胀板式散热器在应用上受较大限制的问题。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变频器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变频控制芯片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该方案提供的相变散热器仍然存在着无法满足更高功率、更高热流密度的散热要求的问题。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具备更高散热效率,同时又能满足两面均为平滑平面的相变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双凸台部的相变散热器,通过双凸台部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扩大超导管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向外侧凸起形成第一凸台部;/n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向外侧凸起形成第二凸台部;/n第三板材,所述第三板材置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且所述第一板材、第三板材及第二板材依次叠加设置,所述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与第三板材在边缘处固定连接;/n腔体,所述腔体由所述第一凸台部与所述第二凸台部形成;/n超导管道,所述超导管道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超导管道由所述第三板材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密闭形成的相互连通的封闭管路;/n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的外表面均为光滑平整的平面,所述超导管道内部流通有冷却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向外侧凸起形成第一凸台部;
第二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向外侧凸起形成第二凸台部;
第三板材,所述第三板材置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且所述第一板材、第三板材及第二板材依次叠加设置,所述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与第三板材在边缘处固定连接;
腔体,所述腔体由所述第一凸台部与所述第二凸台部形成;
超导管道,所述超导管道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超导管道由所述第三板材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密闭形成的相互连通的封闭管路;
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的外表面均为光滑平整的平面,所述超导管道内部流通有冷却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板材贯穿设置有多个供冷却质在所述腔体内部流通的流通孔,所述超导管道包括置于所述第三板材一侧的第一超导管道以及置于所述第三板材另一侧的第二超导管道,所述第一超导管道和第二超导管道通过所述流通孔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导管道包括置于所述第一超导管道与第二超导管道之间用以将所述第一超导管道与第二超导管道分置的阻挡部,所述流通孔设置在所述阻挡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材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板材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三板材包括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三延伸部之间设置有充注孔所述充注孔与所述第一超导管道连通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孔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超导管道置于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三板材之间,所述第二超导管道置于所述第二板材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刘建平曹洋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