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768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公开涉及烟草生产环境湿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送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包括新风入口、表冷器和新风出口,表冷器设置于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之间,用于对由新风入口流向新风出口的气流进行除湿;和高压微雾加湿器,设置于新风入口的上游,用于对由室外环境流向新风入口的气流进行加湿。基于此,可降低室外环境对室内湿度的影响,提高室内湿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公开涉及烟草生产环境湿度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卷烟工厂中,为了节约运行成本,一般在原材料仓储和制丝生产加工等环节所对应的区域,未采用恒温恒湿控制,而是仅采用新风系统来改善工作环境。新风系统自身不具备加湿功能,当室外环境处于干燥环境时,容易导致送新风区域湿度偏低,不仅影响体验舒适性,也容易影响物料含水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降低室外环境对室内湿度的影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送风系统,其包括:新风系统,包括新风入口、表冷器和新风出口,表冷器设置于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之间,用于对由新风入口流向新风出口的气流进行除湿;和高压微雾加湿器,设置于新风入口的上游,用于对由室外环境流向新风入口的气流进行加湿。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室外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室外环境湿度;室内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室内湿度;新风湿度检测装置,检测新风入口处的气流湿度;送风湿度检测装置,检测新风出口处的气流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新风系统,至少两个新风系统对室内不同区域送风;和/或,送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对流向新风系统的气流进行加湿。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新风系统和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的喷嘴分组布置,每个新风系统对应至少一个喷嘴组。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包括第一主机、第二主机、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和第三喷嘴组,第一喷嘴组与第一主机连通,第二喷嘴组与第二主机连通,第三喷嘴组与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均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微雾加湿器包括加湿阀,加湿阀设置于高压微雾加湿器的主机和喷嘴之间,用于调节高压微雾加湿器所提供的加湿量。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室外环境不同湿度至室内目标湿度所需的加湿量,来调节加湿阀的开度。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送风系统,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内实际湿度,并判断室内实际湿度与室内目标湿度相比是否偏低;在室内实际湿度偏低时,控制高压微雾加湿器开启,进行加湿。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高压微雾加湿器开启,进行加湿包括:确定室外环境湿度至室内目标湿度所需的加湿量;根据室外环境湿度至室内目标湿度所需的加湿量,对加湿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室外环境湿度至室内目标湿度所需的加湿量,对加湿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包括:根据室外环境湿度至室内目标湿度所需的加湿量,确定加湿阀的初始开度;根据室外环境湿度和所确定的加湿阀的初始开度,进行室外环境湿度和加湿阀开度回归分析,确定回归方程;基于所确定的回归方程,对加湿阀的开度进行调节。通过在新风系统上游增加高压微雾加湿器,使得送风系统自身即具有加湿功能,有利于降低室外环境对室内湿度的影响,提高室内湿度的稳定性。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送风系统的结构简图。图2为高压微雾加湿器的结构简图。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高压微雾加湿器的布局示意图。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加湿阀开度的控制原理图。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湿度至目标状态加湿阀开度回归分析结果图。附图标记说明:1、新风系统;11、新风入口;12、新风阀;13、过滤器;14、表冷器;15、送风风机;16、新风出口;2、高压微雾加湿器;21、主机;22、喷嘴;23、加湿阀;24、第一主机;25、第二主机;26、第一喷嘴组;27、第二喷嘴组;28、第三喷嘴组;31、室外湿度检测装置;32、室内湿度检测装置;33、新风湿度检测装置;34、送风湿度检测装置;4、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烟草加工过程一般包括贮叶、贮丝、卷包、滤棒成形、原材料(包括烟用原料和烟用材料)仓储和制丝生产加工等诸多环节。各环节对应不同的生产区域。其中,贮叶、贮丝、卷包和滤棒成形等环节所对应的区域通常采用恒温恒湿控制,例如设置空调系统,对区域温湿度进行调节,使得这些区域保持恒温恒湿。然而,从运行成本考虑,原材料(包括烟用原料和烟用材料)仓储和制丝生产加工等环节所对应的区域通常未采用恒温恒湿控制,而仅是利用新风系统,来改善工作环境。新风系统的结构参见图1。如图1所示,新风系统1包括新风入口11、送风风机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从新风入口11进入新风系统1,并在送风风机15的作用下,从新风出口16流向室内空间。新风入口11和新风出口16之间设有表冷器14。表冷器14设置于送风风机15上游,用于对由新风入口11流向新风出口16的气流进行除湿,以通过降低新风湿度,来降低目标区域湿度。同时,新风入口11和新风出口16之间还设有新风阀12和过滤器13。新风阀12和过滤器13设置于表冷器14上游。新风阀12用于调节风量。过滤器13用于对流向表冷器14的气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新风系统(1),包括新风入口(11)、表冷器(12)和新风出口(16),所述表冷器(12)设置于所述新风入口(11)和所述新风出口(16)之间,用于对由所述新风入口(11)流向所述新风出口(16)的气流进行除湿;和/n高压微雾加湿器(2),设置于所述新风入口(11)的上游,用于对由室外环境流向所述新风入口(11)的气流进行加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系统(1),包括新风入口(11)、表冷器(12)和新风出口(16),所述表冷器(12)设置于所述新风入口(11)和所述新风出口(16)之间,用于对由所述新风入口(11)流向所述新风出口(16)的气流进行除湿;和
高压微雾加湿器(2),设置于所述新风入口(11)的上游,用于对由室外环境流向所述新风入口(11)的气流进行加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室外湿度检测装置(31),检测室外环境湿度;
室内湿度检测装置(32),检测室内湿度;
新风湿度检测装置(33),检测所述新风入口(11)处的气流湿度;
送风湿度检测装置(34),检测所述新风出口(16)处的气流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新风系统(1),所述至少两个新风系统(1)对室内不同区域送风;和/或,所述送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2),所述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2)对流向所述新风系统(1)的气流进行加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新风系统(1)和至少两个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2),所述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2)的喷嘴(22)分组布置,每个所述新风系统(1)对应至少一个喷嘴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高压微雾加湿器(2)包括第一主机(24)、第二主机(25)、第一喷嘴组(26)、第二喷嘴组(27)和第三喷嘴组(28),所述第一喷嘴组(26)与所述第一主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家森张炜邓宏博游龙华郭剑华林苗俏邱崇伟卢卫华詹露陈妍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