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区卓煊专利>正文

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及其输入键盘技术

技术编号:289363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脑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二十六个字母系统,识别全中文字形图象,舍弃部首、字根、拼音、数码、或形、音相拼方法,依汉字结构分两个模式,第一个相模式“分体字”即左右分间偏傍字体,第二个模式“独体字”不分上上、内外、对角的字体,通过两种字形结构互异的取码方法、和根据书写顺序规律,字母分类过程,使汉字信息码序得到集中和压缩,大大低减重码率功能,增加输入速度,为此目的,本系统包括二十六个双语符号,识别中、英、日多国语文。(*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及其输入键盘,特别是涉及提取汉字信息的二十六个主符号及与主符号有家族关系,容易联想记忆的子符号,令电脑中文化实现字母直观输入技术,按汉字起笔为第一个字母排列,不多于五码,完成汉字输入程序,众所周知,汉字笔划复杂,只提取五个信息量是不够地,产生大量同码字的效果。 因此,电脑中文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汉字如何简化输入问题,毫无疑问,要在编码方面下功夫,什么算是好编码呢?字母符号少、易学、易记、瞬间界定取码方法、摆脱不确定率、编码长度要短、同码率要低,不改传统规范、符合自然习惯,汉字的编码方法,可分三类,第一类拼音法,凡是用语音输入的,如罗马拼音、国语注音、地方话注音,都受到汉字一字多音和方言读法异音限制,而出现无数同码字,第二类数码法,凡是用数目字代码输入的,如电报码、笔画数码法等,需要多一次用脑、由笔画形状转换为数目字代码,引用交通术语作比喻如“中途转站”而非直航,第三类字母法,凡由汉字笔画、部首、字根、直接提取信息的,如仓颉、唯物、五笔(一百五十个字形)码等,由于拼音法同码率高,拣字要重复用脑,因此不能很好地得到应用。 本中文字母输入系统专利技术的目的,打破中文没有字母的神话,响应中文信息委员会定出了的六大标准,专利技术应用于字典、词典检字索引,适应资讯时代,配合电脑,电子打字机,电讯机,高科技之需要。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发一套能读多国语文的双语功能符号,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缩短国际间距离,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频繁,要节省人们无数的精力,时间和物质、国际间有必要建立一种共通语言。 本专利技术的指标,解决同码率的问题,提供甲“简化字型结构”,乙“介定笔画标准”,丙“规范笔顺程序”三个层次,运作上识别汉字达到减低重码率,消除不定率的功能。 本专利技术改进简化字形结构,根据GB 2312-80标准汉字6763个,从结构分析十二类型附表 可以看出,大量的字型判别,增加人脑负担,本系统简化字型结构,分为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分体字”,第二个模式“独体字”。 汉字不论繁、简体。凡可垂切左右分的,称为“分体字”如新、陈、脑、鹏字等…… 凡汉字不能左右分的,称为“独体字”如金、道、电、国字等…… 根据上述的示意操作方框图,下面将结合实例显示取码操作。 “分体字”垂切左右分为两个字组,取最左字组首尾笔二码,右字组顺序取首次二码,再取尾笔最末一码,合取五码,如左字组,一码取完,则右字组取四码补足,例如“新”、“堤”字…… “独体字”起笔顺序,取首、次、三、四码,再取末笔,最后一码,例如“道”、“国”字…… 明显的启示,简化汉字为两个结构,压缩编码,提取信息作出很大贡献,换言之,要拆开十多个结构组合,感觉关卡重重、拾取汉字之讯息、倍感困难。为着明察秋毫、弃繁取简、净化结构是必要的。根据数字纪录、现代汉字、左右结构的,有四千六百五十余个,占新汉字典百分之六十四点二、64.2%比重很大,结论是将汉字只分为两个结构,一种是左右结构「分体字」,一种是「独体字」,非左右结构的、全部列为不能分割的字,这样直观分辨起来便容易得多,纯「形」汉字输入条件已跨进一大步了。「独体字」与「分体字」取码之关系,是堡垒分明的,分析两者之间的笔画走势,「独体字」的笔画是永恒不变的「分体字」则在不同的位置上,产生笔形的变化,原本在「独体字」的笔画,是「一」的,当它变为「分体字」偏傍的位置时,则其笔画就变为「」了,如下表 诸例子不胜枚举,从上表「独体字」,和「分体字」之间,不难证实、「分体字」在左偏傍位置上,其笔画是变形的,但是「独体字」无论在上下、内外的位置里笔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根据这种特征,给研究中文资讯传输技术上有莫大的帮助。 界定笔画标准 探讨直观汉字从形输入来说,字正辞严、笔规画距,是重要的一环,相反的,会令操作者无所适从,历代教育家、书法家、教人写字,只重气势,只求美化,只求均衡,强调「永」字八法,铁画银钩,忽视笔画应有的标准,因此汉字之本横「一」竖「丨」撇「丿」捺「」钩「亅」之笔画没有典法常规。从甲骨、大篆、小篆、隶、草、到楷书,其实汉字,已经定形。「楷」字的含义,是端正模范的意思,风行晋代,而茁长壮大,却朔自南北朝,肯定其为中国文字的指导标准,是理所当然的,我在本文要指出的汉字有几个常用字形,「本」、「禾」、「末」、「耒」、字和「小」、「少」、「省」、「示」、「系等,有些笔画很近似,如竖「丨」、和左竖钩「亅」很容易混淆,那末如何界定「丨」、和「亅」呢?用科学的鉴别法,就是凡和「木」字有关的中间一竖「丨」,肯定是「丨」,例如「木」、「禾」、「未」、「耒」字是没有钩的。又凡和「小」字有关的字形,「小」字在上的,中间一竖「丨」肯定是「丨」也没有钩的,例如「少」、「省」、「尚」字等。假如「小」字在下的,中间一竖「丨」肯定是「亅」,例如「示」、「系」、「东」字等,小字本身亦有钩的。 规范笔顺程序 讨论中国文字的笔画书写次序,过去也不受重视的,书法家只重体裁,所谓颜、柳、欧、苏和诸子百家,有书法学术权威之誉。也同样只重视书法之差别,没有注意程序的重要性,我们分析世界文字书写形式画分为两类,第一种「横列式线性排列」,比较单纯,只有向右移动,字母之间不用加工,第二种「层次式方块组合」在内旋笔画移动之间要通过上、下、左、右、内、外等层次。过去虽然有若干笔顺法则可循,如「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外而内」。仍然欠健全的制度遵守,致令取舍之间,模棱两可。比如,字形里之「中」、「表」、「存」,字之类,如引用「先上后下」之规律,则「中」字就应先写一竖「丨」后写「口」、「表」字应写一竖「丨」后写横「一」、「存」、字应先写撇「丿」后写横「一」,但传统写法是先写横「一」的。若引用「先左后右」,如「道」、「延」字,则先写「辶」、后写「首」,先写「廴」后写「」字,但传统的写法,是先写「首」、及「」字的,又若引用「先外后内」法则如「国」、「因」,则先写「口」再写「玉」、「大」字。但与习惯传统写法是相反的。经过多个书写程序的举例,证实和传统笔顺不符,显示固有法则有修订的必要 由上至下-附则先横后竖、先横后撇、 由左至右-附则先右后艇、 由外至内-附则先「开」后「合」、确立一套完善的文字基本制度后。解除了汉字三千年的桎梏,我归纳创出中文二十六个字母来。打破中国没有字母的神话。不仅如此,同时并发现与国际通用语言的英文字符,具同形同族的关系,即中文的一半是英文,英文的一半是中文的佳话,有双语符号的功能,即是利用英语字母上的某一部分与汉字的某一笔划相似来定义该字符所代表的汉字笔划。如A可代表汉字笔划“人”,“O”代表汉字笔划“口”等。这样使得笔划的位置好记,同时又使得键盘上的标记显得简单而清楚。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英文字母和中文笔划符号的对照表。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即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具体的输入键盘的平面图; 图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即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而设计的其它类型的输入键盘。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图1是一具体的英文字母和中文笔划符号的对照表,从表中可看出,中文字母和英文字母形成了如下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汉字编码输入方法,该方法包括挑选一部分笔划作为组成汉字的基本单元,所述每一个基本单元即笔划被赋予一个输入键,每个汉字可由一至五个代表笔划的输入键串组成,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判断所要输入的汉字是属于“分体字”还是“独体 字”那一类的,其中这里“分体字”是那些在直觉上可以分成左右结构的汉字,而“独体字”则是指那不能分成左右结构的汉字,如果是“独体字”则进行(b),否则进行(c);(b)按书写顺序输入四个代表相应笔划的输入键,然后再输入代表最后笔划的输 入键,完成一个汉字输入,返回(a);(c)将“分体字”垂直切取左偏傍最小结构部分,输入代表其首尾笔划的二个输入键,然后从右边结构顺次输入两个代表相应字符的输入键,最后输入一个代表最后笔划的输入键,完成一个汉字输入,返回(a)。

【技术特征摘要】
GB 1986-8-11 8619528的保护,而不受上述具体实例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汉字编码输入方法,该方法包括挑选一部分笔划作为组成汉字的基本单元,所述每一个基本单元即笔划被赋予一个输入键,每个汉字可由一至五个代表笔划的输入键串组成,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判断所要输入的汉字是属于“分体字”还是“独体字”那一类的,其中这里“分体字”是那些在直觉上可以分成左右结构的汉字,而“独体字”则是指那不能分成左右结构的汉字,如果是“独体字”则进行(b),否则进行(c);(b)按书写顺序输入四个代表相应笔划的输入键,然后再输入代表最后笔划的输入键,完成一个汉字输入,返回(a);(c)将“分体字”垂直切取左偏傍最小结构部分,输入代表其首尾笔划的二个输入键,然后从右边结构顺次输入两个代表相应字符的输入键,最后输入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卓煊
申请(专利权)人:区卓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