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浮式水泵,其结构包括防沉座、吸水喉、反馈器、泵罐、控制端头、提手、出水管道,防沉座顶端与泵罐内部嵌固连接,泵罐下端与吸水喉嵌套连接,吸水喉与出水管道内部间隙配合,出水管道左侧与提手间隙配合,反馈器与泵罐内部活动配合,吸水喉下端与防沉座间隙配合,防沉座包括支撑架、覆盖片、座本体,支撑架与座本体内部活动配合,座本体上表面与覆盖片嵌套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摆动环下沉时与水流的反向冲击力将支撑杆带动展开,展开的同时配合固定槽固定的飘浮块水平向下移动,使得飘浮块底部折齿板插入污泥表面,对其泵罐起到支撑的作用,有效避免了泵罐由于自身过重,沉入污泥中造成的水量吞吐影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浮式水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泵领域,具体是一种沉浮式水泵。
技术介绍
沉浮式水泵又简称沉水泵,需要放进水中才能进行抽水的一种泵类,这类水泵大多数都运用在深井提水或者池塘、水库等提水工程上,因为能够沉入水底,不仅能够加快水流的输出,还能确保水量提取深度达到一定高度,所以深受提水工程上的广泛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当前一种沉浮式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是针对池塘内部水量进行提取输出,水泵放入池中,由于池塘下端污泥过厚,配合沉浮式水泵自身重量,容易使整体水泵沉入污泥当中,导致吸水喉处被污泥覆盖,使得污泥被吸入设备内部,进而造成设备水量吞吐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浮式水泵,以解决现有技术当前一种沉浮式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是针对池塘内部水量进行提取输出,水泵放入池中,由于池塘下端污泥过厚,配合沉浮式水泵自身重量,容易使整体水泵沉入污泥当中,导致吸水喉处被污泥覆盖,使得污泥被吸入设备内部,进而造成设备水量吞吐受影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沉浮式水泵,其结构包括防沉座、吸水喉、反馈器、泵罐、控制端头、提手、出水管道,所述防沉座顶端与泵罐内部嵌固连接,所述泵罐下端与吸水喉嵌套连接,所述吸水喉与出水管道内部间隙配合,所述出水管道左侧与提手间隙配合,所述反馈器与泵罐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吸水喉下端与防沉座间隙配合,所述防沉座包括支撑架、覆盖片、座本体,所述支撑架与座本体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座本体上表面与覆盖片嵌套配合,所述覆盖片与支撑架表面间隙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摆动环、卡槽、内壁、活动腔、浮力块,所述摆动环与浮力块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浮力块与活动腔内部活动配合,所述活动腔与内壁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内壁与卡槽后端嵌固连接,所述卡槽与摆动环顶端活动卡合,所述浮力块整体呈圆盘形状,分布在摆动环下端与其间隙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摆动环包括飘浮块、连端柱、支撑杆、活动盘、弹力簧,所述飘浮块与支撑杆底部嵌固连接,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活动盘内部铰接连接,所述活动盘中心与连端柱螺旋连接,所述连端柱表面与弹力簧嵌固连接,所述弹力簧与支撑杆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支撑杆与连端柱外端间隙配合,所述飘浮块设有三块,整体呈长方体,分布在支撑杆下端,与其连端柱外端间隙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飘浮块包括气囊、固定槽、泡沫板、折齿板、载槽,所述气囊与载槽内部活动配合,所述载槽上端与泡沫板嵌固连接,所述泡沫板上端与固定槽活动配合,所述固定槽下端与折齿板间隙配合,所述折齿板与气囊下端间隙配合,所述气囊设有两个,整体呈长椭圆环形,分布在载槽内部进行活动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浮力块包括端孔、固定孔、位移槽、块体、入泥钉,所述端孔与块体中心嵌套连接,所述块体表面与固定孔嵌套配合,所述固定孔与入泥钉表面螺旋连接,所述入泥钉与块体表面间隙配合,所述位移槽与块体表面嵌固连接,所述位移槽设有三个,分布在块体表面与其嵌固连接,侧壁上嵌套有入泥钉。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入泥钉包括配重钉头、滑道、防脱帽、减震簧、顶升块,所述配重钉头上端与顶升块活动配合,所述顶升块与滑道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滑道中间与减震簧嵌固连接,所述减震簧顶部与防脱帽间隙配合,所述防脱帽与配重钉头上端间隙配合,所述配重钉头内部设有一个配重球,分布在顶升块下端与在滑道上进行上下滑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摆动环下沉时与水流的反向冲击力将支撑杆带动展开,展开的同时配合固定槽固定的飘浮块水平向下移动,使得飘浮块底部折齿板插入污泥表面,对其泵罐起到支撑的作用,有效避免了泵罐由于自身过重,沉入污泥中造成的水量吞吐影响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浮力块下沉的过程中嵌套在块体表面的入泥钉在接触到池底部污泥时,在配重钉头与滑道的配合下向上位移,对其块体通过防脱帽进行夹紧,有效的将其块体通过入泥钉进行变相接触,变相增加其浮块的平衡性能,确保水泵整体的平稳,入水后不会出现倾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沉浮式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沉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摆动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飘浮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浮力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入泥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防沉座-1、吸水喉-2、反馈器-3、泵罐-4、控制端头-5、提手-6、出水管道-7、支撑架-11、覆盖片-12、座本体-13、摆动环-111、卡槽-112、内壁-113、活动腔-114、浮力块-115、飘浮块-a1、连端柱-a2、支撑杆-a3、活动盘-a4、弹力簧-a5、气囊-b1、固定槽-b2、泡沫板-b3、折齿板-b4、载槽-b5、端孔-c1、固定孔-c2、位移槽-c3、块体-c4、入泥钉-c5、配重钉头-d1、滑道-d2、防脱帽-d3、减震簧-d4、顶升块-d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其结构包括防沉座1、吸水喉2、反馈器3、泵罐4、控制端头5、提手6、出水管道7,所述防沉座1顶端与泵罐4内部嵌固连接,所述泵罐4下端与吸水喉2嵌套连接,所述吸水喉2与出水管道7内部间隙配合,所述出水管道7左侧与提手6间隙配合,所述反馈器3与泵罐4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吸水喉2下端与防沉座1间隙配合,所述防沉座1包括支撑架11、覆盖片12、座本体13,所述支撑架11与座本体13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座本体13上表面与覆盖片12嵌套配合,所述覆盖片12与支撑架11表面间隙配合。其中,所述支撑架11包括摆动环111、卡槽112、内壁113、活动腔114、浮力块115,所述摆动环111与浮力块115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浮力块115与活动腔114内部活动配合,所述活动腔114与内壁113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内壁113与卡槽112后端嵌固连接,所述卡槽112与摆动环111顶端活动卡合,所述浮力块115整体呈圆盘形状,分布在摆动环111下端与其间隙配合,其中摆动环111有利于将进入水中的沉浮式水泵通过下层的反冲力对其进行触发,使其杆体展开。其中,所述摆动环111包括飘浮块a1、连端柱a2、支撑杆a3、活动盘a4、弹力簧a5,所述飘浮块a1与支撑杆a3底部嵌固连接,所述支撑杆a3上端与活动盘a4内部铰接连接,所述活动盘a4中心与连端柱a2螺旋连接,所述连端柱a2表面与弹力簧a5嵌固连接,所述弹力簧a5与支撑杆a3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支撑杆a3与连端柱a2外端间隙配合,所述飘浮块a1设有三块,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浮式水泵,其结构包括防沉座(1)、吸水喉(2)、反馈器(3)、泵罐(4)、控制端头(5)、提手(6)、出水管道(7),所述防沉座(1)顶端与泵罐(4)内部嵌固连接,所述泵罐(4)下端与吸水喉(2)嵌套连接,所述吸水喉(2)与出水管道(7)内部间隙配合,所述出水管道(7)左侧与提手(6)间隙配合,所述反馈器(3)与泵罐(4)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吸水喉(2)下端与防沉座(1)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沉座(1)包括支撑架(11)、覆盖片(12)、座本体(13),所述支撑架(11)与座本体(13)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座本体(13)上表面与覆盖片(12)嵌套配合,所述覆盖片(12)与支撑架(11)表面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浮式水泵,其结构包括防沉座(1)、吸水喉(2)、反馈器(3)、泵罐(4)、控制端头(5)、提手(6)、出水管道(7),所述防沉座(1)顶端与泵罐(4)内部嵌固连接,所述泵罐(4)下端与吸水喉(2)嵌套连接,所述吸水喉(2)与出水管道(7)内部间隙配合,所述出水管道(7)左侧与提手(6)间隙配合,所述反馈器(3)与泵罐(4)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吸水喉(2)下端与防沉座(1)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沉座(1)包括支撑架(11)、覆盖片(12)、座本体(13),所述支撑架(11)与座本体(13)内部活动配合,所述座本体(13)上表面与覆盖片(12)嵌套配合,所述覆盖片(12)与支撑架(11)表面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浮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包括摆动环(111)、卡槽(112)、内壁(113)、活动腔(114)、浮力块(115),所述摆动环(111)与浮力块(115)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浮力块(115)与活动腔(114)内部活动配合,所述活动腔(114)与内壁(113)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内壁(113)与卡槽(112)后端嵌固连接,所述卡槽(112)与摆动环(111)顶端活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浮式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环(111)包括飘浮块(a1)、连端柱(a2)、支撑杆(a3)、活动盘(a4)、弹力簧(a5),所述飘浮块(a1)与支撑杆(a3)底部嵌固连接,所述支撑杆(a3)上端与活动盘(a4)内部铰接连接,所述活动盘(a4)中心与连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保健,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勒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