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57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及制备方法,通过在顺势延伸段的背面设置加强筋,以加强筋作为顺势延伸段的支撑,利用加强筋提高靠近进排气边区域的顺势延伸段强度,从而确保了叶尖顺势延伸段在光饰过程中的强度,加强筋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所在平面间隔设置,防止加强筋对叶尖结构的影响,同时加强筋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顺势延伸段长度,避免加强筋对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产生干扰,降低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等因素对叶尖部位的影响程度,保证了叶尖截面轮廓度、扭角和弯曲;通过设计加强筋,在光饰过程中对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起到保护作用,消除了变形,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锻叶片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满足精锻叶片加工需求,一般地,转子叶片精锻件在叶尖有效截面以上设计有长度为10mm~15mm的顺势延伸段。靠近叶尖部位的几个截面由于没有榫头的固定加强,刚性差,在锻造过程中,受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等因素影响最大,轮廓度、扭角和弯曲都易变形超差。此外,精锻叶片叶身厚度较薄部位一般在叶尖截面靠近进排气边区域,而叶尖顺势延伸段相比叶尖截面厚度更薄,在光饰过程中,顺势延伸段进排气边缘易撕裂变形,带动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产生变形,目前主要是依靠人工加工过程中检验,无法有效保证加工质量,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包括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的叶尖截面端部设有顺势延伸段,顺势延伸段的背面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所在平面间隔设置,加强筋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顺势延伸段长度。进一步的,加强筋的厚度小于叶尖截面轮廓度、扭角和弯曲合格要求最大尺寸。进一步的,加强筋的厚度为0.5mm~5mm。进一步的,加强筋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长度方向的尺寸为5mm~10mm。进一步的,加强筋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所在平面间隔距离L不小于5mm。>进一步的,加强筋的宽度与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弦长相同。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转子叶片精锻件的结构,在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的顺势延伸段范围内创建工具平面;S2,以创建的工具平面为界,以加强筋截面为偏置面进行面偏置形成加强筋结构模型;S3,以形成的加强筋结构模型制备得到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形成的的加强筋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长度方向的尺寸为5mm~10mm,加强筋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所在平面间隔距离L不小于5mm;加强筋的宽度不大于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的弦长。进一步的,将转子叶片精锻件拆分为其余部分和未增厚的加强筋两部分,然后以加强筋截面为偏置面,沿垂直于截面轴线偏置要求的加强筋厚度,形成所需的加强筋。进一步的,功能将得到的其余部分和加强筋合并形成加强筋结构的转子叶片精锻件模型,制备得到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通过在顺势延伸段的背面设置加强筋,以加强筋作为顺势延伸段的支撑,利用加强筋提高靠近进排气边区域的顺势延伸段强度,从而确保了叶尖顺势延伸段在光饰过程中的强度,加强筋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所在平面间隔设置,防止加强筋对叶尖结构的影响,同时加强筋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顺势延伸段长度,避免加强筋对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产生干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降低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等因素对叶尖部位的影响程度,保证了叶尖截面轮廓度、扭角和弯曲;通过设计加强筋,增加了顺势延伸段的厚度,在光饰过程中对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起到保护作用,消除了变形,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的,加强筋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所在平面间隔距离L不小于5mm,能够有效避免加强筋对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的干扰。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的制备方法,根据转子叶片精锻件的结构,在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的顺势延伸段范围内创建工具平面,采用建模形成一体结构制备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能够降低受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截面图。其中,1、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2、叶尖截面;3、顺势延伸段;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包括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的叶尖截面2端部设有顺势延伸段3,顺势延伸段3的背面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2所在平面间隔设置,加强筋4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顺势延伸段3长度。本专利技术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的叶尖截面2端部设置顺势延伸段,通过在顺势延伸段3的背面设置加强筋4,以加强筋4作为顺势延伸段的支撑,利用加强筋提高靠近进排气边区域的顺势延伸段强度,从而确保了叶尖顺势延伸段在光饰过程中的强度,加强筋4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2所在平面间隔设置,防止加强筋对叶尖结构的影响,同时加强筋4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顺势延伸段3长度,避免加强筋对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产生干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在光饰过程中中的加工强度,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在转子叶片精锻件叶尖顺势延伸段设计加强筋,增加顺势延伸段的强度和刚性,降低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等因素对叶尖部位的影响程度,保证了叶尖截面轮廓度、扭角和弯曲;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加强筋,增加了顺势延伸段的厚度,在光饰过程中对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起到保护作用,消除了变形。加强筋4的厚度小于叶尖截面轮廓度、扭角和弯曲合格要求最大尺寸,具体的,加强筋4的厚度为0.5mm~5mm。具体的,加强筋4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长度方向的尺寸h为5mm~10mm,长度尺寸合适,避免加强筋存在对叶尖截面进排气边缘产生干扰。加强筋4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2所在平面间隔距离L不小于5mm。加强筋4的宽度不大于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的弦长,优选的,加强筋4的宽度与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弦长相同。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转子叶片精锻件的结构,在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的顺势延伸段范围内创建工具平面;加强筋4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长度方向的尺寸h为5mm~10mm,加强筋4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2所在平面间隔距离L不小于5mm;加强筋4的宽度不大于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的弦长;S2,以创建的工具平面为界,以加强筋截面为偏置面进行面偏置形成加强筋结构模型;具体的,利用“拆分体”功能将转子叶片精锻件拆分为其余部分和未增厚的加强筋两部分,实现拆分转子叶片精锻件模型:然后利用“面偏置”功能,以加强筋截面为偏置面,沿垂直于截面轴线偏置要求的加强筋厚度,形成所需的加强筋;采用拆分实现加强筋的增强,能够进行加强筋的分析,提高加强筋设置结构的验证效果;加强筋截面指待成型加强筋结构面偏置方向的截面。S3,以形成的加强筋结构模型制备得到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利用“求和”功能将得到的其余部分和加强筋合并形成加强筋结构的转子叶片精锻件模型,制备得到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实施例1:转子叶片精锻件,叶尖顺势延伸1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的叶尖截面(2)端部设有顺势延伸段(3),顺势延伸段(3)的背面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2)所在平面间隔设置,加强筋(4)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顺势延伸段(3)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的叶尖截面(2)端部设有顺势延伸段(3),顺势延伸段(3)的背面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2)所在平面间隔设置,加强筋(4)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顺势延伸段(3)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的厚度小于叶尖截面轮廓度、扭角和弯曲合格要求最大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的厚度为0.5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沿转子叶片精锻件本体(1)长度方向的尺寸为5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的一端端面与叶尖截面(2)所在平面间隔距离L不小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子叶片精锻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辉弥国华王毅辉王昊陈哲曹四化汪晶董要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