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的阀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52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溢油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的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平固设在储油腔中环形的横向隔板和转动设置在储油腔内壁上的滑动环,滑动环位于横向隔板下方且与集油筒同轴设置;横向隔板的下侧面上设有阀门启闭电机,阀门启闭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滑动环传动连接;滑动环通过若干个活动杆分别连接有密封片,竖向隔板上分别开设有与密封片数量相同的横向通槽,密封片通过竖直固设的铰接轴设在相对应的横向通槽中;各密封片在滑动环正反转动一个角度时经活动杆牵引下做向集液腔内拼合成圆和打开集液腔开口并退入储油腔之间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集液腔中的海水量,从而提高油液回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的阀门
本专利技术属于溢油回收
,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的阀门。
技术介绍
在海上油田开采过程中,水下油管是输送油液的重要设备之一。然而由于水下环境恶劣,容易造成油管损坏而发生油液泄漏事故。当油管发生泄漏时,该油管的两端将会关闭从而降低油液泄漏量,但对于该油管中的油液无法及时回收,泄漏的油液将会漂浮到海洋表面,从而产生海洋溢油污染。海洋溢油污染将对海洋生态、旅游业、养殖业等诸多方面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回收水下油管泄露的油液,避免泄露的油液漂浮到海洋表面。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包括集油筒和壳体,所述壳体由两个半壳组成,两个半壳相拼合的端壁上开设有半圆凹口,两个半圆凹口拼合形成的圆孔与油管外壁密闭;两个半壳的拼合缝在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壳体的上侧板上开设有排流孔;所述集油筒是轴线上下设置的圆形筒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的阀门,所述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包括集油筒(1),所述集油筒(1)是轴线上下设置的圆形筒体,所述集油筒(1)中同轴固设有筒形的竖向隔板(11),所述竖向隔板(11)将集油筒(1)内部分隔成位于中部的集液腔(13)以及环绕集液腔(13)的储油腔(12),所述竖向隔板(11)上端开设有若干个连通集液腔(13)和储油腔(12)的排油口(112),所述集液腔(13)的底板上开设有集液腔开口(13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水平固设在储油腔(12)中环形的横向隔板(14)和转动设置在储油腔(12)内壁上的滑动环(6),所述滑动环(6)位于横向隔板(14)下方且与集油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的阀门,所述水下油管溢油回收装置包括集油筒(1),所述集油筒(1)是轴线上下设置的圆形筒体,所述集油筒(1)中同轴固设有筒形的竖向隔板(11),所述竖向隔板(11)将集油筒(1)内部分隔成位于中部的集液腔(13)以及环绕集液腔(13)的储油腔(12),所述竖向隔板(11)上端开设有若干个连通集液腔(13)和储油腔(12)的排油口(112),所述集液腔(13)的底板上开设有集液腔开口(13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水平固设在储油腔(12)中环形的横向隔板(14)和转动设置在储油腔(12)内壁上的滑动环(6),所述滑动环(6)位于横向隔板(14)下方且与集油筒(1)同轴设置;所述横向隔板(14)的下侧面上设置有阀门启闭电机,所述阀门启闭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滑动环(6)传动连接;所述滑动环(6)通过若干个活动杆(61)分别连接有密封片(62),所述密封片(62)呈两侧边是弧形的扇形,两侧边弧形的弓起方向相同,若干个所述密封片(62)以集油筒(1)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竖向隔板(11)上分别开设有与密封片(62)数量相同的横向通槽(111),所述密封片(62)通过竖直固设的铰接轴(621)设置在相对应的横向通槽(111)中;各所述密封片(62)在滑动环(6)正反转动一个角度时经活动杆(61)牵引下做向集液腔(13)内拼合成圆和打开集液腔开口(131)并退入储油腔(12)之间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