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402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包括板栅本体、边框筋条、主筋、第一固定环和极耳,所述边框筋条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筋条,且第一导电筋条内侧安装有第二导电筋条,同时第二导电筋条内侧安装有第三导电筋条,第三导电筋条内侧安装有第四导电筋条,并且第四导电筋条内侧安装有内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侧安装有第二固定环,且第二固定环内侧安装有第三固定环。该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边框筋条、第一导电筋条、第二导电筋条、第三导电筋条、第四导电筋条和内环之间通过多组主筋进行固定连接,可提高板栅本体的整体强度,避免板栅本体在运输和装配的时候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因具有价格低廉、性能可靠、容量范围大、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于各类领域,如通信及其它不间断电源使用的备用电池、内燃机车辆等使用的启动电池、电动车等使用的循环电池;极板作为铅酸蓄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直接决定了电池容量和寿命,而极板由板栅覆盖上铅膏经固化和干燥形成。经过检索,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1010602549.X)一种纯铅薄型板栅,文中提出“(1)采用冷铸挤压高纯度铅成薄板;(2)薄板经过模具冲压形成板栅;”上述板栅虽然可在电池中进行使用,但是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电流在板栅上输出速度较慢的问题,板栅的厚度较薄,在运输和装配的时候,容易发生变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包括板栅本体(1)、边框筋条(2)、主筋(8)、第一固定环(9)和极耳(15),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筋条(2)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筋条(3),且第一导电筋条(3)内侧安装有第二导电筋条(4),同时第二导电筋条(4)内侧安装有第三导电筋条(5),第三导电筋条(5)内侧安装有第四导电筋条(6),并且第四导电筋条(6)内侧安装有内环(7),所述第一固定环(9)内侧安装有第二固定环(10),且第二固定环(10)内侧安装有第三固定环(11),同时第三固定环(11)内侧安装有第四固定环(12),并且第四固定环(12)内侧安装有第五固定环(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包括板栅本体(1)、边框筋条(2)、主筋(8)、第一固定环(9)和极耳(15),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筋条(2)内侧安装有第一导电筋条(3),且第一导电筋条(3)内侧安装有第二导电筋条(4),同时第二导电筋条(4)内侧安装有第三导电筋条(5),第三导电筋条(5)内侧安装有第四导电筋条(6),并且第四导电筋条(6)内侧安装有内环(7),所述第一固定环(9)内侧安装有第二固定环(10),且第二固定环(10)内侧安装有第三固定环(11),同时第三固定环(11)内侧安装有第四固定环(12),并且第四固定环(12)内侧安装有第五固定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本体(1)是由边框筋条(2)、第一导电筋条(3)、第二导电筋条(4)、第三导电筋条(5)、第四导电筋条(6)和内环(7)四部分组成,且边框筋条(2)为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断电系统电池的薄型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筋条(2)、第一导电筋条(3)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主筋(8),第一导电筋条(3)、第二导电筋条(4)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主筋(8),第二导电筋条(4)、第三导电筋条(5)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主筋(8),第三导电筋条(5)、第四导电筋条(6)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主筋(8),第四导电筋条(6)、内环(7)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主筋(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明黄连清唐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