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0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包括上边框、第一导电筋、板栅本体、附加杆和横向导电筋条,所述上边框上端与极耳固定连接,且极耳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加强筋,极耳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加强筋,左加强筋下端部与上边框固定连接,同时上边框左下侧是左板栅,并且上边框右下侧是右板栅,上边框底部与下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筋右侧安装有第二导电筋,且第二导电筋右侧安装有第三导电筋,第三导电筋右侧安装有第四导电筋。该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对鱼骨状的横向导电筋条进行固定,避免横向导电筋条在运输的时候,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在运输中对板栅本体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
本技术涉及板栅
,具体为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
技术介绍
矿灯蓄电池是井下作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它要求重量轻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然而目前用的蓄电池多为敞开式铅酸蓄电池,它除有电解液外漏的缺陷外,还需要定期维护,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对于近来发展的免维护蓄电池,它虽然不存在上述缺点,但在蓄电池体积与重量不能过大的限制下,其正极板栅的结构尚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涂片式板栅的结构其容量大,但其寿命低,而圆管式板栅结构的寿命长,却又容量低。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199220003776.7)高容量矩形管式密闭矿灯蓄电池,文中提出“蓄电池板栅的矩形支板上排列的斜柱8是呈中间高、两侧低的鱼骨形;其中柱7和斜柱8是呈三角形的棱形柱;”板栅上安装有极耳,在运输的过程中,板栅容易出现向下扭曲变形的问题,导致在运输中板栅的整体强度不够,容易发生变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深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包括上边框(1)、第一导电筋(2)、板栅本体(6)、附加杆(12)和横向导电筋条(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1)上端与极耳(8)固定连接,且极耳(8)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加强筋(7),极耳(8)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加强筋(9),左加强筋(7)下端部与上边框(1)固定连接,同时上边框(1)左下侧是左板栅(20),并且上边框(1)右下侧是右板栅(13),上边框(1)底部与下边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筋(2)右侧安装有第二导电筋(3),且第二导电筋(3)右侧安装有第三导电筋(4),第三导电筋(4)右侧安装有第四导电筋(5),同时第一导电筋(2)与第二导电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包括上边框(1)、第一导电筋(2)、板栅本体(6)、附加杆(12)和横向导电筋条(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1)上端与极耳(8)固定连接,且极耳(8)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加强筋(7),极耳(8)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加强筋(9),左加强筋(7)下端部与上边框(1)固定连接,同时上边框(1)左下侧是左板栅(20),并且上边框(1)右下侧是右板栅(13),上边框(1)底部与下边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筋(2)右侧安装有第二导电筋(3),且第二导电筋(3)右侧安装有第三导电筋(4),第三导电筋(4)右侧安装有第四导电筋(5),同时第一导电筋(2)与第二导电筋(3)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9),并且第二固定杆(19)右侧安装有竖向导电筋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本体(6)是由右板栅(13)和左板栅(20)两部分组成,且右板栅(13)和左板栅(20)关于下边框(14)中部的极板(15)为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本体(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附加杆(12),且两组附加杆(12)关于板栅本体(6)为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深循环电池用鱼骨型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8)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加固块(11),且两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连清周晓伟柴树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