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29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包括中空的模型底座,所述模型底座顶面边缘贯穿固设有多个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螺纹支撑管螺纹连接,所述模型底座底面位于螺纹筒正下方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螺纹支撑管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螺纹支撑管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螺纹支撑管侧面顶端固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杆与盖板底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螺纹支撑管,将万向轮移动至支撑腿下方,可以方便的对模型底座进行移动,通过反向转动螺纹支撑管将万向轮收入模型底座内,可以将模型底座位置固定,使其不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
本技术涉及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
技术介绍
在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心脏正常的解刨结构,熟悉体循环和肺循环,熟悉最常见的几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解刨机血液动力学改变,其中,肺动脉高压是教学的重点,因此,现有教学过程中,常常通过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来让学生在可视状态下模拟正常体循环、肺循环血液流动,但现有的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体积较大,在教室与储存室之间的移动过程中非常不便,需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包括中空的模型底座,所述模型底座顶面边缘贯穿固设有多个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螺纹支撑管螺纹连接,所述模型底座底面位于螺纹筒正下方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螺纹支撑管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螺纹支撑管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螺纹支撑管侧面顶端固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杆与盖板底面连接。优选的,所述模型底座底面固设有多个支撑腿。优选的,所述模型底座左侧面和右侧面皆固设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上插接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有正方体形状的旋转块,所述盖板顶面开设有与旋转块匹配的方形插槽。优选的,所述螺纹支撑管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遮尘布一端固接,所述遮尘布缠绕设置在固定杆上。优选的,所述螺纹支撑管内底部固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中央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插孔,所述限位盘上位于插孔左右两侧皆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杆底端左右两侧皆固设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杆。优选的,所述模型底座为铝合金材质。优选的,所述模型底座顶面固设有压力泵,所述模型底座内腔顶部固设有血液箱,所述压力泵的进水端与进水管固接,所述进水管延伸至血液箱内,所述压力泵的出水端与出水管固接,所述血液箱右侧面与连接管一端固接且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穿过模型底座并延伸至模型底座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转动螺纹支撑管,将万向轮移动至支撑腿下方,可以方便的对模型底座进行移动,通过反向转动螺纹支撑管将万向轮收入模型底座内,可以将模型底座位置固定,使其不再移动。2、通过将固定杆取出,将遮尘布展开,可以利用遮尘布将模型覆盖,防止其落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螺纹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盖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盘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盖板;2-螺纹筒;3-旋转块;4-动力输出轴;6-小型电机;7-电机盒;8-支撑腿;9-螺纹支撑管;10-万向轮;11-模型底座;12-连接块;13-螺杆;14-固定杆;15-遮尘布;16-限位盘;17-限位杆;18-限位槽;19-插孔;20-方形插槽;21-开口;22-压力泵;23-出水管;24-进水管;25-血液箱;26-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包括中空的模型底座11,模型底座11为铝合金材质,模型底座11底面固设有多个支撑腿8,模型底座11顶面边缘贯穿固设有多个螺纹筒2,螺纹筒2与螺纹支撑管9螺纹连接,模型底座11底面位于螺纹筒2正下方贯穿开设有开口21,螺纹支撑管9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0,螺纹支撑管9顶部设置有盖板1,螺纹支撑管9侧面顶端固设有多个连接块12,连接块12通过螺杆13与盖板1底面连接。模型底座11左侧面和右侧面皆固设有电机盒7,电机盒7上插接有小型电机6,小型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4上固设有正方体形状的旋转块3,盖板1顶面开设有与旋转块3匹配的方形插槽20。螺纹支撑管9内设置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与遮尘布15一端固接,遮尘布15缠绕设置在固定杆14上。螺纹支撑管9内底部固设有限位盘16,限位盘16中央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杆14匹配的插孔19,限位盘16上位于插孔19左右两侧皆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8,固定杆14底端左右两侧皆固设有与限位槽18匹配的限位杆17。模型底座11顶面固设有压力泵22,模型底座11内腔顶部固设有血液箱25,压力泵22的进水端与进水管24固接,进水管24延伸至血液箱25内,压力泵22的出水端与出水管23固接,血液箱25右侧面与连接管26一端固接且连通,连接管26另一端穿过模型底座11并延伸至模型底座11上方。工作原理:当需要移动模型底座11时,取下小型电机6,将旋转块3插入盖板1顶面的方形插槽20内,启动小型电机6,驱动螺纹支撑管9转动,使万向轮10移动至支撑腿8下方,可以方便的对模型底座11进行移动,通过反向转动螺纹支撑管9将万向轮10收入模型底座11内,可以将模型底座11位置固定,使其不再移动。通过将固定杆14取出,将遮尘布15展开,可以利用遮尘布15将模型覆盖,防止其落灰,将固定杆14底端插入插孔19,限位杆17穿过限位槽18并移动至限位盘16下方,然后转动固定杆14,可以将固定杆14固定在螺纹支撑管9内。使用时,将出水管23与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的血液流入端连接,将连接管26与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的血液流出端连接,启动压力泵22,使血液流入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产生肺动脉高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包括中空的模型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底座(11)顶面边缘贯穿固设有多个螺纹筒(2),所述螺纹筒(2)与螺纹支撑管(9)螺纹连接,所述模型底座(11)底面位于螺纹筒(2)正下方贯穿开设有开口(21),所述螺纹支撑管(9)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0),所述螺纹支撑管(9)顶部设置有盖板(1),所述螺纹支撑管(9)侧面顶端固设有多个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通过螺杆(13)与盖板(1)底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包括中空的模型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底座(11)顶面边缘贯穿固设有多个螺纹筒(2),所述螺纹筒(2)与螺纹支撑管(9)螺纹连接,所述模型底座(11)底面位于螺纹筒(2)正下方贯穿开设有开口(21),所述螺纹支撑管(9)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0),所述螺纹支撑管(9)顶部设置有盖板(1),所述螺纹支撑管(9)侧面顶端固设有多个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通过螺杆(13)与盖板(1)底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底座(11)底面固设有多个支撑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底座(11)左侧面和右侧面皆固设有电机盒(7),所述电机盒(7)上插接有小型电机(6),所述小型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4)上固设有正方体形状的旋转块(3),所述盖板(1)顶面开设有与旋转块(3)匹配的方形插槽(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高压循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支撑管(9)内设置有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东李虎王建国代金灿田继荣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