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27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沥青搅拌仓和沥青喷洒装置,沥青搅拌仓内设置有沥青搅拌装置,沥青搅拌仓的出料口通过沥青输送管道连接沥青喷洒装置;车架上还设置有分体式料仓、石料混拌装置和石料撒布装置,分体式料仓的两个出料口均与石料混拌装置的入料口连接,石料混拌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石料撒布装置的入料口;分体式料仓用于单独存储不同粒径的石料,石料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证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料铺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超薄罩面作为一种预防性或矫正性养护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等领域,具有提高构造深度、改善平整度、修复轻型病害、降低噪音等作用。经工程实践证明,沥青混合料形成的超薄罩面层,可以延长公路路面使用寿命6-8年以上,同时还可有效增加车轮的抗滑性。在超薄罩面路面施工过程中,作为原材料的沥青混合料经搅拌后,由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运料车运输至待铺设地段,再由沥青摊铺车对路面进行超薄罩面铺设,然后再将混合后的石料撒布在已铺设沥青的路面上,再由压路机将混合料进行碾压。或直接采用同步封层车进行边铺设沥青边进行石料撒布的方式进行。在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过程中,由于粗细石料分离或沥青混合料出现温差等原因,极易导致出现离析现象。而离析会使路面出现透水性变大、孔隙率变大等缺陷,严重的减少了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能够避免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证工程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沥青搅拌仓和沥青喷洒装置,沥青搅拌仓内设置有沥青搅拌装置,沥青搅拌仓的出料口通过沥青输送管道连接沥青喷洒装置;车架上还设置有分体式料仓、石料混拌装置和石料撒布装置,分体式料仓的两个出料口均与石料混拌装置的入料口连接,石料混拌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石料撒布装置的入料口;分体式料仓用于单独存储不同粒径的石料,石料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分体式料仓包括前后设置的主料仓和辅料仓,主料仓和辅料仓下部均设置有出料口,主料仓和辅料仓的出料口上均设置有液压杆控制的仓门,且辅料仓下部的出料口水平高度高于主料仓下部的出料口;主料仓和辅料仓的出料口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石料输送带和第二石料输送带,第一石料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主料仓的出料口下方,第二石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石料混拌装置的入料口上方,第二石料输送带位于第一石料输送带上方,第二石料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辅料仓的出料口下方,第二石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主料仓下部的出料口的后方。所述的石料混拌装置采用上下均封闭的矩形的混拌桶,混拌桶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石料输送带宽度匹配的混拌桶入料口,混拌桶内上下交错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的混料板,混拌桶的下端后侧向下倾斜,且混拌桶的下端后侧开设有与石料撒布装置入料口宽度匹配的混拌桶出料口;每层混料板沿左右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混料突出部,所述的混料突出部为三棱锥状,且三棱锥的每个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弧面;混拌桶的底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混拌桶出料口位于斜面最低端,经混拌桶混拌后的混合石料均匀的从混拌桶出料口输出。所述的混拌桶的侧壁上均匀盘设热气盘管,且混拌桶的一侧侧壁上端设置有热气体进口,相对的混拌桶的另一侧侧壁上端设置有热气体出口;热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布袋除尘器的尘气入口连接。所述的石料撒布装置包括中空的石料撒布壳体,石料撒布壳体的上端面和后端面垂直设置,石料撒布壳体的前端面为向后弯曲的弧形板,弧形板的上部沿左右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气体喷头,气体喷头喷出的气体垂直向下,石料撒布壳体的上端面前部还倾斜设置有抹平板,抹平板的下端向后设置,弧形板的表面设置有柔性缓冲层;石料撒布壳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向前延伸形成阻挡部。所述的石料撒布装置还包括若干个雾化沥青喷头,雾化沥青喷头交叉设置在弧形板上部气体喷头之间。还包括设置在石料撒布装置后侧的初压辊。所述的石料撒布装置通过液压升降装置设置在石料撒布支架上,石料撒布支架与车架连接,初压辊设置在石料撒布装置后侧的石料撒布支架上。所述的沥青搅拌仓上设置有余热收集装置,热气盘管内的热气通过余热收集装置加热,且通过风机进行循环,石料撒布装置中的气体喷头通过分支管道与热气盘管连通。所述的热气盘管还连接有气体辅热设备。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的石料混拌方式,从多个方面杜绝了现有沥青混合料铺设过程中引发离析现象的原因。同时利用现有沥青搅拌仓产生的余热,进一步加强路面沥青与混合石料的结合效果,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证工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混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石料撒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有沥青搅拌仓2和沥青喷洒装置,沥青搅拌仓2内设置有沥青搅拌装置,沥青搅拌仓2的出料口通过沥青输送管道连接沥青喷洒装置;沥青搅拌仓2内的改性沥青经加热搅拌后,通过沥青输送管道经加压后由沥青喷洒装置均匀喷射在路面上。沥青喷洒装置包括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沥青喷头3,上述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中,车架1上还设置有分体式料仓4、石料混拌装置5和石料撒布装置6,分体式料仓4的两个出料口均与石料混拌装置5的入料口连接,石料混拌装置5的出料口连接石料撒布装置6的入料口;分体式料仓4用于单独存储不同粒径的石料,石料混拌装置5用于对经预处理后的不同粒径的石料进行混拌,以保证不同粒径的石料能够均匀混拌,石料撒布装置6用于将经混拌的石料沿沥青路面宽度均匀持续的撒布在沥青表面。石料混拌装置5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能够对石料进行预热,以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着力,保证石料与沥青的有效粘合。本专利技术中,分体式料仓4包括前后设置的主料仓4-1和辅料仓4-2,主料仓4-1和辅料仓4-2下部均设置有出料口,主料仓4-1和辅料仓4-2的出料口上均设置有液压杆控制的仓门,且辅料仓4-2下部的出料口水平高度高于主料仓4-1下部的出料口;主料仓4-1和辅料仓4-2的出料口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石料输送带7和第二石料输送带8,第一石料输送带7的入料端位于主料仓4-1的出料口下方,第二石料输送带8的出料端位于石料混拌装置5的入料口上方,第二石料输送带8位于第一石料输送带7上方,第二石料输送带8的入料端位于辅料仓4-2的出料口下方,第二石料输送带8的出料端位于主料仓4-1下部的出料口的后方。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石料的配比,利用主料仓4-1和辅料仓4-2出料口上由液压杆控制的仓门控制出料速度和出料量,并配合控制第一石料输送带7和第二石料输送带8的传输速度,将两个料仓内的石料输送至石料混拌装置5内。第一石料输送带7上均匀的铺设有主料仓4-1内的石料,第二石料输送带8上均匀的铺设有辅料仓4-2内的石料,由于第一石料输送带7和第二石料输送带8的上下设置,随着第二石料输送带8的运动,第二石料输送带8上的辅料仓4-2的石料在落下后将均匀铺设在第一石料输送带7上主料仓4-1内的石料上方,达到一次均匀混拌的效果。石料混拌装置5采用上下均封闭的矩形的混拌桶,混拌桶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石料输送带7宽度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沥青搅拌仓和沥青喷洒装置,沥青搅拌仓内设置有沥青搅拌装置,沥青搅拌仓的出料口通过沥青输送管道连接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还设置有分体式料仓、石料混拌装置和石料撒布装置,分体式料仓的两个出料口均与石料混拌装置的入料口连接,石料混拌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石料撒布装置的入料口;分体式料仓用于单独存储不同粒径的石料,石料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加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沥青搅拌仓和沥青喷洒装置,沥青搅拌仓内设置有沥青搅拌装置,沥青搅拌仓的出料口通过沥青输送管道连接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还设置有分体式料仓、石料混拌装置和石料撒布装置,分体式料仓的两个出料口均与石料混拌装置的入料口连接,石料混拌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石料撒布装置的入料口;分体式料仓用于单独存储不同粒径的石料,石料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体式料仓包括前后设置的主料仓和辅料仓,主料仓和辅料仓下部均设置有出料口,主料仓和辅料仓的出料口上均设置有液压杆控制的仓门,且辅料仓下部的出料口水平高度高于主料仓下部的出料口;主料仓和辅料仓的出料口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石料输送带和第二石料输送带,第一石料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主料仓的出料口下方,第二石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石料混拌装置的入料口上方,第二石料输送带位于第一石料输送带上方,第二石料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辅料仓的出料口下方,第二石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主料仓下部的出料口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料混拌装置采用上下均封闭的矩形的混拌桶,混拌桶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石料输送带宽度匹配的混拌桶入料口,混拌桶内上下交错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的混料板,混拌桶的下端后侧向下倾斜,且混拌桶的下端后侧开设有与石料撒布装置入料口宽度匹配的混拌桶出料口;每层混料板沿左右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混料突出部,所述的混料突出部为三棱锥状,且三棱锥的每个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弧面;混拌桶的底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混拌桶出料口位于斜面最低端,经混拌桶混拌后的混合石料均匀的从混拌桶出料口输出。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飞聂世刚何亚辉魏博任海林徐阳金凤玲袁洋薛保贵何冠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交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