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错台处治结构包括基层和旧面层;所述错台处治结构还包括修复层、错台连接件、找平层和新面层;所述旧面层包括原位板和下沉板;所述修复层和错台连接件中设置有拉结装置;在所述原位板和找平层上设置有抗拥包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旧面层的错台位置连接为一个整体,有效解决贯穿裂缝向新面层反射的问题;设置的抗拥包装置有效缓解新面层拥包病害的产生;在处治原有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同时,对错台交界缝隙下方的基层脱空进行处治,有助于延缓路面结构裂缝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行车舒适性和降噪等目的,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已成为现阶段道路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存在病害,例如:错台等。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是指在路面的接缝或裂缝处,在相邻板体间产生相对竖向位移的现象。错台主要是基层脱空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造成的。错台现象不但会对新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而且完工后新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在此处形成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进行处理。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解决措施,一定程度缓解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需要解决:1.目前错台的处治措施中,错台较小时,通过磨平等措施修复;错台较大时,通过填补下沉部位实现相邻路面板的高差一致。而磨平和填补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处治方法,只能短时间缓解错台的影响,错台处的裂缝依然会向上传递,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使用。2.目前对错台处的缝隙处治时,通常选择对混凝土面板铣刨后铺设防水卷材或土工布,以减少反射裂缝的出现。但防水卷材或土工布的铺设影响了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的粘结,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拥包和推移等病害。在各类缝隙的缝槽内灌注聚氨酯或沥青等材料,也已成为处治缝隙的常见方法。但是在水分的侵蚀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灌注材料容易从混凝土面板脱落或破损,从而失去了修补和堵缝作用。3.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两者粘结复合效果较差,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拥包等病害。目前增强复合效果的措施主要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撒布粘层油和拉毛处理,而撒布粘层油和拉毛处理对粘结效果增强效果并不明显。4.目前在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进行的处治,多数是针对混凝土面层,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尤其是在错台交界缝隙的下方,由于雨水侵蚀或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基层脱空等问题已尤为显著。而脱空又是导致路面结构产生错台的主要原因,可见对基层的修复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将旧面层错台结构连接为整体,消除旧面层结构的薄弱区域,有助于延缓路面结构裂缝等问题的发生,增强路面结构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包括基层和旧面层;所述错台处治结构还包括修复层、错台连接件、找平层和新面层;所述旧面层设置在基层上,所述旧面层包括原位板和下沉板;沿所述原位板和下沉板的交界缝隙开设有T形槽;所述修复层设置在基层中;在所述修复层和错台连接件中设置有拉结装置;所述找平层设置在下沉板的上表面;所述新面层设置在原位板和找平层上;在所述原位板和找平层上设置有抗拥包装置。所述错台连接件由腹板和翼板构成。所述拉结装置由工形拉杆和连接杆构成。所述抗拥包装置由嵌片和固定杆构成;在所述旧面层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杆的安装孔。所述抗拥包装置沿路面横向每隔20~40cm设置一个,所述抗拥包装置沿路面纵向每隔150~300cm设置一个。所述腹板的宽度为15~35cm;所述翼板的厚度为旧面层厚度的0.3~0.5倍,且不小于6cm。所述工形拉杆每隔20~50cm设置一个;所述工形拉杆和连接杆均由热轧带肋钢筋制作而成。所述嵌片的水平投影为十字形或矩形,所述嵌片的厚度为2~4mm。所述固定杆在安装孔中安装完成后外露的高度为3~5cm;所述固定杆与嵌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沿缝开槽;沿所述原位板和下沉板的交界缝隙开槽形成T形槽;步骤2:修复基层;在基层的脱空处,采用与基层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在材料回填过程中安放拉结装置;然后将回填材料的上表面夯实至与原位板的下表面相同高程;步骤3:浇筑错台连接件;按照错台连接件的尺寸在下沉板上支模,然后浇筑混凝土得到错台连接件;错台连接件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步骤4:成型找平层;在下沉板的上表面浇筑水泥砂浆,成型找平层;步骤5:安装抗拥包装置;在旧面层上钻孔得到安装孔,然后通过固定杆将抗拥包装置安装在旧面层上;步骤6:铺筑新面层;清除旧面层上的碎石和尘土,然后在旧面层上撒布乳化沥青,之后摊铺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型得到新面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错台连接件,将原有旧面层的错台连接为一个整体,既不影响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的粘结,又可消除旧面层结构的薄弱区域,有效解决贯穿裂缝向新面层反射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抗拥包装置有效缓解新面层拥包病害的产生,增强旧面层和新面层的复合粘结强度,从而提升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保证路面结构不易损坏。3、本专利技术在处治原有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同时,可对错台交界缝隙下方的基层脱空,采取回填和夯实的处理措施,有助于延缓路面结构裂缝和断裂等问题的发生,增强路面结构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T形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拉结装置和抗拥包装置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错台处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拉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抗拥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错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层,2旧面层,3修复层,4错台连接件,4a腹板,4b翼板,5找平层,6新面层,7原位板,8下沉板,9T形槽,10拉结装置,11抗拥包装置,12工形拉杆,13连接杆,14嵌片,15固定杆,16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参见图1、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错台处治结构包括基层1和旧面层2;所述错台处治结构还包括修复层3、错台连接件4、找平层5和新面层6;所述旧面层2设置在基层1上,所述旧面层2包括原位板7和下沉板8。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沿所述原位板7和下沉板8的交界缝隙开设有T形槽9;在所述旧面层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杆15的安装孔16。所述T形槽9是在原位板7和下沉板8的交界缝隙处垂直向下开槽,开槽至基层1的上表面,形成尺寸和形状与错台连接件4相同的T形槽。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修复层3设置在基层1中;所述修复层3用于根治导致路面错台的基层脱空病害;所述修复层3是在基层1的脱空处,采用与基层1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夯实,夯实后的压实度不小于96%。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修复层3和错台连接件4中设置有拉结装置10;所述找平层5设置在下沉板8的上表面;所述新面层6设置在原位板7和找平层5上;在所述原位板7和找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包括基层(1)和旧面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错台处治结构还包括修复层(3)、错台连接件(4)、找平层(5)和新面层(6);所述旧面层(2)设置在基层(1)上,所述旧面层(2)包括原位板(7)和下沉板(8);沿所述原位板(7)和下沉板(8)的交界缝隙开设有T形槽(9);所述修复层(3)设置在基层(1)中;在所述修复层(3)和错台连接件(4)中设置有拉结装置(10);所述找平层(5)设置在下沉板(8)的上表面;所述新面层(6)设置在原位板(7)和找平层(5)上;在所述原位板(7)和找平层(5)上设置有抗拥包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包括基层(1)和旧面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错台处治结构还包括修复层(3)、错台连接件(4)、找平层(5)和新面层(6);所述旧面层(2)设置在基层(1)上,所述旧面层(2)包括原位板(7)和下沉板(8);沿所述原位板(7)和下沉板(8)的交界缝隙开设有T形槽(9);所述修复层(3)设置在基层(1)中;在所述修复层(3)和错台连接件(4)中设置有拉结装置(10);所述找平层(5)设置在下沉板(8)的上表面;所述新面层(6)设置在原位板(7)和找平层(5)上;在所述原位板(7)和找平层(5)上设置有抗拥包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错台连接件(4)由腹板(4a)和翼板(4b)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装置(10)由工形拉杆(12)和连接杆(13)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拥包装置(11)由嵌片(14)和固定杆(15)构成;在所述旧面层(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杆(15)的安装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拥包装置(11)沿路面横向每隔20~40cm设置一个,所述抗拥包装置(11)沿路面纵向每隔150~300cm设置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路面错台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4a)的宽度为15~35cm;所述翼板(4b)的厚度为旧面层(2)厚度的0.3~0.5倍,且不小于6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林,
申请(专利权)人:卢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