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及施工和维护方法。所述步道砖包括下面板,在下面板上设置的填充层,在填充层上设置的缓冲层,以及在缓冲层上设置的上面板;所述填充层的一侧设置有前侧板,填充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后侧板;所述下面板、填充层、缓冲层和上面板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步道砖与土基稳定接触;通过设置缓冲层,提升行人行走时舒适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步道砖进行双重加固,有效解决基础失稳造成的砖体松动摇晃等问题,且具有维护工作量小和维护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及施工和维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及施工和维护方法。
技术介绍
为提高生活水平,满足居住舒适感等,在公园、小区等场所,常常铺筑大量的步行道供行人散步休闲使用。目前常见的步行道建设方式有砖块铺筑和混凝土浇筑等。砖块铺筑主要由路面砖铺装或者独立的大型石块间隔式铺筑而成。采用路面砖铺装的步行道,砖体间相互嵌挤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路面,即使一块或多块路面砖发生损坏,依然不影响步行道的整体使用。而采用石块间隔式铺筑的步行道,一块石块出现损坏,就会影响步行道的使用。目前,采用石块间隔式铺筑的步行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1.直接将石材砖体铺筑在土基中,砖体与土基连接性差,砖体的稳定性依靠自身的重量和基础的稳定。雨水冲刷,基础失稳后,砖体会出现松动摇晃。脚踩会有明显的摇晃感,严重影响步行的舒适感,雨天还会挤压出泥水,影响步行者愉悦轻松的心情。2.石块出现明显松动后,一般采取夯实周围土体进行简单加固,效果较差且容易再次发生松动;若采取翘起石块换填基础材料,重新夯实的方式进行维护,虽效果较好,但维护工作量较大。3.石材硬度大,人们在步行道上行走时舒适感较低。而目前居民休闲时间逐渐增多,更加注重休闲过程中的舒适性。若直接在石块覆盖柔性材料,易磨损,且使用期限较短。4.直接采用石块切割打磨制作而成,砖体较大,石材消耗过多,加剧了天然石材的枯竭;此外,石材切割、打磨和运输的成本均较高。可见,代替天然石材制作步道砖,已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br>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及施工和维护方法,既可保证步道砖与土基接触的稳定性,又能提升行人行走时舒适感;对步道砖的维护方法有效解决基础失稳造成的砖体松动摇晃等问题,且维护工作量小,维护效果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独立式步道砖,所述步道砖包括下面板,在所述下面板上设置的填充层,在所述填充层上设置的缓冲层,以及在所述缓冲层上设置的上面板;所述填充层的一侧设置有前侧板,所述填充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后侧板;所述下面板、填充层、缓冲层和上面板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缓冲层由上垫片、点阵层和下垫片构成;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由板体和底部板尖构成。所述下面板按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包括:水泥20~30份、淤泥干粉5~10份、砂50~80份、碎石70~100份、膨润土5~10份、水12~24份。所述填充层按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包括:淤泥干粉50~80份、水泥10~20份、木质素纤维颗粒2~5份、熟石灰2~5份、粉煤灰3~8份、水30~55份。所述上面板、前侧板和后侧板三者的原料配比均与下面板的原料配比相同。所述下面板和上面板的厚度均为5~10cm;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厚度均为4~8cm。所述连接孔距下面板、填充层、缓冲层和上面板的任一边缘均不小于10cm;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不小于2个。所述连接杆由密封套、杆体和端部杆片组成。所述木质素纤维颗粒的形状是圆柱,圆柱的底面直径为3~5mm,圆柱的高为4~8mm。一种独立式步道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安装步道砖的位置处开挖形成基槽,基槽的开挖长度和宽度与上面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步骤2:夯实基槽的底部,基槽的底部夯实后压实度不小于96%;夯实后基槽的深度等于下面板、填充层和缓冲层三者的厚度之和;步骤3:将前侧板的底部板尖击入基槽的底部中,然后在基槽的底部放置下面板,之后再将后侧板的底部板尖击入基槽的底部中;步骤4:在下面板上放置填充层,然后在前侧板的一侧和后侧板的一侧,同时夯实原有土体;步骤5:在填充层上放置缓冲层,然后在缓冲层上放置上面板;步骤6:在连接孔中插入连接杆,然后在端部杆片与连接孔的接触位置,采用玻璃胶密封。一种独立式步道砖维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从连接孔中抽出连接杆;然后依次拿掉上面板和缓冲层;步骤2:在连接孔中插入夯击杆,反复夯击至夯击杆插入基槽中不少于25cm,然后抽出夯击杆,并在连接孔中插入导流管,通过导流管浇筑水泥砂浆形成加固杆;步骤3:通过向下夯击,将前侧板和后侧板基础中,对基础进行多方位加固;击入基础的深度不少于15cm;取填补板分别放置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顶部;步骤4:将连接杆插入连接孔中,然后在端部杆片与连接孔的接触位置,采用玻璃胶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设置前侧板和后侧板既可对步道砖进行固定,又能保护填充层不被破坏;保证了步道砖与土基接触的稳定性。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杆将下面板、填充层、缓冲层和上面板连接为整体。2.本专利技术在上面板的下方设置缓冲层,提升行人行走时舒适感;被上面板覆盖后的缓冲层不易磨损,使用寿命较长。3.本专利技术通过快速加固步道砖下方基础,并将前侧板和后侧板通过夯击击入基础中,对步道砖进行双重加固;有效解决基础失稳造成的砖体松动摇晃等问题,保证步行的舒适感,且具有维护工作量小和维护效果好等优点。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料配比中掺入淤泥,实现了废物的合理利用;通过掺入膨润土,可提高混合料拌合的流动性,以及下面板、上面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强度,有效保证了步道砖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步道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步道砖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缓冲层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步道砖的维护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面板,2填充层,3缓冲层,4上面板,5前侧板,6后侧板,7连接孔,8连接杆,9上垫片,10点阵层,11下垫片,12板体,13底部板尖,14密封套,15杆体,16端部杆片,17加固杆,18填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道砖包括下面板1,在所述下面板1上设置的填充层2,在所述填充层2上设置的缓冲层3,以及在所述缓冲层3上设置的上面板4。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层2的一侧设置有前侧板5,所述填充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后侧板6;所述前侧板5和后侧板6的上表面高程与填充层2的上表面高程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面板1、填充层2、缓冲层3和上面板4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中设置有连接杆8;相互对应的连接孔7是指下面板1、填充层2、缓冲层3和上面板4上均设置有连接孔7,且下面板1、填充层2、缓冲层3和上面板4上的连接孔7相互连通;所述连接杆8插在相互连通的连接孔7中,将下面板1、填充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道砖包括下面板(1),在所述下面板(1)上设置的填充层(2),在所述填充层(2)上设置的缓冲层(3),以及在所述缓冲层(3)上设置的上面板(4);/n所述填充层(2)的一侧设置有前侧板(5),所述填充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后侧板(6);所述下面板(1)、填充层(2)、缓冲层(3)和上面板(4)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中设置有连接杆(8);/n所述缓冲层(3)由上垫片(9)、点阵层(10)和下垫片(11)构成;所述前侧板(5)和后侧板(6)均由板体(12)和底部板尖(13)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道砖包括下面板(1),在所述下面板(1)上设置的填充层(2),在所述填充层(2)上设置的缓冲层(3),以及在所述缓冲层(3)上设置的上面板(4);
所述填充层(2)的一侧设置有前侧板(5),所述填充层(2)的另一侧设置有后侧板(6);所述下面板(1)、填充层(2)、缓冲层(3)和上面板(4)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中设置有连接杆(8);
所述缓冲层(3)由上垫片(9)、点阵层(10)和下垫片(11)构成;所述前侧板(5)和后侧板(6)均由板体(12)和底部板尖(1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1)按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包括:水泥20~30份、淤泥干粉5~10份、砂50~80份、碎石70~100份、膨润土5~10份、水12~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2)按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包括:淤泥干粉50~80份、水泥10~20份、木质素纤维颗粒2~5份、熟石灰2~5份、粉煤灰3~8份、水30~5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4)、前侧板(5)和后侧板(6)三者的原料配比均与下面板(1)的原料配比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1)和上面板(4)的厚度均为5~10cm;所述前侧板(5)和后侧板(6)的厚度均为4~8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7)距下面板(1)、填充层(2)、缓冲层(3)和上面板(4)的任一边缘均不小于10cm;所述连接孔(7)的数量不小于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式步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由密封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林,
申请(专利权)人:卢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