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防静电抗菌内裤技术

技术编号:289324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本申请涉及纺织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防静电抗菌内裤。防静电抗菌面料由涤纶面料经抗静电整理剂整理而得,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由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纳米导电粉体:13~18份;水性粘合剂:10~15份;分散剂:0.03~0.1份;香精:2~3份;柔软剂:3~5份;水:20~25份;所述纳米导电粉体为银掺杂二氧化钛粉体。本申请制得的防静电抗菌面料及内裤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及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防静电抗菌内裤
本申请涉及纺织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防静电抗菌内裤。
技术介绍
化纤类面料因导电性能差而容易积累静电,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微粒、人体皮屑,从而带入细菌病毒及有害物质,同时还会产生局部放电现象,给人体带来刺痒不适。特别是对于贴身穿着的内裤,采用化纤面料,极易因摩擦产生静电累计现象以及细菌滋生的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目前,相关技术中常采用嵌织导电丝或采的方式来改善化纤面料的抗静电性能与抗菌性能。如申请号为CN201810060735.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面料。其包括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和第三织物层,所述第二织物层位于第一织物层和第三织物层之间,所述第二织物层为由涤纶纱线和活性炭纤维合股后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织物层和所述第三织物层均含有金属丝。上述面料采用金属丝进行编制混纺,以提高面料的导电性能,达到抗静电的效果。其抗菌效果较差,无法实现内裤等贴身衣物的抗菌需求。申请内容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面料抗菌性能一般的问题,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涤纶面料经抗静电整理剂整理而得,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由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纳米导电粉体:13~18份;/n水性粘合剂:10~15份;/n香精:2~3份;/n柔软剂:3~5份;/n水:20~25份;/n所述纳米导电粉体为银掺杂二氧化钛粉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涤纶面料经抗静电整理剂整理而得,所述抗静电整理剂由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纳米导电粉体:13~18份;
水性粘合剂:10~15份;
香精:2~3份;
柔软剂:3~5份;
水:20~25份;
所述纳米导电粉体为银掺杂二氧化钛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掺杂二氧化钛粉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01:在搅拌条件下,按照(1~3):1的体积比将钛酸丁酯滴加至无水乙醇中,滴加完毕后,加入适量1~2mol/L的AgNO3溶液,制得原料溶液;
S102:将冰醋酸、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将原料溶液滴加至混合液中,充分混合,制得湿凝胶;
S103:将湿凝胶陈化晾干,研磨成干粉,然后将干粉进行高温煅烧,制得银掺杂二氧化钛粉体;
其中,所述银掺杂二氧化钛粉体中,Ag和TiO2的重量比为(3~6):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中,混合液滴加完毕后,滴加适量的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与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0.05~0.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所述高温煅烧的具体操作如下:
S201:将干粉置于430℃~460℃的温度下煅烧2-3h,制得第一粉体;
S202:将第一粉体置于氯气环境下,然后在6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汉清杨雅思陈万娜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锦恒服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