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子棋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19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用电子棋盘系统,是一种能把棋类(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的对奕情况直接记录在微型计算机中,并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系统。它是利用一套特殊的接口系统把电子棋盘和微机联接起来。实现对奕棋谱的实时记录,处理和储存。大大减少了棋谱整理的工作量。(*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把棋类(如中国象棋、围棋)的对奕情况直接记录在微型计算机中,并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系统。使用计算机进行棋谱管理已经研制出来了。中国围棋队就正在使用一个围棋棋谱管理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的键盘,由操作者把已写成的棋谱文字符号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存储,这种输入的方法不直观,并且速度慢。而利用电子棋盘作棋谱记录的装置也已经有了。如日本专利昭59-105475《围棋棋谱自动制作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围棋盘》,该文件提到的电子棋盘能够对在棋盘上的走子信号进行直接处理,并生成棋谱。但是,它没有进一步的数据处理能力,也因为没有接口功能而不能把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计算机(主机)中。又如,昭56-27266《围棋棋谱自动记录装置》中述及的棋盘,虽然能打印棋图,但仍然不能把数据实时地送出。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上述的电子棋盘的功能只限于把现场棋手的对奕棋谱作显示或打印,不能作为活的资料由微机进行一步处理及存储起来,因而使棋谱的处理功能减弱。本专利技术是吸收以上两种技术,有机地将它们联系起来。使对奕者都能通过本系统的棋盘对奕而把棋谱直接显示及记录在主机中,在奕后能进行整理及存储。也就是说,能采用直接输入方式。这样就能大提高效率,且棋手能直接使用。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系统框图,图2为与主机联接的接口电路框图。图1中,(1)为系统主机(系统微型计算机),(2)为与主机联接的接口电路,(3)为与电子棋盘联接的接口电路,(4)为电子棋盘。现在讨论图2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图2即为图1中的(2),其中(5)为地址译码器,主要用于产生片选及读写控制信号,(6)为数据缓冲,(7)为数据锁存,(8)为控制信号译码器,产生用于数据通讯用的“握手”信号。在某一时刻,主机通过I/O口地址选择,由地址译码(5)译出片选信号,选中控制信号译码器(8)中的输出口,送出允许送数信号ACK,这时,与图2相接的接口电(3)得到信号以后,把数据送到地址译码器(5)中,并把已送数信号OBF送到控制信号译码器(8)中的输入口端。主机在送出ACK信号后,用新地址选中控制信号译码器(8)的输入口,并不断查询。当读到OBF的在效信号后,主机送出另一新地址,选中数据锁存器(7),并把(7)上的数据读到数据缓冲器(6)中,当主机处理完该数据以后,又进行下一次循环。同样,送数到电子棋盘的工作过程与此类似。图1中与电子棋盘接口(3)直接与电子棋盘相连,工作原理与图2相似,但结构简单一些。本专利技术可以这样实施,用IBM-PC/XT作为棋谱管理的主机,用单片机8039作为电子棋盘的控制机。图2接口部分利用IBM-PC/XT的打印适配卡作改进把地址译码器中地址线A8上加一个反相器,使原来的378-37F的打印机地址变成278-27F的用户地址,避免主机配置的限制。图1中的(3)利用8243作为接口电路来实现。权利要求1.通用电子棋盘系统,它由系统微型计算机和电子棋盘组成,其特征在于有一接口系统,分别与微机和电子棋盘联接,组成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地址译码器,数据锁存器,数据缓冲器,控制信号译码器等组成。全文摘要通用电子棋盘系统,是一种能把棋类(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的对弈情况直接记录在微型计算机中,并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系统。它是利用一套特殊的接口系统把电子棋盘和微机联接起来。实现对弈棋谱的实时记录,处理和储存。大大减少了棋谱整理的工作量。文档编号G06F12/00GK1045531SQ8910131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陆小冬, 钟鸣荪, 叶铭基, 于良 申请人:广州市轻工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用电子棋盘系统,它由系统微型计算机和电子棋盘组成,其特征在于:有一接口系统,分别与微机和电子棋盘联接,组成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冬钟鸣荪叶铭基于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轻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