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18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智能控制设备和智能操控系统,所述智能控制设备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操控系统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控制设备位于集成电路的中心部位,所述智能操控系统围绕智能控制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智能控制设备对集成电路的运行状态进行操控,而智能操控系统可以快速地分析整个电路的运行数据,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智能控制设备发出指令,方便提高电路整体的运行效率,控制各个元器件的运行,并配合智能操控系统进行运作,减轻电路的负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可以大幅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涉及人工智能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专利技术者为杰克·基尔比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当今半导体工业大多数应用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1、集成电路存在电器件过多导致一些控制设备的压力过大的问题,致使一些控制设备经常在满负荷的状态下运行,长时间的过度使用极大地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导致该电路可使用的有效时间大幅缩短从而造成成本的升高;2、对一些人工智能来说,其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导致整个装置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地散发出去,会影响到内部精密部件的正常使用,进而达不到人工智能的使用初衷,该人工智能的实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智能控制的功能,解决电路压力过大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设备的散热问题,以达到分散人工智能的处理结构,使其配合电路的结构进行使用,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高度智能化的连接系统,方便控制整个电路的运行状态,有利于提高运行速度与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智能控制设备和智能操控系统,所述智能控制设备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操控系统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控制设备位于集成电路的中心部位,所述智能操控系统围绕智能控制设备,所述智能控制设备的内部安装有接收头、控制室、固定环、伸缩电缆、数据室和插接头,所述接收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室的内部,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控制室的外壁上,所述伸缩电缆的接线端与控制室的接线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伸缩电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据室,所述插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数据室的内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底座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操作台设置为中空的球型。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能操控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层、分析室、转换层和传输头,所述中央处理层固定安装在分析室的交接处,所述分析室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智能操控系统的内壁上,所述分析室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转换层的一侧,传输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换层的内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电路板、元器件、连通线缆和卡接头,所述元器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在电路板的上表面,所述元器件与元器件之间固定安装有连通线缆,所述元器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接头。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电路板的上表面,所述数据室的顶部活动连接在操作台的外壁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输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接收头的另一端,所述插接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卡接头的内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通过设计精妙,采用集成电路、智能控制设备和智能操控系统结合,利用智能控制设备对集成电路的运行状态进行操控,而智能操控系统可以快速地分析整个电路的运行数据,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智能控制设备发出指令,方便提高电路整体的运行效率,减轻电路的负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设备,通过采用接收头、控制室、固定环、伸缩电缆、数据室和插接头组合设置,利用插接头控制各个元器件的运行,并配合智能操控系统进行运作,大幅度的提高智能控制设备的反应速度并有效地将资源分配到各个元器件上,可以大幅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行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操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集成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成电路;2、智能控制设备;3、智能操控系统;4、底座;5、操作台;6、接收头;7、控制室;8、固定环;9、伸缩电缆;10、数据室;11、插接头;12、中央处理层;13、分析室;14、转换层;15、传输头;16、电路板;17、元器件;18、连通线缆;19、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1、智能控制设备2和智能操控系统3,智能控制设备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1的上表面,智能操控系统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1的上表面,智能控制设备2位于集成电路1的中心部位,智能操控系统3围绕智能控制设备2。优选的,如图2所示,智能控制设备2的内部安装有接收头6、控制室7、固定环8、伸缩电缆9、数据室10和插接头11,接收头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室7的内部,固定环8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控制室7的外壁上,伸缩电缆9的接线端与控制室7的接线端之间电性连接,伸缩电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据室10,插接头1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数据室10的内部。具体的,智能控制设备2包括底座4和操作台5,操作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顶部,操作台5设置为中空的球型。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头6从智能操控系统3处接收指令,并将指令转接到控制室7的内部,控制室7再通过伸缩电缆9将资源分配到数据室10内,而插接头11与集成电路1进行连接,从而对集成电路上各处的资源进行控制,其中接收头6不但能够接收信息,也可以将集成电路1上的信息传递到智能操控系统3上,完成整个电路信息的交换,提高电路整体的运行效率,减轻电路的负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操控系统3包括中央处理层12、分析室13、转换层14和传输头15,中央处理层12固定安装在分析室13的交接处,分析室1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智能操控系统3的内壁上,分析室1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转换层14的一侧,传输头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换层14的内部。具体的,底座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电路板16的上表面,数据室10的顶部活动连接在操作台5的外壁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中央处理层12是智能操控系统3的心脏,对整个系统进行操控,分析室13会根据从集成电路1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同时将操控指令发送到转换层14,转换层14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发送到传输头15,传输头15再将指令发送到智能控制设备2中,以达到对整个电路的操控,大幅度的提高智能控制设备的反应速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1)、智能控制设备(2)和智能操控系统(3),所述智能控制设备(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1)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操控系统(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1)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控制设备(2)位于集成电路(1)的中心部位,所述智能操控系统(3)围绕智能控制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2)的内部安装有接收头(6)、控制室(7)、固定环(8)、伸缩电缆(9)、数据室(10)和插接头(11),所述接收头(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室(7)的内部,所述固定环(8)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控制室(7)的外壁上,所述伸缩电缆(9)的接线端与控制室(7)的接线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伸缩电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据室(10),所述插接头(1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数据室(10)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1)、智能控制设备(2)和智能操控系统(3),所述智能控制设备(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1)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操控系统(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集成电路(1)的上表面,所述智能控制设备(2)位于集成电路(1)的中心部位,所述智能操控系统(3)围绕智能控制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2)的内部安装有接收头(6)、控制室(7)、固定环(8)、伸缩电缆(9)、数据室(10)和插接头(11),所述接收头(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室(7)的内部,所述固定环(8)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控制室(7)的外壁上,所述伸缩电缆(9)的接线端与控制室(7)的接线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伸缩电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据室(10),所述插接头(1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数据室(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2)包括底座(4)和操作台(5),所述操作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顶部,所述操作台(5)设置为中空的球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操控系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均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钧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