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材料及涂层生产工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低碳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苛刻,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迫在眉睫。发动机零件如活塞环的外圆面设置低摩擦系数的DLC涂层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功消耗,提高发动机的能源转化率。发动机的活塞环中,第一道压缩环的使用工作温度在300~400℃,在缸体内进行上下反复运动,需要承受较强的冲击和高温,传统的活塞环使采用PACVD沉积工艺在活塞环表面生成DLC(如WC+a:C-H),其耐高温性能差,容易析氢,抗冲击性也不佳。而采用石墨靶材通过电弧沉积获得的单一结构ta-C虽有改善,但是在300~400℃的高温条件下仍存在SP3金刚石相转为SP2石墨相的风险。因而现有的活塞环上使用的DLC涂层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内燃机活塞环组副的苛刻的摩擦工况条件,在高温条件下的涂层性能极大地限制了DLC涂层在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活塞环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生成在活塞环的基体上的磁控溅射的基底层、磁控溅射的支撑层以及ta-C功能层,所述的ta-C功能层为磁控溅射生成的S-C层与电弧沉积生成的A-C层交替设置多次重复生成的功能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生成在活塞环的基体上的磁控溅射的基底层、磁控溅射的支撑层以及ta-C功能层,所述的ta-C功能层为磁控溅射生成的S-C层与电弧沉积生成的A-C层交替设置多次重复生成的功能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层为CrMeN支撑层,其中的Me包括但不限于Mo和V,支撑层的厚度为2~4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层为Cr基底层,所述的Cr基底层的厚度为0.1~0.8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a-C功能层中,S-C层与A-C层交替次数为10-50次,每层S-C层的厚度为50~100nm,每层A-C层的厚度为250~300nm,设置在CrMeN支撑层外表面的为S-C层,设置在ta-C功能层最外部的是A-C层。
5.一种用于活塞环的超耐磨抗冲击多层DLC涂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用九槽清洗生产线清洗需要生成涂层的活塞环工件;
S2将清洗好的活塞环工件固定在转架上,将整个转架放入涂层设备内,涂层设备为具有磁控溅射和电弧沉积功能的涂层设备;
S3涂层设备内部装入磁控Cr,Me(Me=Mo,V),磁控C,电弧C四组靶材,抽真空至本底真空5×10-3Pa,涂层设备加热到160-200℃,将转架的转速设置在1-3转/分钟;
S4Ar+离子清洗;涂层设备内气压和温度稳定在上述的数值后,通入高纯度Ar气,使气压控制在0.6-1.0Pa,灯丝上部加热持续离子化Ar气,产生Ar+离子,同时底部辅助阳极通电,吸收离子化产生的电子,得到高浓度的Ar+离子,在基体上施加-200V到-500V的负偏压,得到的Ar+离子与零件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Ar+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鑫,张军,金章斌,邓晓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吉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