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直通与计算机处理转换功能的图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09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直通与计算机处理转换功能的图像装置,该装置由图像采集器CCD,处理计算器,监视器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该外围电路设置了阻抗匹配单元,转换开关单元及抗干扰单元,实现无干扰的直通显示与计算机处理转换功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直通与计算机处理转换功能的图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图像信号产生中抑制脉冲噪声干扰视频图像信号的电路。在图像装置中可有直通显示和计算机处理两种状态,现有的图像装置只具备其中的一种状态。众所周知,图像装置直通显示有图像清晰度高,灰度失真小,技术简单的优点,但它却无法显示人眼分辨不出来的细节图像。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图像装置可做多种图像处理,显示人眼分辨不出来的细节图像。但是计算机图像处理通过数字化过程A/D和D/A转换器,图像信号多少都会有一定的损失,从而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由于某些场合的需要,用户要求在使用共用的监视器以及输出输入线时能实现直通显示和计算机处理两种状态,以便扬长避短,提高图像装置的使用性能。但是,在使用共用的监视器及输出输入线时使图像装置具有直通显示和计算机处理功能则需要解决在图像信号产生中脉冲噪声干扰的问题在直通状态下,仍在工作中的计算机系统总是会干扰正常的图像信号,使图像上出现杂波干扰,如果在直通状态下关掉计算机,虽然可以消除干扰,可是由于计算机失电,将使计算机丢失原来的工作状态,当再次转换至计算机工作状态时,还需要重新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增加了使用者的不便。如果将直通状态与计算机处理状态通过简单的切换来实现需要的状态,那么还会因为线路的阻抗失配,相互之间干扰各自的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共用的监视器及输出输入线路,具有直通显示和计算机处理功能的图像装置,解决两种不同状态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提高图像装置的使用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图像装置的外围电路中设置有阻抗匹配单元,转换开关单元及抗干扰单元等技术方案来实现图像装置无干扰的直通显示与计算机处理的转换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附图所设置的电路达到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图像装置的原理框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干扰外围电路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抗干扰外围电路转换开关单元为电控形式的局部电路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装置由图像采集器CCD,阻抗匹配单元,处理计算机,抗干扰单元,转换开关单元和监视器组成。图像采集器CCD通过摄像产生了视频图像信号,通过图像信号输出线送到阻抗匹配单元进行阻抗的匹配和图像信号的分配,图像信号在阻抗匹配单元内分配为两路,一路是直通输入图像信号,另一路是处理计算机图像输入信号;送入处理计算机的图像输入信号经过处理计算机作各种图像处理和分析后产生计算机图像输出信号,并送入转换开关单元,同时,直通输入图像信号也送入转换开关单元,在转换开关单元内进行信号的切换,产生视频输出信号,送入监视器进行图像的显示。在转换开关单元内还产生状态控制信号和状态显示信号,状态显示信号直接通过LED发光二极管显示,状态控制信号送入抗干扰单元的状态控制端,对抗干扰单元进行控制,由抗干扰单元产生的各种控制信号去控制处理计算机的工作,从而达到消除脉冲干扰的目的。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像装置的直通与计算机处理转换功能抗干扰外围电路图,该电路由三个单元组成,分别是阻抗匹配单元,转换开关单元,抗干扰单元。在阻抗匹配单元中,R1是输入阻抗匹配电阻,接在图像信号输入端TVin与地之间,起输入线路阻抗匹配作用。隔直电容C1,C2接在图像信号输入端TVin与晶体管T1基极之间,由于图像信号是一种从DC到5MHz以上的宽带信号,所以隔直流电容用一个小电容C1与一个电解电容C2并联,使其传输响应更好。接在电源正极E1与晶体管T1基极间的上偏流电阻由可调电阻Rw和固定电阻R2串联得到,通过调节可调电阻Rw可使晶体管T1,T2获得最佳的工作点电压,R2的作用是防止过调现象出现而损坏晶体管T1,T2。下偏流电阻R3接在晶体管T1的基极与地之间,Rw,R2和R3组成晶体管T1与T2的偏置电路,保证晶体管工作在线性工作区。晶体管T1和T2的基极是连接在一起的,要求两个晶体管的参数尽量相近。R4是接在电源正极E1与晶体管集电极之间的限流电阻,它限制了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不致过大而损坏晶体管;R5是晶体管发射极与地之间连接的发射极电阻,它既是晶体管的负载电阻,同时又起反馈作用,从而稳定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晶体管T1和T2的发射极是作为图像信号的输出点,分别是直通图像信号输入点Vin和计算机图像信号输入点CVin。在转换开关单元中,转换器是一个双刀双掷开关K,这个双刀双掷开关K的第1接点接直通图像信号输入点Vin,第2接点接图像信号输出线TVout,第3接点接处理计算机图像信号输出线CVout,第4接点接状态控制端CK,第5接点接地,第6接点接显示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接限流电阻R6,R6保证LED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R6的另一端接电源的正极E2。当双刀双掷开关K的1,2和4,5接点接通时是直通显示状态,此时,状态控制端CK接地为低电位,LED发光二极管熄灭,图像输出信号TVout接直通图像信号输入端Vin。当双刀双掷开关K的2,3和5,6接点连通时是计算机处理状态,此时,图像输出信号TVout接在计算机图像信号输出端CVout,状态控制端CK不接地为高电位,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LED发光二极管发亮。在抗干扰单元中,接在电源正极E2与状态控制端CK之间的上拉电阻R7和接在状态控制端CK与地之间的滤波电容C3组成了状态控制信号的抗干扰电路。非门IC2A的输入端接图像复合消隐信号/CB,IC2A的输出端为图像复合消隐信号的非,即CB,并输入或门IC1B的一个输入端,或门IC1B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在状态控制端CK上,同时,或门IC1A的一个输入端也接在状态控制端CK上,或门IC1A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在或门IC1B的输出端上。或门IC1A的输出端接在处理计算机暂停控制信号端/HLT上,同时也接非门IC2B的输入端,经非门IC2B的反相后,送到或门IC1C的一个输入端,或门IC1C的另一个输入端接计算机时钟信号的输出端CLK1,而或门IC1C的输出端接计算机时钟信号输入端CLK2。当转换开关K是在直通状态时,状态控制信号CK为低电位,经RC滤波后加在或门IC1A和IC1B的对应输入端上,这样或门IC1B的输出信号就是图像复合消隐信号/CB的非CB,同样或门IC1A的输出信号也是CB,使用或门IC1A和IC1B串联电路是为了加强其抗干扰性。当然,只用IC1B一个或门的方案也是可以的,只是抗干扰能力弱一些。或门IC1A输出的图像复合消隐信号/CB的非CB使处理计算机在图像的消隐期间可以继续工作,并自刷新存储器,但是在图像的正程扫描期间计算机停止工作;在计算机暂停信号/HLT为低电位时,非门IC2B的输出为高电位,这样就关断了计算机的时钟信号,防止处理计算机机的高频时钟信号对直通图像信号的干扰。当双刀双掷开关K为计算机处理状态时,状态控制信号为高电位,这就关断了或门IC1A和IC1B,开启了或门IC1C,使计算机暂停信号/HLT为高电位,而计算机时钟发生器输出的信号CLK1传送到计算机时钟输入信号CLK2,处理计算机就能正常工作了。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图,即抗干扰外围电路转换开关单元为电控形式的局部电路图。在该转换开关单元中,电控模拟开关K1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直通与机算机处理转换功能的图像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CC入处理计算机的图像信号输入端,另一路送入转换开关单元,处理计算机图像信号输出信号也送入转换开关单元,由转换开关单元切换后图像信号送入监视器显示;同时,转换开关单元产生状态控制信号送入抗干扰单元,抗干扰单元产生的控制信号反馈到处理计算机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海淀区开隆科学仪器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