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98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及方法,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缸、TC支架和TC培养板;TC支架内置于培养缸中,具有若干个不等高设置的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分层安装多个TC培养板;TC培养板的两个表面均为细胞培养面,各个TC培养板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不同高度的固定部上,以形成多层细胞培养面;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包括所述培养装置、以及贴壁细胞培养液与大分子溶质的混合物;所述方法为在2.5D蜂箱式培养体系中注入所述混合物进行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装置有利于增加单位体积的培养面积;所提供的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可模拟3D培养环境;所提供的方法能够获取促进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外基质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及方法。
技术介绍
细胞培养是生物工程技术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该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可以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由于大多数生物产品都是从细胞得来,因此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细胞培养工作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新药研发等各个领域,它对整个生命科学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贴壁细胞(adherentcells)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要贴附在支持物的表面才能更快、更好地爬出原代细胞,比如平滑肌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等,这类细胞依靠自身分泌的或培养基中提供的贴附因子才能在该表面上生长、繁殖。现有贴壁性细胞的培养主要有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两种形式,二维培养方法为平面法培养,其培养面的面积限制了贴壁细胞的扩增倍数,产量较少,不能满足市场对外泌体的需求;三维培养方法为将细胞与三维结构载体(三维细胞支架或微球载体)形成细胞-三维载体复合的形态,在体外共同培养,避免因培养过程中出现细胞接触抑制而降低扩增速率的问题,但是三维结构载体相对于二维培养板来说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且不容易通过物理的方法获取细胞外基质。因此,如何在二维培养体系中,基于一定量的培养基环境来增加贴壁细胞的培养面积和培养密度,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形成是本专利技术的研究目的。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2.5D蜂箱式培养体系,该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有利于增加单位体积的培养面积,获取更多的二维培养细胞;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该贴壁细胞的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可以在所述培养装置中形成3D培养环境,从而获得更多的细胞外基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方法,该培养方法能够获取更多的贴壁细胞,同时还能促进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缸、TC支架和TC培养板;所述培养缸用于为细胞的培养提供无菌环境,所述培养缸具有培养缸盖,所述培养缸盖用于启闭所述培养缸,并与孵箱中的CO2进行气体交换;所述TC支架内置于所述培养缸中,具有若干个不等高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安装所述TC培养板;所述TC培养板有多个,所述TC培养板的两个表面均为细胞培养面,其中,各个所述TC培养板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不同高度的所述固定部上,以形成多层细胞培养面。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培养缸盖上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处覆盖有透气膜。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TC支架包括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支撑杆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旋转对称设置。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每个所述固定部均包括若干个固定单元,每个所述固定部的各个所述固定单元均等高分设于不同的支撑杆上。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固定单元为由所述支撑杆径向延伸而成的支板,每个所述固定部均通过各个所述等高设置的支板为所述TC培养板提供安装位点。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固定部至少包括两个固定单元,两个所述固定单元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上。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150-170mm,每个所述支撑杆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单元的间距为1.5-2.0mm,其中,所述TC培养板的厚度为1-1.2mm。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TC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所述TC培养板的材质为玻璃或聚苯乙烯系塑料。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TC培养板的至少一个细胞培养面上设有支撑部,以使所述细胞培养面悬空设置。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TC培养板的一个细胞培养面上,为四个旋转对称的凸起。一种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包括细胞培养基以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装置,所述细胞培养基填充于所述培养缸内,包括贴壁细胞培养液以及大分子溶质,所述大分子溶质为卡拉胶、黄原胶以及硫酸葡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细胞培养基在相邻两个TC培养板间形成三维培养环境。一种采用所述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培养贴壁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各个所述TC培养板分别浸入具有细胞培养基的接种容器内;S2、在各个TC培养板的两个细胞培养面上分别接种上细胞,得预处理TC培养板;S3、将各个所述预处理TC培养板分层安装于所述TC支架上,并向所述培养缸内加入所述细胞培养基,直至覆盖所有预处理TC培养板,关闭所述培养缸盖,并进行扩大培养;其中,所述培养基包括贴壁细胞培养液以及大分子溶质,所述大分子溶质为30-100ug/mL的卡拉胶、0.01-1mg/mL的黄原胶、0.03-0.1mg/mL的硫酸葡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贴壁细胞培养液包括以下体积份的原料:a-MEM培养基和/或DMEM培养基85-90份;抗生素0.8-1.2份、胎牛血清8-12份;谷氨酰胺0.8-1.2份;优选地,所述贴壁细胞培养液包括以下体积份的原料:a-MEM培养基和/或DMEM培养基88份;抗生素1份、胎牛血清10份;谷氨酰胺1份。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步骤S2中每个所述预处理TC培养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所述TC培养板的一个细胞培养面上进行第一次细胞的接种,并培养2-4h;然后翻转所述TC培养板,并在另一个细胞培养面上进行第二次细胞的接种,培养2-4h即可;其中,所述第一次细胞和所述第二次细胞的接种密度均为10000-25000个/cm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TC培养板的一个细胞培养面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一次细胞接种在设有所述支撑部的细胞培养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主要由培养缸、TC支架和TC培养板组成,其中培养缸构成细胞培养的无菌培养皿,且培养缸盖具有与CO2气体交换的作用,便于细胞的扩大培养,而TC支架和TC培养板的组合形式构成蜂巢式的培养形态,有利于增加单位体积的培养面积,从而获得更多的二维培养细胞,有利于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获取,同时TC培养板的两个表面均为细胞培养面,细胞培养面即细胞可以贴附该表面进行生长,通常细胞培养面经正电荷粘附防脱片处理或者经过组织细胞贴壁培养处理后形成,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两个细胞培养面均可以接种细胞,从而获得双倍的培养面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2.5D蜂箱式培养体系为介于2D培养体系与3D培养体系之间的2.5D培养体系,具体为在由培养缸、TC支架和TC培养板构成的2D器皿中加入由贴壁细胞培养液以及大分子溶质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缸、TC支架和TC培养板;/n所述培养缸用于为细胞的培养提供无菌环境,所述培养缸具有培养缸盖,所述培养缸盖用于启闭所述培养缸,并与孵箱中的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壁细胞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缸、TC支架和TC培养板;
所述培养缸用于为细胞的培养提供无菌环境,所述培养缸具有培养缸盖,所述培养缸盖用于启闭所述培养缸,并与孵箱中的CO2进行气体交换;
所述TC支架内置于所述培养缸中,具有若干个不等高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安装所述TC培养板;
所述TC培养板有多个,所述TC培养板的两个表面均为细胞培养面,其中,各个所述TC培养板分别可拆卸地设于不同高度的所述固定部上,以形成多层细胞培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C支架包括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每个所述固定部均包括若干个固定单元,每个所述固定部的各个所述固定单元均等高分设于不同的支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为由所述支撑杆径向延伸而成的支板,每个所述固定部均通过各个所述等高设置的支板为所述TC培养板提供安装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150-170mm,每个所述支撑杆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单元的间距为1.5-2.0mm,其中,所述TC培养板的厚度为1-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C培养板的至少一个细胞培养面上设有支撑部,以使所述细胞培养面悬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TC培养板的一个细胞培养面上,为四个旋转对称的凸起。


7.一种2.5D蜂箱式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培养基以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装置,所述细胞培养基填充于所述培养缸内,包括贴壁细胞培养液以及大分子溶质,所述大分子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美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