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79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涉及抗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特异性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其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如下互补决定区中的至少一个:互补决定区CDR‑VH1、互补决定区CDR‑VH2和互补决定区CDR‑VH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特异性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能够结合HBeAg,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和亲和力,可以用于检测HBeAg抗原水平以及用于HBV感染的诊断,为HBeAg的检测和HBV感染的诊断提供更多的蛋白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体
,具体而言,涉及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在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大约有20亿人,并且是急性和慢性肝病的主要诱因,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彻底解决方案,HBV与肝细胞及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乙肝e抗原(HBVeantigen,HBeAg)为HBV感染的病毒学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HBeAg在围产期感染HBV后的慢性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围产期感染HBV后,往往会出现慢性HBV感染。HBeAg消失而HBeAb出现的转换过程,通常情况下(除外前C/C基因变异所致)意味着病毒复制水平的降低和肝脏炎症活动程度的减弱,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将HBeAg血清学转换作为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乙肝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小巧而高效的系统,仅有3.2kb,仅拥有4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架,但是却承担着近十种蛋白的表达任务。其基因组一般分为:前S区、S区、CORE区(pre-c/c)和相应的启动子等部分,其中CORE区负责表达两种蛋白:乙肝病毒核心蛋白和乙肝病毒E蛋白。也就是说,HBeAg和HBcAg共用基因组的同一区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HBeAg是HBcAg经蛋白酶分解后的产物。HBcAg的分子量为21000道尔顿,HBeAg的分子量为14000道尔顿。HBeAg在前C区编码,和核心抗原(C抗原)有部分同源性,但是由于在N端有了一个信号肽,所以是一个分泌型的抗原。前C基因序列中nt1814处起始密码AUG开始,翻译到C区的3’端,获得的表达产物即为HBeAg的前体,其N端的信号肽经信号肽酶切割,C端被细胞蛋白酶降解而成为成熟的HBeAg,可自感染细胞分泌入血循环,不仅可导致围生期新生儿HBV感染的慢性化,当其存在且呈高水平时,患者对HBV免疫应答能力低下,抗病毒治疗疗效差。HBeAg的检测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基于抗原一抗体反应的夹心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筛选等优点,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近年来,相继有新的检测方法与技术问世,包括微粒子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均是在原始的双抗体夹心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升级。这些方法主要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的结合反应,总体而言,特异性好且敏感性高的单克隆抗体始终是各种方法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传统的临床诊断使用的都是鼠源的单克隆抗体,其受小鼠个体影响特别大,生产不稳定、批间差异大,小鼠自身抗体纯化难度大。另外,在检测过程中使用鼠单抗也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在双抗体夹心法的检测试剂中同时使用两个鼠源性单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假阳,导致这些假阳的原因很多,也很难分析,例如血液样本中有可能存在HAMA效应,而在一些咽拭子或鼻拭子样本中也有可能存在一些能跟鼠抗结合的成分。此外,现有的抗HBeAg抗体由于活性低、亲和力差,无法很好地应用于HBeAg的检测中。因此,本领域对于有效且特异性结合HBeAg并可对其进行检测的抗体存在着强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特异性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合蛋白可以特异性结合HBeAg,并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和亲和力,其可以用于检测HBeAg以及用于诊断HBV感染,本专利技术为HBeAg的有效检测和HBV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更多选择。名词定义术语“结合蛋白”泛指包含CDR区的一切蛋白/蛋白片段,特别是抗体或抗体功能片段。“抗体”此用语包括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抗体功能片段”包括上述这些抗体的抗原化合物结合片段,包括Fab、F(ab’)2、Fd、Fv、scFv、双特异抗体和抗体最小识别单位,以及这些抗体和片段的单链衍生物。抗体的类型可以选择IgG1、IgG2、IgG3、IgG4、IgA、IgM、IgE、IgD。此外,“抗体”此用语包括天然发生的抗体以及非天然发生的抗体,包括例如嵌合型(chimeric)、双功能型(bifunctional)和人源化(humanized)抗体,以及相关的合成异构形式(isoforms)。“抗体”此用语可和“免疫球蛋白”互换使用。抗体的“可变区”或“可变结构域”是指抗体的重链或轻链的氨基端结构域。重链的可变结构域可以被称为“VH”。轻链的可变结构域可以被称为“VL”。这些结构域通常是抗体的最可变的部分,并含有抗原结合位点。轻链或重链可变区(VL或VH)由被三个称为“互补决定区”或“CDR”的高变区打断的构架区构成。构架区和CDR的范围已被精确定义,例如在Kabat(参见《免疫重要的蛋白质的序列》(SequencesofProteinsofImmunologicalInterest),E.Kabat等,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U.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1983))和Chothia中。抗体的构架区,即构成要件轻链和重链的组合的构架区,起到定位和对齐CDR的作用,所述CDR主要负责与抗原的结合。当在本文中使用时,“骨架区”或“FR”区意味着抗体可变结构域的排除被定义为CDR的那些区域之外的区域。每个抗体可变结构域构架可以被进一步细分成被CDR分隔开的毗邻区域(FR1、FR2、FR3和FR4)。通常情况下,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VL/VH可由以下编号的CDR与FR按如下组合排列连接获得:FR1-CDR1-FR2-CDR2-FR3-CDR3-FR4。当在本文中使用时,与多肽或核酸相关联的术语“纯化的”或“分离的”是指多肽或核酸不是处于其天然介质中或天然形式下。因此,术语“分离的”包括从其原始环境,例如如果它是天然存在的,从天然环境取出的多肽或核酸。例如,分离的多肽通常不含通常与其结合或通常与其混合或在溶液中的至少某些蛋白质或其他细胞组分。分离的多肽包括细胞裂解物中包含的天然生产的所述多肽,纯化或部分纯化形式的所述多肽,重组多肽,被细胞表达或分泌的所述多肽,以及在异源宿主细胞或培养物中的所述多肽。与核酸相关联,术语“分离的”或“纯化的”是指所述核酸不在其天然的基因组背景中(例如在载体中,作为表达盒,连接到启动子,或人工引入到异源宿主细胞中)。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特异性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如下互补决定区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包括与下述至少一个互补决定区的序列具有至少80%的序列同一性的相似互补决定区:互补决定区CDR-VH1,其氨基酸序列为G-Y-X1-F-T-X2-Y-X3-M-N,其中:X1是S或T,X2是G、D或A,X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异性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蛋白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如下互补决定区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包括与下述至少一个互补决定区的序列具有至少80%的序列同一性的相似互补决定区:/n互补决定区CDR-VH1,其氨基酸序列为G-Y-X1-F-T-X2-Y-X3-M-N,其中:X1是S或T,X2是G、D或A,X3是D或N;/n互补决定区CDR-VH2,其氨基酸序列为N-X1-D-P-Y-F-G-X2-S-X3-Y-N-X4-K,其中:X1是I、V或L,X2是G、S或T,X3是D或N,X4是K或Q;/n互补决定区CDR-VH3,其氨基酸序列为X1-R-Y-X2-T-W-X3-Y-Y-A-M,其中:X1是T或A;X2是I、V或L;X3是N或D;/n互补决定区CDR-VL1,其氨基酸序列为R-S-S-X1-S-X2-V-H-S-X3-G-N-T-Y-X4-E,其中:X1是Q或K,X2是I、V或L,X3是N或D,X4是I、V或L;/n互补决定区CDR-VL2,其氨基酸序列为K-V-S-X1-R-X2-S,其中:X1是D或N,X2是F、V或L;/n互补决定区CDR-VL3,其氨基酸序列为F-X1-G-S-H-X2-P-P,其中:X1是Q、H或K,X2是A或V。/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异性结合HBeAg的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蛋白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如下互补决定区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包括与下述至少一个互补决定区的序列具有至少80%的序列同一性的相似互补决定区:
互补决定区CDR-VH1,其氨基酸序列为G-Y-X1-F-T-X2-Y-X3-M-N,其中:X1是S或T,X2是G、D或A,X3是D或N;
互补决定区CDR-VH2,其氨基酸序列为N-X1-D-P-Y-F-G-X2-S-X3-Y-N-X4-K,其中:X1是I、V或L,X2是G、S或T,X3是D或N,X4是K或Q;
互补决定区CDR-VH3,其氨基酸序列为X1-R-Y-X2-T-W-X3-Y-Y-A-M,其中:X1是T或A;X2是I、V或L;X3是N或D;
互补决定区CDR-VL1,其氨基酸序列为R-S-S-X1-S-X2-V-H-S-X3-G-N-T-Y-X4-E,其中:X1是Q或K,X2是I、V或L,X3是N或D,X4是I、V或L;
互补决定区CDR-VL2,其氨基酸序列为K-V-S-X1-R-X2-S,其中:X1是D或N,X2是F、V或L;
互补决定区CDR-VL3,其氨基酸序列为F-X1-G-S-H-X2-P-P,其中:X1是Q、H或K,X2是A或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蛋白,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1中,X1是S;
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3是N;
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3中,X1是T;
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1是Q;
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2中,X1是N;
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3中,X2是A;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1中,X2是G;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1中,X2是D;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1中,X2是A;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1中,X3是D;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1中,X3是N;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1是I;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1是V;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1是L;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2是G;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2是S;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2是T;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4是K;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2中,X4是Q;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3中,X2是I;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3中,X2是V;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3中,X2是L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3中,X3是N;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H3中,X3是D;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2是I;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2是V;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2是L;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3是N;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3是D;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4是I;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4是V;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1中,X4是L;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2中,X2是F;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2中,X2是V;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CDR-VL2中,X2是L;
优选的,所述互补决定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鹏何志强孟媛钟冬梅周俊覃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朋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