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49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包括传送台和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的端部相对布置有一组滑动板,传送台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台,下料台的顶面上滑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料框,下料台上设置有推动料框滑动的推动件料框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容腔,每个容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半圆孔相对的顶升孔,下料台的底部滑动设置有一顶升缸,顶升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顶升杆,转运小车包括车体,在车体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缸,车体上放置有料框放置架,料框放置架竖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料框的料框板,每个料框板上设置有料框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便于方形电池下线,省时省力,提高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和绿色出行的普遍宣传,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市场,电动汽车所需要的动力驱动电源系统(锂动力电池包)更是展现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动力电池包内部又是由多个单体电芯组装而成,最终单体电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单体方形电芯容量大,单个重量3.5KG以上,在生产制程中分选装框后重量高达60KG以上,人工下线和工段间转运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电池包的PACK工艺分6个阶段,分别为分选、焊接、堆叠、组装、测试、包装,PACK厂在此生产过程中需要转运,分选阶段下线,焊接上线,堆叠下线转运至组装,组装再到测试工段,在这些过程中都需要对电池包进行下线,然而,又由于电池包的重量较大,人工搬运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便于方形电池下线,省时省力,提高转运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形电池下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包括用于方形电池(3)输送的传送台(1)和转运小车(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1)的端部相对布置有一组滑动板(2),每个滑动板(2)的接合处开设有半圆孔(21),传送台(1)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台(7),下料台(7)的顶面上设置有滑动导轨(71),下料台(7)的顶面上滑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料框(6),下料台(7)上设置有推动料框(6)滑动的推动件,料框(6)位于传送台(1)的下方,料框(6)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62),相邻隔板(6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方形电池(3)的容腔(61),每个容腔(61)的底部开设有与半圆孔(21)相对的顶升孔(611),下料台(7)的底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电池下线装置,包括用于方形电池(3)输送的传送台(1)和转运小车(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1)的端部相对布置有一组滑动板(2),每个滑动板(2)的接合处开设有半圆孔(21),传送台(1)的下方设置有下料台(7),下料台(7)的顶面上设置有滑动导轨(71),下料台(7)的顶面上滑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料框(6),下料台(7)上设置有推动料框(6)滑动的推动件,料框(6)位于传送台(1)的下方,料框(6)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62),相邻隔板(6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方形电池(3)的容腔(61),每个容腔(61)的底部开设有与半圆孔(21)相对的顶升孔(611),下料台(7)的底部滑动设置有一顶升缸(8)以及驱动顶升缸(8)移动的移动缸,顶升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穿过顶升孔(611)的顶升杆(81),所述转运小车(4)包括车体(41),车体(4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42),在车体(41)和滚轮(42)之间设置有升降缸,车体(41)上放置有料框放置架(5),料框放置架(5)竖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料框(6)的料框板(51),每个料框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耀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尚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