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46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覆盖在两个构件之间形成的夹缝的防夹装置(H),所述构件之一是带式输送机(K)的输送带(F),该带式输送机在输送方向(X)、与之正交的横向(Y)和与这两个方向(X,Y)正交的竖向(Z)上延伸,该输送带(F)是通过辊(R)转向的,所述辊借助辊座(T)被固定在该带式输送机(K)的带体(B)上,所述辊能绕沿横向(Y)延伸的辊轴线(A)转动,该防夹装置(H)设计用于固定在该辊座(T)上或与该辊座(T)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带有防夹装置的带体(B)以及带有防夹装置和带体的检查仪器尤其是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布置在带式输送机上的防夹装置,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对人体四肢有危害的夹缝。
技术介绍
在输送带系统中有以下危险,例如操作者的手指或手或者还有衣物例如像领带、围巾或袖子被带入夹缝并被挤伤。夹缝例如可能出现在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尤其转动部分之间。尤其也可以想到以下情况,在用输送带系统输送的产品与输送带系统的固定部分或活动部分如尤其是辊或带之间出现夹缝。因此,夹缝在本申请范围内应该是指对输送带系统运行有危害的缝隙,该缝隙要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防夹装置被缩小到符合常规安全标准的容许尺度。将防夹装置(或许事后)安装至输送带系统牵扯到更高的(材料和时间)成本。另外常采用可能丢失的紧固螺钉,这在食品行业中输送未包装的食品时或也在药业中是不希望的。如果防夹装置在机器寿命期间例如在更换有缺陷的输送带时或在(或许频繁)清理时被取下,则防夹装置可能在重新投入使用前被忘记或甚至故意省掉,由此无法再保证输送系统的初始工作安全性。输送带系统带体上的防夹装置的常见措施是在纵向或输送方向X上或多或少低位地构成的,因此在两个前后相继的输送带之间的过渡处必然留有或多或少的大间隙,此时应该可靠避免接触。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秤、尤其是自动秤中,因为称量平台(进而称量带)应该没有相对相邻“固定台部”的干扰性力分支。但是,为了也能尽量没有产生在平台上的不稳定的颠簸地经过两个前后相继输送带之间的过渡缝隙输送小型(短小)产品,缝隙长度必须在输送方向上尽量短。因此,防夹装置必须在输送方向是尽可能短的,或者在输送方向上尽量甚至不占地方。在防夹装置与转动部分或输送带之间的容许余缝(代替夹缝)应根据安全标准大多不大于几毫米,因为否则手指可能夹入。它最好小于或等于5毫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简单的防夹装置,其克服前述的缺点并且保证输送带系统的关于避开夹缝的工作安全性。该任务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夹装置、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的具有这种防夹装置的带体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的检查仪器来完成。本专利技术源于以下认识,能如此改进有效的防夹装置,即,形成防夹装置的部件可被固定在辊座上,或甚至与辊座成一体构成。由此,该防夹装置可以成为辊座的一体组成部分。由此,输送带在不带防夹装置时的无意或有意的投入使用将变得困难或被阻止。该防夹装置用于覆盖可能在带式输送机运行中出现在两个部件之间的夹缝,在这里,两个部件之一是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这样的带式输送机在输送方向X、与之正交延伸的横向Y和与两者正交延伸的竖向Z上延伸。该输送带借助辊被转向,该辊可绕沿横向Y延伸的辊轴线回转并由辊座保持。该辊座可被固定在带体上。为了例如更换输送带或为了改变带张力,可使辊座暂时脱离带体且甚至被取下。随后的重新投入使用自然只能在辊座又被固定在带体时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该防夹装置设置用于固定在辊座上(两件式解决方案)或者最好甚至与该辊座成一体构成(一件式解决方案)。如果辊座随后暂时从带体上被取下且随后又被装上,则安置在辊座上的防夹装置也同时又被装上。因为带式输送机仅以所装上的辊座准备好工作,这样同时也按照规定安装上防夹装置,故有利地,带式输送机在无防夹装置时不投入使用。在工作中应避免的夹缝尤其可能出现在所述辊使输送带转向(大多转向180°)之处。输送带在转向期间关于辊轴线具有外半径,外半径来自辊半径加上输送带厚度。这种外半径以下也被称为“带半径”。在沿径向与带半径外接的区域中,在工作中可能出现夹缝,例如在输送带和刚好在被辊转向的输送带处带入的产品之间。输送带的在绕辊转向时处于辊轴线高度的部段体现为输送带的在X方向上的最远延伸部,并且以下也应被称为“带端”。对于有效的防夹装置来说,需要在夹缝中布置作为防夹装置的一部分的保护件,其充实潜在的夹缝或者将其缩减至有关安全标准的容许尺寸。为此,该保护件在径向上在带半径之外沿横向Y延伸入夹紧区。它由此充实潜在夹缝的空间并且取而代之地在其自身和被辊转向的输送带之间形成明显较小的且就标准技术而言所容许的余缝G,该余缝足以用于输送带的无干扰运行且同时可靠防止夹入人体四肢、衣物等。该保护件此时能以朝向输送带的部段沿着以辊轴线为中心延伸的圆弧延伸。这赋予保护件一定的刚性和稳定性。同时,这种沿着辊在周向上像壳罩或护壳那样部分包围输送带的保护件保护输送带以免不希望的接触、污垢、摩擦、磨损或甚至损伤。所述壳罩或护壳此时也可以包围该带端或延伸穿过包含辊轴线的X-Y平面。与被辊转向的输送带相比,保护件在此情况下在X方向上略进一步地延伸。但在此情况下,特别好地保护输送带的优点以在该带体和沿输送方向X例如相邻的另一带体之间所必需遵守的较大的最小距离为代价,因为该保护件也在辊轴线高度上在该带体和相邻的另一带体之间延伸。因此,这两个带体因为位于其间的保护件而在X方向上无法任意靠近地前后布置,因而在两个前后接连的带体之间的过渡缝隙被额外且不利地扩大(两个前后相继的带体之间的过渡缝隙出现在相邻的两个带端处,因为辊弯曲和总是按照该弯曲的输送带,使得两个前后接连的带体的输送平面被“楔形区”中断)。视辊直径相比于包装尺寸的不同而有以下危险:产品在转交过渡时卡入过渡缝隙。由此明显使可控的继续输送变得困难。为了避免所述问题,该保护件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因此规定,该保护件未在辊轴线高度延伸,而是仅在该平面的上方和/或下方延伸。于是,该带端在X方向上未被该保护件覆盖。由此可行的是,以尽量最小的X间距布置两个在输送方向X上前后相继的带体或其带端,以保持尽量小的过渡缝隙。因为该保护件同时不应该突伸入在输送带上方的输送路径中,故它不仅在带半径之外,也在如下区域中,该区域在看向垂直于辊轴线的横截面时a)在竖向Z上由包含辊轴线的X-Y平面和以带半径距离位于该平面上方或下方的且与之平行的另一平面(其中,靠上的平面是由输送带顶面构成的输送平面)来界定,b)在输送方向X上位于包含辊轴线的Y-Z平面的朝向带端的一侧。由此并未排除该保护件在辊轴线上方或下方在输送方向X上延伸超过带端。在此情况下,该保护件也可以同时形成用于在输送方向X上邻接该带体的另一带体的防夹装置。除了保护件与“自身”带体的输送带所形成的前述余缝G外,它可以同时与相邻带体的输送带F‘一起形成相似的小缝隙,由此一来,附加布置一个防夹装置用于邻接的带体是多余的。优选地,该保护件为此关于包含带端的Y-Z平面是对称构成的。在属于秤的输送带系统中,这样的保护件最好安置在秤之前或之后的输入带或输出带上,而不是在称量带的带体本身上,以减小预加载荷并由此缩短秤的起振过程。替代地,可能有利的是使带体具有一个仅自用的防夹装置。多个相似的带体于是可以在输送方向上接连布置,而防夹装置的保护件可能并不负责避免在相邻带体上的夹紧危险。多个这样的“自给自足的”带体接连布置于是更简单。在此情况下,保护件在输送方向X上优选未延伸超出带端。为了进一步缩小过渡缝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实施方式而规定,作为支撑面的保护件部分形成输送平面的一部分,以便尽量平稳地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覆盖在两个构件之间形成的夹缝的防夹装置(H),/na)其中,所述构件之一是带式输送机(K)的输送带(F),该带式输送机在输送方向(X)、与之正交的横向(Y)和与这两个方向(X,Y)正交的竖向(Z)上延伸,/nb)并且其中,该输送带(F)是通过辊(R)转向的,所述辊借助辊座(T)被固定在该带式输送机(K)的带体(B)上,所述辊能绕沿横向(Y)延伸的辊轴线(A)转动,/n其特征是,/nc)该防夹装置(H)设计用于固定在该辊座(T)上或与该辊座(T)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1 DE 102020103493.81.一种用于覆盖在两个构件之间形成的夹缝的防夹装置(H),
a)其中,所述构件之一是带式输送机(K)的输送带(F),该带式输送机在输送方向(X)、与之正交的横向(Y)和与这两个方向(X,Y)正交的竖向(Z)上延伸,
b)并且其中,该输送带(F)是通过辊(R)转向的,所述辊借助辊座(T)被固定在该带式输送机(K)的带体(B)上,所述辊能绕沿横向(Y)延伸的辊轴线(A)转动,
其特征是,
c)该防夹装置(H)设计用于固定在该辊座(T)上或与该辊座(T)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装置,其特征是,该防夹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保持部(D1,D2),该保持部在固定状态下在该辊(R)侧旁沿输送方向(X)延伸,
·以将该防夹装置(H)固定在该辊座上,或者
·以将与该辊座(T)一体构成的防夹装置(H)固定在该带体(B)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防夹装置(H),其特征是,该防夹装置(H)包括至少一个沿横向(Y)延伸的保护件(E1,E2),用于在该保护件(E1,E2)和围绕该辊(R)的输送带(F)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径向余缝(G)。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防夹装置(H),其特征是,该保护件(E2)的朝向该输送带(F)的部分沿着以该辊轴线(A)为中心的圆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夹装置(H),其特征是,该保护件(E1,E2)的部分具有沿输送方向(X)和沿横向(Y)延伸的支撑面(S),以形成由该输送带(F)构成的输送平面的延续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之一所述的防夹装置(H),其特征是,该保护件(E1,E2)在横向(Y)上以模块形式可扩充,以便能在输送带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埃里克·施密特马库斯·约翰·瓦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伟博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