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筑平专利>正文

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41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键盘,属于电子、计算机及计算技术领域。现有键盘均无语音功能,操作时一般要随时注意审视按键以确保无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语音键盘,其特征是,包括以一个语音库为基础的语音功能电路,能合成语音,以人的语言读出按键的名称或定义。操作者用之即可凭听觉确认按键的有效性与判断操作的正确性,更容易进行盲打,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使得盲人使用键盘输入成为可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计算机及计算
键盘作为一种输入工具,广泛用于计算器、计算机和电话等设备。键盘的外部构造,系由一定数目的键有序地分布而组成。普通键盘,按键时发出的声音只是机械声。为了便于确认键的有效按动,有的键盘采用电震荡的方法发出声音;又为了辨识不同的键,还为各键赋予不同的音调。如STARPHONEFP-30型电话机上的键盘即是如此。然而,当键盘较大时(如IBMAT微型计算机的键盘有101键),靠音调辨识不同的键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况且,键盘上的键都各自有特定的名称或定义,只宜用语言来表达。迄今为止,尚未有这样的键盘,它能够根据不同的键的被按动而发出相应的语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键盘增加语音功能,以使其操作起来更方便、更友好。本专利技术的思路,是增加语音功能部件,在识别到有键被按动之后,即能相应地合成语音。而语音之是否发出,可以选择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图。其工作过程如下键盘1上的按键信息,经键盘译码电路2,为CPU(中央处理器)3所获取。CPU查出表达该键之名称或定义的语言字句(如键“PrintSoreen”为“打印屏幕”,键“8”为“八”),分解为语音音素序列(如“打·印·屏·幕”),顺序地驱动语音选择电路4,从语音库5输出相应音素的语音数据流,经由数/模转换电路6变为音频模拟信号流输出,再经放大电路7的放大,最终送达喇叭8发出语音,即读出该键。程序存储器9存储了程序,即CPU据以完成上述工作流程的指令序列和固定数据。数据存储器10用于存储动态数据。辅助电路11主要包括电源电路,以及为CPU提供时基脉冲的时钟发生电路。简单的键盘主要有数字键,一般键盘可有五类键一、数字键“0”,“1”…“9”;二、字母键“A”,“B”…“Z”;三、符号键“¥”,“!”等;四、控制键“Ctrl”,“Alt”等;五、功能键“F1”,“F2”等。语音库5包含了表达具体键盘上所有键的名称和定义所需最小语言集之字汇音素的语音数据,系预先由人的语音采样固化存储而得。自然语言不同(如汉语与英语),其语音库结构亦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音素的定义以及语音数据的长度上。对于汉语,以单音节的字为音素,其语音数据定长;对于英语,以一般为多音节的词为音素,其语音数据不定长。通过组合,也可构成多语种并存的语音库,于是便可以多种语言读出键的名称或定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键盘相比,增加了语音的功能,能够以人的语言读出按键的名称或定义,使得操作者凭听觉即可确认按键的有效性与判断操作的正确性,更容易进行盲打,从而提高操作效率。本专利技术还使得盲人操作键盘输入成为可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最好方式如图2。所采用的集成电路器件列于表1。该设计的工作原理与过程如下键盘假定用于一种计算器,为7行×6列的键矩阵,其布局与定义如表2所示。U5、U6构成键盘译码电路,其中,U6用于输出列扫描数据,U5用于输入行扫描数据,采用软件扫描识别的方法进行译码。U1为CUP,内含128B数据存储器。选择用汉语,归纳出表达全部键的名称或定义所需的43个字汇音素,列于表3。U11、U12构成语音库,共128KB存储空间,分两页固化存储了该字汇音素集的语音采样数据(PCM码)。每个音素的语音采样数据为一个数据块,等长地占2KB存储空间,43个音素共占86KB存储空间。U2、U8、U9、U10构成语音选择电路。其中,U2用于倒相以匹配信号电平和选页;U8锁存U1给定的音素之语音数据块在U11/U12中的高5位地址(即数据块在当前页内相对序号);U9和U10联结成2KB范围的二进制计数器,用以递增地给出语音数据在U11/U12中的低11位地址,控制U11/U12中语音数据流的顺序输出。数/模转换器U13采取直通连接方式。U14和U15构成二级放大电路。U7为U1的外接程序存储器,64KB存储空间。U4用于锁存U1输出至U12的低8位地址。U3用于分时地选择输出键盘列扫描数据或发出语音。电源电压+V为+(5±0.5)伏,用电池提供。U1对在键盘上按动的有效键,首先将键的名称或定义之语言表达式(字句)转换为语音音素序列。对于每一个音素,U1查出其语音数据在库中的页号和起始地址,通过T1端(U1的15脚)选通相应页(0为U11,1为U12)并将起始地址的高5位送U18锁存,接着从T0端(U1的14脚)输出频率为8KHz的脉冲驱动U10,U10又连带驱动U9,递增遍历U11/U12的2KB地址空间,驱动U11/U12顺序地输出相应的2KB语音数据流。U13将此数据流转换为模拟量的音频信号电流输出,再经U14和U15的二次放大,送至喇叭即发出语音。一当该音素处理完毕,即2KB地址空间遍历计数满,U10便自6脚回送一个信号,经U2倒相后送达U1,产生一次INT0中断,U1于是停止T0端的脉冲输出,接着便可以处理下一个音素。对音素序列包含的各个音素,顺序地逐一重复上述过程,键的名称或定义即从喇叭读出来。权利要求键盘,其特征是,包括以一个语音库为基础的语音合成电路,当一个键被按动有效时,能以人的语言读出表达该键之名称或定义的字句。全文摘要键盘,属于电子、计算机及计算
现有键盘均无语音功能,操作时一般要随时注意审视按键以确保无误。本专利技术提出语音键盘,其特征是,包括以一个语音库为基础的语音功能电路,能合成语音,以人的语言读出按键的名称或定义。操作者用之即可凭听觉确认按键的有效性与判断操作的正确性,更容易进行盲打,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本专利技术还使得盲人使用键盘输入成为可能。文档编号G06F3/02GK1083231SQ9210959公开日1994年3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杨筑平, 周跃平 申请人:杨筑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键盘,其特征是,包括以一个语音库为基础的语音合成电路,当一个键被按动有效时,能以人的语言读出表达该键之名称或定义的字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筑平周跃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筑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