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38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包括控制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所述控制进气管的进气端包括进气接管一和进气接管二,所述控制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接管一和所述进气接管二连通,在所述进气接管一、所述进气接管二上分别串接有所述空气滤清器,在所述进气接管一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一,在所述进气接管二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二;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档板结构一、所述档板结构二转动的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停机保养、更换滤清器,提高了空气滤清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气滤清器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
技术介绍
柴油发动机应用广泛,处在所属产业链的相对核心的位置。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清,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被吸入气缸中,就会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较大的颗粒进入活塞与气缸之间,会造成严重的“拉缸”现象。空气滤清器作为柴油发动机的主要进气防护零部件,在发动机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的空气滤清器使用寿命短,更换需要拆装发动机,较为繁琐,加上海上环境具有空气湿度大、腐蚀性强、航行阻力大的特点,船用空气滤清器的更换、保养周期更加频繁,而且船用空气滤清器在更换、保养时,需要停机进行,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无应变能力会很被动,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以有效解决更换、保养空气滤清器需要停机进行的技术问题,提高空气滤清器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包括控制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所述控制进气管的进气端包括进气接管一和进气接管二,所述控制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接管一和所述进气接管二连通,在所述进气接管一、所述进气接管二上分别串接有所述空气滤清器,在所述进气接管一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一,在所述进气接管二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二,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档板结构一、所述档板结构二转动的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档板结构一和所述档板结构二共用同一转轴,并且所述档板结构一和所述档板结构二垂直设置;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优选的,所述档板结构一的形状与所述进气接管一的管孔形状相适配,所述档板结构二的形状与所述进气接管二的管孔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档板结构一通过转轴一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气接管一内,所述档板结构二通过转轴二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气接管二内;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分别驱动所述转轴一、所述转轴二转动的两个电机。优选的,在所述档板结构一、所述档板结构二的外周侧上分别设有密封圈。优选的,两个所述空气滤清器前端分别设置有滤前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控制进气管的出气端的末端设置有滤后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还连接有压差报警器。优选的,所述进气接管一和所述进气接管二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控制进气管通过进气接管一和进气接管二连接两个空气滤清器,并且在进气接管一和进气接管二内设置档板结构一和档板结构二,通过电机驱动来控制档板结构一和档板结构二的转轴转动来实现每次仅单个进气接管进气;通过滤前压力传感器和滤后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两者的压力差大于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ECU进行处理,ECU通过输出信号控制电机驱动挡板结构的转轴旋转,随即形成需要保养的空气滤清器通道关闭,良好的空气滤清器通道开启,解决了船用空气滤清器保养、更换需要停机进行的问题,而且整体保养周期延长,控制方式可靠,用户使用方便,提高了空气滤清器的可靠性,保证了柴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进气管,11-进气接管一,111-挡板结构一,12-进气接管二,121-挡板结构二,13-出气端,2-空气滤清器,3-转轴,4-电机,5-ECU,6-滤前压力传感器,7-滤后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且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包括控制进气管1和空气滤清器2,控制进气管1的进气端包括进气接管一11和进气接管二12,控制进气管1的出气端13与进气接管一11和进气接管二12连通,在进气接管一11、进气接管二12上分别串接有空气滤清器2,滤后空气通过进气接管一11和出气端13或者滤后空气通过进气接管二12和出气端13都能够进入发动机内,在进气接管一11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一111,在进气接管二12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二121。还包括用于驱动档板结构一111、档板结构二121转动的动力装置。档板结构一11和档板结构二121共用同一转轴3,并且档板结构一111和档板结构二121垂直设置;动力装置为驱动转轴3转动的电机4,电机4驱动转轴3旋转90°,转轴3转动时挡板结构一111和挡板结构二121能够一直保持垂直状态,使用时只需挡板结构一111和挡板结构121有一个开启即可,来实现只需一个空气滤清器2进行工作。档板结构一111的形状与进气接管一11的管孔形状相适配,档板结构二121的形状与进气接管二12的管孔形状相适配,档板结构一111或档板结构二121在关闭时能够有更好的密封性,挡板结构一111和挡板结构二121在开启时保证最大的进气量。档板结构一111通过转轴一转动安装在进气接管一11内,档板结构二121通过转轴二转动安装在进气接管二12内;动力装置包括分别驱动转轴一、转轴二转动的两个电机2,两个电机2同时带动转轴一和转轴二转动,始终保持一个空气滤清器通道开启。在档板结构一111、档板结构二121的外周侧上分别设有密封圈(图中未标出),有一定的密封性,空气不会从关闭的空气滤清器2通过进入,能够更好地保证滤后空气的质量。如图1所示,两个空气滤清器2前端分别设置有滤前压力传感器6。控制进气管1的出气端13的末端设置有滤后压力传感器7,滤前压力传感器6、滤后压力传感器7配合能够根据二者的压力差来更好地实现电控操作。滤前压力传感器6和滤后压力传感器7连接ECU5,压力信号传递至ECU5进行处理,电机4与ECU5连接,ECU5通过检测到的压力信号然后再输出信号控制电机4的转动,从而控制挡板结构一111和挡板结构二121的转轴3进行90°旋转,挡板结构一111和挡板结构二121始终有一个处于工作状态,不会影响空气滤清器2的正常使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还连接有压差报警器(图中未标出),当滤前压力传感器6和滤后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差大于设置值时,压差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进行保养、更换。进气接管一11和进气接管二12通过连接管与空气滤清器2连接。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包括控制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进气管的进气端包括进气接管一和进气接管二,所述控制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接管一和所述进气接管二连通,在所述进气接管一、所述进气接管二上分别串接有所述空气滤清器,在所述进气接管一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一,在所述进气接管二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二;/n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档板结构一、所述档板结构二转动的动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包括控制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进气管的进气端包括进气接管一和进气接管二,所述控制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接管一和所述进气接管二连通,在所述进气接管一、所述进气接管二上分别串接有所述空气滤清器,在所述进气接管一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一,在所述进气接管二内转动安装有档板结构二;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档板结构一、所述档板结构二转动的动力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板结构一和所述档板结构二共用同一转轴,并且所述档板结构一和所述档板结构二垂直设置;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板结构一的形状与所述进气接管一的管孔形状相适配,所述档板结构二的形状与所述进气接管二的管孔形状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双联空气滤清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祎孙杨赵永超李伟东于洪涛杨金锋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