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框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框架。
技术介绍
框架是一个框子,指其约束性,也是一个架子,指其支撑性。是一个基本概念上的结构,用于去解决或者处理复杂的问题。随着框架钢结构及其他金属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大量兴起,框架钢结构建筑及其他金属结构以其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绿色环保等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大型钢结构公司的重视。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框架,为了提高框架的装配效率而缩减结构,使得框架装配时需要较多的人力进行同时配合,从而增加了人工量,且大多仅仅在框架本体的外侧进行固定,缺少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建筑框架安装稳定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减少人工量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的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框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框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定位角块和固定角块、设置在定位角块与固定角块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定位角块(2)和固定角块(3)、设置在定位角块(2)与固定角块(3)之间的框架本体(4)、设置在框架本体(4)顶部的双层角板(5);/n所述底板(1)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开有槽道(11),所述定位角块(2)包括第一角钢(21)和固定设于第一角钢(21)内端面底部的弧形板(22),所述固定角块(3)包括第二角钢(31)和固定设于第二角钢(31)外端面底部的连接板(32);/n所述框架本体(4)竖直置于底板(1)的顶端面,且框架本体(4)包括置于第一角钢(21)和第二角钢(31)之间的第一框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定位角块(2)和固定角块(3)、设置在定位角块(2)与固定角块(3)之间的框架本体(4)、设置在框架本体(4)顶部的双层角板(5);
所述底板(1)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开有槽道(11),所述定位角块(2)包括第一角钢(21)和固定设于第一角钢(21)内端面底部的弧形板(22),所述固定角块(3)包括第二角钢(31)和固定设于第二角钢(31)外端面底部的连接板(32);
所述框架本体(4)竖直置于底板(1)的顶端面,且框架本体(4)包括置于第一角钢(21)和第二角钢(31)之间的第一框板(41)和第二框板(42);
所述双层角板(5)置于相邻两个框架本体(4)的边角处之间,且双层角板(5)包括内角板(51)、外角板(52)和水平固定设于内角板(51)和外角板(52)中部的隔板(5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周新,宁立文,盛井章,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