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注塑机及颜色渐变物料技术

技术编号:289210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注塑机及颜色渐变物料,所述方法包括注塑机合模形成模腔;向所述模腔注入原料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且/或所述色浆具有金属片状颜料;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物料。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注塑机制作的颜色渐变的物料从内到外均为渐变效果,不会出现表面磨损后表面与内部的颜色不一致的情况。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能一次成型颜色渐变物料,大大简化的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注塑机及颜色渐变物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注塑机及颜色渐变物料。
技术介绍
聚氨酯作为一种“智能”材料,以其可软可硬、耐磨、耐刮擦、自修复等特性,以及颜色自由搭配、透明度可调、色泽鲜艳,对“智能嵌件”友好等优势,被应用在如汽车的内饰部件、智能家电的配件、手机配件的制备中,采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人们对聚氨酯制品的外观要求逐渐提高,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表面颜色渐变的聚氨酯制品,目前,主要是通过在聚氨酯制品上喷涂着色剂,使聚氨酯制品表面具有渐变色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模具上预先喷涂着色剂,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484577.4公开的一种颜色渐变面料的制作方法及颜色渐变面料,该制作方法先在模具内表面涂覆离型膜并喷涂具有渐变效果的着色剂,随后合模进行聚氨酯注射,等待聚氨酯成型后,预先喷涂的着色剂则附着在聚氨酯成品的表面上,形成渐变效果。现有的制作渐变色聚氨酯制品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注塑机及颜色渐变物料,该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注塑机能够一次成型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物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注塑机合模形成模腔;步骤S2:向所述模腔注入原料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或所述色浆具有金属片状颜料时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保持恒定;步骤S3: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物料。本专利技术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通过在物料成型的过程中递减式或递增式添加色浆,或在色浆中添加金属片状颜料获得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物料。通过这种方法制作的颜色渐变的物料从内到外均为渐变效果,不会出现表面磨损后表面与内部的颜色不一致的情况。且本专利技术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能一次成型颜色渐变物料,大大简化的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在步骤S2中,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大小范围为1g/s-15g/s。进一步,在步骤S2中,向所述模腔射入原料和色浆的注射时间为1s-10s,所述时间梯度为0.1-0.5s。进一步,所述色浆还包括球状颗粒颜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注塑机,其包括:定板、动板、第一定模、动模、与所述第一定模连通的第一射胶机;所述第一射胶机包括混合部件、与混合部件连通的进料管和注色管,所述注色管用于向混合部注入色浆;所述注色管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流量阀,所述流量阀用于在注射过程中沿注色管基于时间梯度移动,或在注射过程中停留在所述注色管中。可选地,所述流量阀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该两个位置所对应的色浆的输入量不同;当所述流量阀从第一工作位置逐渐移动到第二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注色管向混合部注入色浆的输入量逐渐减少,当所述流量阀从第二工作位置逐渐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注色管向混合部注入色浆的输入量逐渐增加。可选地,所述流量阀具有第三工作位置,当所述色浆有金属片状颜料时,所述流量阀停留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以使色浆的输入量恒定。进一步,所述注色管具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端部开设有喷嘴,所述空腔的侧面开设有色浆注入口;所述流量阀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流量阀的前端呈锥形且正对所述喷嘴,所述流量阀的后端与活塞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注塑机包括两个所述动模,所述注塑机还包括第二定模、与第二定模连通的第二射胶机和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动板上且随所述动板移动;两个所述动模设置在所述转盘上,且两个动模随所述转盘旋转以进行位置调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颜色渐变物料,该颜色渐变物料利用上述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制作而成。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注塑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注色管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注塑机第一次合模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注塑机第二次合模示意图。其中,1、定板,2、动板,3、第一定模,4、第一动模,5、第一射胶机,6、第二定模,7、第二动模,8、第二射胶机,21、转盘,51、混合部件,52a、进料管A,52b、进料管B,53、注色管,531、流量阀,532、套筒,533、空腔,534、喷嘴,535、色浆注入口,536、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注塑机合模形成模腔;步骤S2:向所述模腔注入原料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步骤S3: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物料。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法制作颜色渐变物料,通过在注射过程中递减式或递增式添加色浆,获得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物料。采用这种一体化成型的方式,大大简化的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色浆是在物料成型过程中添加到物料上的,颜色渐变物料从内到外均为渐变效果,不会出现表面磨损后表面与内部的颜色不一致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色浆的流量大小范围为1g/s-15g/s。向所述模腔射入原料和色浆的注射时间为1s-10s,所述时间梯度为0.1s-0.5s。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注塑机合模形成模腔;步骤S2:向所述模腔注入原料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具有金属片状颜料;步骤S3: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物料。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色浆包括球状颗粒颜料。由于球状颗粒颜料和金属片状颜料是在物料成型过程中添加到物料上的,其在物料上分布的位置和角度不相同,不同角度的球状颗粒颜料和金属片状颜料有不一样的折射率与吸收系数,从而在不同视角能实现明暗变化的闪光效应及渐变色效果。具体地,将球状颗粒颜料与金属片状颜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溶剂分散剂等混合均匀形成本实施例中的色浆。在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过程中,可以在步骤S0中将含有球状颗粒颜料与金属片状颜料的色浆与原料混合。也可以在步骤S1中使用不同的进料管同时射入原料及含有球状颗粒颜料与金属片状颜料的色浆,原料和色浆在注塑机的混合部件中混合均匀后注入模腔内,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色浆的输入量可以随时间变化,也可以保持匀速。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机,该注塑机适用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注塑机包括:定板1、动板2、第一定模3、动模、与所述第一定模3连通的第一射胶机5;所述第一射胶机5包括混合部件51、与混合部件51连通的进料管和注色管53,所述注色管53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注塑机合模形成模腔;/n步骤S2:向所述模腔注入原料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或所述色浆具有金属片状颜料时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保持恒定;/n步骤S3: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物料。/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128 CN 20211011862581.一种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注塑机合模形成模腔;
步骤S2:向所述模腔注入原料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或所述色浆具有金属片状颜料时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基于时间梯度保持恒定;
步骤S3: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所述色浆的输入量大小范围为1g/s-15g/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向所述模腔射入原料和色浆的注射时间为1s-10s,所述时间梯度为0.1s-0.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色浆还包括球状颗粒颜料。


5.实施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作颜色渐变物料的方法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板、动板、第一定模、动模、与所述第一定模连通的第一射胶机;
所述第一射胶机包括混合部件、与混合部件连通的进料管和注色管,所述注色管用于向混合部注入色浆;
所述注色管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流量阀,所述流量阀用于在注射过程中沿注色管基于时间梯度移动,或在注射过程中停留在所述注色管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炽辉张莹杨均才陈锋蔡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