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07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两端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方设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壁焊接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底板顶部焊接U形支撑杆,所述U形支撑杆外壁套接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内壁插接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杆,所述横杆外壁活动连接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底部焊接横板,所述横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很容易地将第一齿杆扎入土壤中,第三驱动装置使第一立柱贴紧基坑壁,使用起来省力、快速、效率高,很容易地将第一齿杆拔出土壤,方便拆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现有的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通过铁桩钉入土壤中将底板固定在基坑壁的基坑壁,以垂直的挡板挡住基坑壁坍塌,这种方式存在如下不足,将铁桩钉入土壤过程费力,并且不能使挡板贴紧基坑壁,拆除时,不容易将铁桩从土壤中拔出。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摇动摇把,第一驱动轮带动第一齿杆进入土壤中,反向摇动第一摇把可轻易地将第一齿杆从土壤中拔出,设置第二驱动组件,使第一立柱紧贴基坑壁,解决不能使挡板贴紧基坑壁,拆除时,不容易将铁桩从土壤中拔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两端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方设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壁焊接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底板顶部焊接U形支撑杆,所述U形支撑杆外壁套接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内壁插接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杆,所述横杆外壁活动连接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底部焊接横板,所述横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入地钉,所述入地钉上套接抓地板,所述抓地板底部设有柱形入地杆,所述横板外壁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套接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啮合连接第一齿杆;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外壁固定连接第二齿杆和档杆,所述档杆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档杆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壁套接第二驱动轮。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立柱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连接第一摇把,所述第二转轴前端固定连接第二摇把。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支撑杆和限位杆的夹缝处,所述第二支撑架底部贯通插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焊接在底板上,所述U形支撑杆中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板。优选的,两组所述档杆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转轴的直径,所述第二驱动轮与第二齿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底部为尖头。优选的,所述入地钉外壁套接抓地板,所述抓地板底部设有三棱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使用新型时,将底板置于基坑壁的下方,摇动第一摇把,第一摇把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驱动轮旋转,第一驱动轮旋转驱动第一齿杆下方运动至进入地面土壤中,将第二驱动组件上的第二支架底部插进插孔中,摇动第二摇把,第二摇把驱动第二驱动轮旋转,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齿杆并在档杆的作用下,斜支撑杆被向左推动,进而第一立柱被向左推动至抵紧基坑壁,将入地钉钉入地面土壤中;第二驱动组件很容易地将第一齿杆扎入土壤中,第三驱动装置使第一立柱贴紧基坑壁,使用起来省力、快速、效率高。对本技术进行拆除时,拔出入地钉,反向转动第一摇把,第一驱动轮驱动第一齿杆向上运动至第一齿杆被拔出土壤;很容易地将第一齿杆拔出土壤,方便拆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去掉斜支撑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底板和侧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斜支撑杆和第二转轴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组件、2第一驱动组件、3第二驱动组件、11第二立柱、111第二螺纹通孔、12第一立柱、121第一螺纹通孔、13横杆、14U形支撑杆、15斜支撑杆、151横板、152第一通孔、153入地钉、154限位杆、155抓地板、156三棱凸起、157圆柱形入地杆、16底板、17侧板、171插孔、21第一支撑架、22第一齿杆、23第一驱动轮、24第一转轴、31第二支撑架、32档杆、33第二摇把、34第二驱动轮、35第二齿杆、36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第一驱动组件2和第二驱动组件3。进一步地,支撑组件1包括第二立柱11、第二螺纹通孔111、第一立柱12、第一螺纹通孔121、横杆13、U形支撑杆14、斜支撑杆15、横板151、第一通孔152、入地钉153、限位杆154、抓地板155、圆柱形入地杆157、底板16、侧板17和插孔171,具体的,底板16外壁焊接侧板17,侧板17上开设有插孔171,底板16顶部焊接U形支撑杆14,U形支撑杆14外壁套接第一立柱12,第一立柱12内壁插接第二立柱11,第一立柱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杆13,横杆13外壁活动连接斜支撑杆15,斜支撑杆15底部焊接横板151,横板15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2,第一通孔152内设有入地钉153,入地钉153上套接抓地板155,抓地板155底部设有柱形入地杆157,横板151外壁固定连接限位杆154,第一立柱12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21,第二立柱11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121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111,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1通过螺栓连接,U形支撑杆14中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板16;第一立柱12对基坑壁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基坑壁坍塌,第二立柱11插接在第一立柱12中,当基坑较深时,可将第二立柱11向上升起,以弥补第一立柱12长度不够,并且第二立柱11插入第一立柱12中,方便本使用新型的存放和运输,斜支撑杆15作用是对横杆13进行支撑,以使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1贴紧基坑壁,抓地板155作用是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支撑杆15更为稳定,第一螺纹通孔121和第二螺纹通孔111作用是将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1连接起来。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架21、第一齿杆22、第一驱动轮23和第一转轴24,具体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两端设有第一驱动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上方设有第二驱动组件(3);/n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6),所述底板(16)外壁焊接侧板(17),所述侧板(17)上开设有插孔(171),所述底板(16)顶部焊接U形支撑杆(14),所述U形支撑杆(14)外壁套接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2)内壁插接第二立柱(11),所述第一立柱(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杆(13),所述横杆(13)外壁活动连接斜支撑杆(15),所述斜支撑杆(15)底部焊接横板(151),所述横板(15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2),所述第一通孔(152)内设有入地钉(153),所述入地钉(153)上套接抓地板(155),所述抓地板(155)底部设有柱形入地杆(157),所述横板(151)外壁固定连接限位杆(154);/n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架(21),所述第一支撑架(21)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4),所述第一转轴(24)外壁套接第一驱动轮(23),所述第一驱动轮(23)啮合连接第一齿杆(22);/n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支撑架(31),所述第二支撑架(3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齿杆(35)和档杆(32),所述档杆(3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档杆(32)之间设有第二转轴(36),所述第二转轴(36)外壁套接第二驱动轮(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两端设有第一驱动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上方设有第二驱动组件(3);
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6),所述底板(16)外壁焊接侧板(17),所述侧板(17)上开设有插孔(171),所述底板(16)顶部焊接U形支撑杆(14),所述U形支撑杆(14)外壁套接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2)内壁插接第二立柱(11),所述第一立柱(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杆(13),所述横杆(13)外壁活动连接斜支撑杆(15),所述斜支撑杆(15)底部焊接横板(151),所述横板(15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2),所述第一通孔(152)内设有入地钉(153),所述入地钉(153)上套接抓地板(155),所述抓地板(155)底部设有柱形入地杆(157),所述横板(151)外壁固定连接限位杆(154);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支撑架(21),所述第一支撑架(21)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4),所述第一转轴(24)外壁套接第一驱动轮(23),所述第一驱动轮(23)啮合连接第一齿杆(22);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支撑架(31),所述第二支撑架(3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齿杆(35)和档杆(32),所述档杆(3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档杆(32)之间设有第二转轴(36),所述第二转轴(36)外壁套接第二驱动轮(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