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立华专利>正文

焖烧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00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厨房用具中的烹调器具。该焖烧锅,具有盖(罩)1、壳体2,它们以铰链或嵌连或覆盖连接方式相连,壳体2内具有腔体3。盖(罩)1也可以是焖烧锅后部的盖(罩)1。这是外锅。外锅内还可以装置有内锅。内锅可以是仅有壳体4,壳体4内具有腔体5。内锅也可以是具有盖6、壳体7,它们以铰链或嵌连或覆盖连接方式相连,壳体7内具有腔体8。外锅,要求隔热性能优越,以求保温、节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温、节能,低成本、易销售和食品酥软、口味醇厚,市场前景可观等优点。又能保持热,也能保持冷。(*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具中的烹调器皿,是一种焖烧锅。焖烧锅的结构装置,外锅是有盖(罩)1、壳体2,它们以铰链或嵌连或覆盖连接方式相连,壳体2内具有腔体3。在壳体2内配有衬套,衬套内有腔体3。也就是(烟套)专利的结构装置。(烟套)专利号,91207626.7。A24F 15/00纸烟容器(包装容器入B65D),其该大组纸烟容器类名所引起的描述范围,已经包括了烹调器皿焖烧锅技术主题。现有技术中,或者是没有内胆的高压锅,或者是没有内胆的电饭煲。该烹调器皿焖烧锅,具有内胆,且利用积聚的能量,进一步焖烧、渗透热量给食品,使食品变得酥软、口味醇厚,具有保温、节能等优点,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又保持热,也能保持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焖烧锅,是能保温、节约能源,清洁卫生、方便的多用途、多功能的厨房烹调器皿焖烧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厨房烹调器皿焖烧锅上部有一个盖(罩)1,下部具有壳体2,它们以铰链或嵌连或覆盖连结方式相连,壳体2内具有腔体3。盖(罩)1也可以是焖烧锅后部的盖(罩)1。这是外锅。焖烧锅外锅内还可以有内锅。内锅具有壳体4,壳体4内具有腔体5。也可以是具有盖6、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焖烧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焖烧锅的上部有一个盖或者罩(1),下部具有壳体(2),它们相连,壳体(2)内具有腔体(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焖烧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焖烧锅的上部有一个盖或者罩(1),下部具有壳体(2),它们相连,壳体(2)内具有腔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焖烧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焖烧锅的外壳体的盖或者罩(1),是焖烧锅背后部的盖或者罩(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焖烧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焖烧锅的外壳体的盖或者罩(1),是焖烧锅的外壳体上部的盖或者罩(1)和焖烧锅的外壳体的背后部的盖或者罩(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焖烧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焖烧锅的外壳体内有内锅,内锅具有壳体(4),壳体(4)内具有腔体(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焖烧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焖烧锅的外壳体内有内锅,内锅具有盖(6)、壳体(7),它们相连,壳体(7)内具有腔体(8)。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焖烧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焖烧锅的腔体(3)的数量是1个,腔体(5)、腔体(8)的数量是1~20个,腔体(3)、腔体(5)、腔体(8)的内径都在10毫米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内锅,设置有提手(9),在内锅壳体上设置有“中间装置”(10),在“中间装置”(10)上,再设置提手(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立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