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73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有第一底架、第二底架、切割组件、打孔组件、下料组件、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压杆等;切割组件与打孔组件相连接;打孔组件与第二传动辊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钢板切割成钢板小块,同时可将切割导致钢板小块弯曲的边缘压直,还实现了自动对钢板小块四个角的位置进行打孔,同时可将卡在打孔刀具中的边角料去除并收集,还实现了自动将打孔完成的钢板小块进行初步固定,大大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厚钢板的钢种大体上和薄钢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桥梁钢板、锅炉钢板、汽车制造钢板、压力容器钢板和多层高压容器钢板等品种纯属厚板外,有些品种的钢板如汽车大梁钢板(厚2.5~10毫米)、花纹钢板(厚2.5~8毫米)、不锈钢板、耐热钢板等品种是同薄板交叉的。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钢板小块由钢卷裁剪而成,将钢卷放入至展平机中,展平机将其挤压平整,然后使用现有装置将其切割成钢板小块,并对钢板小块四个角的位置进行打孔操作,然后将钢板小块进行叠放,并使用铁丝穿过通孔将钢板小块固定在一起,而现有装置切割得到的钢板小块边缘会向下弯曲,严重影响钢板小块叠放固定工序,同时影响其后续使用,大大降低产品品质,此外,使用现有装置进行打孔操作时,打孔产生的边角料会卡入至刀具内部,当刀具内部的边角料集聚到一定量时,边角料相互挤压,导致刀具变形,出现打孔不圆的现象。综上,需要研发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钢板小块由钢卷裁剪而成,将钢卷放入至展平机中,展平机将其挤压平整,然后使用现有装置将其切割成钢板小块,并对钢板小块四个角的位置进行打孔操作,然后将钢板小块进行叠放,并使用铁丝穿过通孔将钢板小块固定在一起,而现有装置切割得到的钢板小块边缘会向下弯曲,严重影响钢板小块叠放固定工序,同时影响其后续使用,大大降低产品品质,此外,使用现有装置进行打孔操作时,打孔产生的边角料会卡入至刀具内部,当刀具内部的边角料集聚到一定量时,边角料相互挤压,导致刀具变形,出现打孔不圆的现象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有第一底架、第二底架、切割组件、打孔组件、下料组件、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压杆、第一限位块、第一铁丝、第二铁丝和控制屏;第一底架与第二底架相连接;第一底架与下料组件相连接;第一底架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底架与两组第一限位块相连接;第一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第二底架与切割组件相连接;第二底架与打孔组件相连接;第二底架与下料组件相连接;第二底架与第一传动辊相连接;第二底架与第二传动辊相连接;切割组件与打孔组件相连接;打孔组件与第二传动辊相连接;下料组件与第一铁丝相连接;下料组件与第二铁丝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压杆进行固接。进一步的是,切割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套杆、第一传动轮、第一棱杆、第一滑块、第一电动滑轨、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双向丝杆、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一导轨块、第一切刀、第二限位块、第二传动轮、第二套杆、第二棱杆、第四滑块、第二电动滑轨、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二双向丝杆、第五滑块、第六滑块、第二导轨块、第一电动转盘、第一压块、第二电动转盘和第二压块;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打孔组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与第一棱杆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二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内部与第一双向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进行旋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切刀进行固接;第三滑块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与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二套杆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内部与第二棱杆相连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二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棱杆外表面与第四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棱杆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滑块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双向丝杆进行固接;第二双向丝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五滑块和第六滑块进行旋接;第二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二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滑块与第二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滑块与第二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五滑块与第一电动转盘进行固接;第六滑块与第二电动转盘进行固接;第二导轨块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盘与第一压块进行固接;第二电动转盘与第二压块进行固接。进一步的是,打孔组件包括有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盘、第三传动杆、第一联动块、第二联动块、第三联动块、第一套筒块、第一联动板、第一圆筒切刀、第一底板、第一收纳盒、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磁铁和第一限位架;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传动盘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盘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联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块与第二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与第三联动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联动块与第一套筒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联动块与第一联动板进行固接;第一套筒块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板与四组第一圆筒切刀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板下方设置有两组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收纳盒;两组第一底板均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一收纳盒与四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收纳盒与四组第一限位架进行固接;第一收纳盒与第二底架进行固接;第一收纳盒与第二传动辊进行固接;四组第二电动推杆分别与四组第一磁铁进行固接。进一步的是,下料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七滑块、第一电磁铁、第三限位块、第三电动推杆、第一卡扣、第四限位块和第二卡扣;第三电动滑轨与第七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与第一底架进行固接;第七滑块与第一电磁铁进行固接;第一电磁铁下方设置有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与两组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限位块与两组第一卡扣进行固接;第三限位块上方设置有第四限位块;两组第三电动推杆均与第一底架进行固接;两组第一卡扣同时与第一铁丝进行固接;第四限位块与两组第二卡扣进行固接;第四限位块与第一底架进行固接;两组第二卡扣同时与第二铁丝进行固接。进一步的是,第二限位块上部设置有V形槽。进一步的是,第一压块内部设置有长方形通孔。进一步的是,第二压块内部设置有长方形通孔。进一步的是,第一底板设置有缺口,并且缺口位于第一圆筒切刀下方。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钢板小块由钢卷裁剪而成,将钢卷放入至展平机中,展平机将其挤压平整,然后使用现有装置将其切割成钢板小块,并对钢板小块四个角的位置进行打孔操作,然后将钢板小块进行叠放,并使用铁丝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底架(1)、第二底架(2)和控制屏(1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切割组件(3)、打孔组件(4)、下料组件(5)、第一传动辊(6)、第二传动辊(7)、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压杆(9)、第一限位块(10)、第一铁丝(11)和第二铁丝(12);第一底架(1)与第二底架(2)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下料组件(5)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第一电动推杆(8)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两组第一限位块(10)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控制屏(13)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切割组件(3)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打孔组件(4)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下料组件(5)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第一传动辊(6)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第二传动辊(7)相连接;切割组件(3)与打孔组件(4)相连接;打孔组件(4)与第二传动辊(7)相连接;下料组件(5)与第一铁丝(11)相连接;下料组件(5)与第二铁丝(12)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8)与第一压杆(9)进行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底架(1)、第二底架(2)和控制屏(1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切割组件(3)、打孔组件(4)、下料组件(5)、第一传动辊(6)、第二传动辊(7)、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压杆(9)、第一限位块(10)、第一铁丝(11)和第二铁丝(12);第一底架(1)与第二底架(2)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下料组件(5)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第一电动推杆(8)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两组第一限位块(10)相连接;第一底架(1)与控制屏(13)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切割组件(3)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打孔组件(4)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下料组件(5)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第一传动辊(6)相连接;第二底架(2)与第二传动辊(7)相连接;切割组件(3)与打孔组件(4)相连接;打孔组件(4)与第二传动辊(7)相连接;下料组件(5)与第一铁丝(11)相连接;下料组件(5)与第二铁丝(12)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8)与第一压杆(9)进行固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自动化切割下料装置,其特征是:切割组件(3)包括有第一电机(301)、第一传动杆(302)、第一锥齿轮(303)、第二锥齿轮(304)、第一套杆(305)、第一传动轮(306)、第一棱杆(307)、第一滑块(308)、第一电动滑轨(309)、第三锥齿轮(3010)、第四锥齿轮(3011)、第一双向丝杆(3012)、第二滑块(3013)、第三滑块(3014)、第一导轨块(3015)、第一切刀(3016)、第二限位块(3017)、第二传动轮(3018)、第二套杆(3019)、第二棱杆(3020)、第四滑块(3021)、第二电动滑轨(3022)、第五锥齿轮(3023)、第六锥齿轮(3024)、第二双向丝杆(3025)、第五滑块(3026)、第六滑块(3027)、第二导轨块(3028)、第一电动转盘(3029)、第一压块(3030)、第二电动转盘(3031)和第二压块(3032);第一电机(301)输出端与第一传动杆(302)进行固接;第一电机(301)与第二底架(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3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二底架(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302)外表面与打孔组件(4)相连接;第一锥齿轮(303)与第二锥齿轮(304)相啮合;第二锥齿轮(304)内部与第一套杆(305)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5)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306)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5)内部与第一棱杆(307)相连接;第一套杆(305)外表面与第二底架(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06)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01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棱杆(307)外表面与第一滑块(3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棱杆(307)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3010)进行固接;第一滑块(308)与第一电动滑轨(3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309)与第二底架(2)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3010)侧边设置有第四锥齿轮(3011);第四锥齿轮(3011)内部与第一双向丝杆(3012)进行固接;第一双向丝杆(3012)外表面依次与第二滑块(3013)和第三滑块(3014)进行旋接;第一双向丝杆(3012)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3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3013)与第一导轨块(3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3013)与第一切刀(3016)进行固接;第三滑块(3014)与第一导轨块(3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3014)与第二限位块(3017)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3015)与第二底架(2)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3018)内部与第二套杆(3019)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19)内部与第二棱杆(3020)相连接;第二套杆(3019)外表面与第二底架(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棱杆(3020)外表面与第四滑块(3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棱杆(3020)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3023)进行固接;第四滑块(3021)与第二电动滑轨(3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3022)与第二底架(2)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3023)侧边设置有第六锥齿轮(3024);第六锥齿轮(3024)内部与第二双向丝杆(3025)进行固接;第二双向丝杆(3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飞王愈凌温丽萍刘广朝郭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