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及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9173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及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涉及板材冲压技术领域,其中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包括:将板材夹持固定在夹持装置上;对板材进行半冲孔,形成沿第一方向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盲孔;对位于相邻的条形盲孔之间的区域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一条形通孔,第一条形通孔与条形盲孔交替间隔排布;对多个条形盲孔进行全冲孔,每个条形盲孔对应形成一个第二条形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批次冲压形成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以及先进行半冲孔、后进行全冲孔的方式,降低了条形通孔变形或扭转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及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冲压
,尤其涉及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及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对板材进行冲孔是加工过程中一道常见的工序。目前,在制作散热板时,需要对板材进行冲孔以形成散热孔,通常情况下,散热板上需要冲压多个密集排布的条形通孔。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多个条形通孔的冲压时,通常采用跳步法,跳步法指的是将多个条形通孔分批次进行冲压,先冲压其中部分条形通孔,移动冲头后再冲压其余部分条形通孔。但是由于多个条形通孔排布密度大,相邻的两个条形通孔之间的搭边值较小,在冲压时容易导致孔的边缘外胀变形,以及孔内壁扭转。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及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该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包括:将板材夹持固定在夹持装置上;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孔,形成沿第一方向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盲孔;对位于相邻的条形盲孔之间的区域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与所述条形盲孔交替间隔排布;对多个所述条形盲孔进行全冲孔,每个所述条形盲孔对应形成一个第二条形通孔。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盲孔的深度在所述板材厚度的1/3~2/3之间。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盲孔的深度为所述板材厚度的1/2。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半冲孔时所用的冲头的宽度大于全冲孔时所用的冲头的宽度。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半冲孔时所用的冲头的宽度比全冲孔时所用的冲头的宽度大0.06mm。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将板材夹持在夹持装置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条形盲孔的冲压标识和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冲压标识。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压标识设置为定位点、定位线或定位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包括对板材进行半冲孔以形成沿第一方向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盲孔;对位于相邻的条形盲孔之间的区域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一条形通孔;对条形盲孔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二条形通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分批次冲压形成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通过先进行半冲孔、后进行全冲孔的方式,将废料暂时保留并连接在板材上,保证了在冲压第一条形通孔时板材的强度,从而降低了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变形或扭转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效果差的问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该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冲压模具和夹持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冲压模具上方的冲头;板材位于所述冲压模具上,所述冲压模具上设置有条形收料腔,用于收纳所述板材冲压产生的废料。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头的数量为多个。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冲头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设备利用上述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在板材上冲压密集条形通孔,因此具有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相同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及密集条形通孔设备所能够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附图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S2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S3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S4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0、板材;20、条形盲孔;30、第一条形通孔;40、第二条形通孔;50、冲压方向。具体实施方式跳步法是一种将多个条形通孔分批次进行冲压的方法,先冲压第一批次条形通孔,移动冲头后再冲压第二批次条形通孔。采用跳步法在板材上冲压多个条形通孔时,如果多个条形通孔的排布密度大,相邻的两个条形通孔之间的搭边值较小,冲压形成的孔易变形,尤其是冲压第二批次条纹通孔时,孔的边缘容易产生外胀变形,以及孔内壁扭转,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散热板、散热片或通风板的制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包括对板材进行半冲孔以形成沿第一方向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盲孔;对位于相邻的条形盲孔之间的区域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一条形通孔;对条形盲孔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二条形通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分批次冲压形成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通过先进行半冲孔、后进行全冲孔的方式,将废料暂时保留并连接在板材上,保证了在冲压第一条形通孔时板材的强度,从而降低了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变形或扭转的风险。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包括:S10:将板材10夹持固定在夹持装置上;本步骤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待加工的板材10固定夹持在夹持装置中,将装夹后的板材10放置在冲孔设备中,并进行定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待加工的板材10一般为金属板材10,可以是铝质板材10,也可以是不锈钢板,还可以是铜质板材10。夹持装置在对板材10进行固定夹持时,可以是上下夹持,即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板材10;也可以是左右夹持、前后夹持或四周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板材夹持固定在夹持装置上;/n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孔,形成沿第一方向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盲孔;/n对位于相邻的条形盲孔之间的区域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与所述条形盲孔交替间隔排布;/n对多个所述条形盲孔进行全冲孔,每个所述条形盲孔对应形成一个第二条形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板材夹持固定在夹持装置上;
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孔,形成沿第一方向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盲孔;
对位于相邻的条形盲孔之间的区域进行全冲孔,形成多个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与所述条形盲孔交替间隔排布;
对多个所述条形盲孔进行全冲孔,每个所述条形盲孔对应形成一个第二条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盲孔的深度在所述板材厚度的1/3~2/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盲孔的深度为所述板材厚度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半冲孔时所用的冲头的宽度大于全冲孔时所用的冲头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集条形通孔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半冲孔时所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建刘新艳张子良刘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