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155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元复合光催化剂是由BiV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属于材料

技术介绍
甲醛(HCHO)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污染物。在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下,过去几十年间工业制造迅猛发展,有毒物质和工业废料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与此同时,人民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室内VOCs污染问题也成为大众聚焦点。为消除空气污染物,人们在植物吸收、多孔活性炭吸附等物理吸附、生物降解、电催化降解方法上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物理吸附法只是污染物的转移并未使其降解,生物降解法存在温度限制、效率较低等问题,电催化降解法价格昂贵且可能产生其他污染物。因此人们将视线转移到了降解效率高、普适性广的光催化氧化法。现有单一光催化材料往往光生载流子易复合,不同时具有合适的导带和价带位置,导致需要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能同时发生。复合材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且化学稳定性好,但是电子空穴易于复合,限制了光催化效率。钒酸铋(BiVO4)禁带宽度小可见光响应范围大,为优良的光催化剂。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导电性好,是提高光电催化材料的理想载体。探索BiVO4、RGO与g-C3N4的复合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催化材料能够解决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可见光响应少的问题,材料同时具有强氧化性和强化原性且可见光响应范围大,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其特点在于:所述三元复合光催化剂是由BiVO4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及石墨相氮化碳g-C3N4复合而成。作为优选,所述RGO质量占BiVO4量子点质量的10-30%;所述g-C3N4质量占BiVO4量子点和RGO总质量的10%-50%。本专利技术所述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以Bi(NO3)3·5H2O为铋源、NH4VO3为钒源、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氧化石墨烯GO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合成BiVO4量子点修饰二维片状RGO的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处理制备块状g-C3N4,再经剥离得到层状纳米g-C3N4;以乙醇为溶剂,通过浸渍搅拌使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和层状纳米g-C3N4自组装复合,即获得目标产物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将GO超声分散在水中,获得GO分散液;将油酸钠和NH4VO3分别加水搅拌至溶解,获得油酸钠溶液和NH4VO3溶液;将Bi(NO3)3·5H2O与油酸钠溶液、NH4VO3溶液、GO分散液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所得沉淀物,然后用正己烷和乙醇洗涤,再经干燥,即获得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步骤2、层状纳米g-C3N4的制备称取三聚氰胺,在马弗炉中加热,发生热聚合反应,生成块状g-C3N4,研磨成粉末后放在马弗炉进行热腐蚀剥离;所得样品中加入乙醇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层状g-C3N4分散液,离心、干燥,即获得层状纳米g-C3N4;步骤3、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将步骤2制备的层状纳米g-C3N4分散在乙醇中,然后加入步骤1制备的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搅拌分散;然后离心干燥研磨、退火,即获得目标产物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作为优选,步骤1中,原料Bi(NO3)3·5H2O、NH4VO3和油酸钠的摩尔比为1:1:2。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0h。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热聚合反应是在400-600℃保温反应10-12h,所述热腐蚀剥离是在540-550℃保温反应2-3h,所述离心的速度为8000-10000r/min、离心时间为5-6min,所述超声分散的条件为:超声机工作频率60kHz、功率100W、不加热超声1-2h。作为优选,步骤3中,层状纳米g-C3N4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10mg:40mL。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搅拌分散的搅拌速率为600-900r/min、搅拌时间为8-10h。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退火的温度为400℃、时间为2h。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是g-C3N4基光催化剂,将g-C3N4与预制备的BiVO4量子点/RGO材料复合形成三元异质结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BiVO4量子点/RGO/g-C3N4光催化剂体系中,RGO纳米片是一种理想的电子导体,可作为导体连接BiVO4和g-C3N4,同时利用BiVO4和g-C3N4的合适价带和导带位置,发生合适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用于处于有机物、细菌病毒等物质。本专利技术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机理如下: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和BiVO4均能被光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BiVO4的CB中的光生电子通过导体RGO迅速转移到g-C3N4的VB中与空穴结合,导致g-C3N4的CB中积累电子、BiVO4的VB中积累空穴。g-C3N4的CB大约为-1.01eV,比O2/·O2-的电位更负;BiVO4的VB大约为2.6eV,比OH-/·OH电位更正。可以通过反应得到·O2-和·OH,这些基团均具有强氧化性,可将空气中的有害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物质氧化为CO2和H2O,不产生其他的有害污染物。这种方法高效、无污染、操作简便,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相较于传统的单一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首先,该体系中RGO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和分离,电子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空穴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增强了体系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升光催化性能。其次,RGO具有一种π-π共轭结构,而g-C3N4同样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当RGO纳米片与g-C3N4结合时,通过静电吸附π-π堆积,纳米片可以形成更加紧密的异质结构。除此之外,所制备的BiVO4量子点直径尺寸在5nm左右,具有小尺寸效应,光催化活性位点更多;所制备的g-C3N4经过热剥离、超声剥离处理为单层结构且具有原子级别缺陷,可增强g-C3N4与RGO间π-π键共轭能力、增大表面积、提高吸光性能。各组分的优异性能相互促进发挥作用,提升了系统的光催化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复合光催化剂是由BiV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复合光催化剂是由BiVO4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及石墨相氮化碳g-C3N4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GO质量占BiVO4量子点质量的10-30%,所述g-C3N4质量占BiVO4量子点和RGO总质量的10%-5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钒酸铋量子点/RGO/石墨相氮化碳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Bi(NO3)3·5H2O为铋源、NH4VO3为钒源、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氧化石墨烯GO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合成BiVO4量子点修饰二维片状RGO的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
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处理制备块状g-C3N4,再经剥离得到层状纳米g-C3N4;
以乙醇为溶剂,通过浸渍搅拌使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和层状纳米g-C3N4自组装复合,即获得目标产物BiVO4量子点/RGO/g-C3N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GO超声分散在水中,获得GO分散液;将油酸钠和NH4VO3分别加水搅拌至溶解,获得油酸钠溶液和NH4VO3溶液;将Bi(NO3)3·5H2O与油酸钠溶液、NH4VO3溶液、GO分散液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所得沉淀物,然后用正己烷和乙醇洗涤,再经干燥,即获得BiVO4量子点/RGO复合材料;
步骤2、层状纳米g-C3N4的制备
称取三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智勇周宇杜云龙李子星吕珺邢孟孟韩骐震姚飞越汪嘉恒孙振杰张茂峰吴玉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