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自由输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53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汉字自由输入法,采用二维取值空间的汉字字形数据库,将键盘划分为笔划键区和部件键区,每一个输入键组相当于提出一串字形信息请求,与数据库的字形信息作比较,使得输入的信息代码在代码组中的顺序已不十分重要了,输入汉字的拆码可用笔划、部件或两者结合,且不必按特定的顺序,用户获得了“按键的自由”。即,可让使用者参与编码过程,因而汉字自由输入法易学、易记易用、易普及,且具有令人满意的输入速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目前流行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适用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士,可称为专业型,这些方法有输入快、重码少的特点,对发展初期的中文信息处理事业起着开拓性作用。但也存在推广普及困难的问题。按现有方法输入每一个汉字,基本上只允许有一个输入键组与之对应,操作者必须依照繁难而严格的规则进行编码。计算机专业人士天天操作,熟记了每个字的代码,编码的艰难基本不再困扰他们。而对非计算机专业人士则完全不同,学会复杂且硬性规定的规则已不容易,记忆这些规则更难。遵循这些规则对每个字拆码,无异于在荆棘丛中摸索那唯一的通道,费神费力且常常误入歧途。在某种意义上说,中文电脑普及应用的关键是需要一种普及型的汉字输入方法。每一种编码方案,最重要的是设计一个编码规则,即汉字与代码的对应规律,设计者往往还需提供汉字与代码的对照代码表。实践告诉我们,由于重码的普遍存在,任何一个编码方案都没有最后完成编码。例如重码的选择还需用户去完成,即任何一个编码方案都要在用户的协作下才能最后完成。因而,能以更方便的方式吸引使用者参予编码过程的方案才更富有生命力。本专利技术旨在给出一种可让使用者参予编码过程且随着使用者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步减少参予编码过程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以使该方法易学、易记、易用、易普及、且具有令人满意的输入速度。所述的汉字自由输入法,包括一个含通用键盘的计算机,其还有一个汉字字形数据库及输入处理程序,该字形数据库是二维的取值空间,即部件取值空间和笔划取值空间,其结构如下汉字,分解为部件组和笔划组,其中部件组可分解为多个部件,每个部件又可分解为多个笔划;其中笔划组可分解为多个笔划。其结构如图3。将键盘划分为笔划区和部件区,笔划区的键位定义了汉字的基本笔划(或同时也定义少量部件),部件区的键位定义了从汉字中选出的部件。汉字的拆码可选择(1)使用笔划区的键按笔顺并按键所定义的笔划将汉字拆成笔划码,(2)使用部件区的键,据键所定义的部件将汉字拆成部件码,(3)使用笔划区和部件区的键,据键所定义的部件或笔划将汉字拆成笔划码和部件码的混合。上述的输入处理程序是依照键的定义得到相应的一组笔划和部件输入信息,将此输入信息与字形数据库的每一个汉字字形信息相对比,把含有与输入信息相同信息的汉字挑出来,建立缓冲区同码表,并按高频字优先原则在提示行显示。该程序如下按键输入可以按部件组的键或笔划组的键,查询键盘定义,得到汉字属性信息的扫描码,输入的汉字属性信息同数据库(第O同码表)的汉字结构信息比较,从第一字开始,逐一进行找出相匹配的汉字建立缓冲区第i同码表(i=1,2,3……),以高频字优先原则在提示行显示,再继续按键输入,依前述程序循环,按选码键,输入结束。其程序框图如图4。所述的汉字自由输入法,取消了严格的拆字规则对用户的束缚,其有笔划、部件及笔划加部件三种输入办法供自由选择。较之传统的汉字输入方法已产生了质的区别。传统的编码输入汉字在内部处理上需查汉字代码与汉字内码的转换表(俗称描述表),该扫描表是一维取值空间,并且每个汉字与某一个键组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规定好的,也基本是唯一的。因此使得汉字的输入必须按严格的顺序击键。而所述的自由法采用部件和笔划二维取值空间的数据,键盘的每个键被定义为汉字的某一信息,输入一个键组,相当于提出一串信息请求,由处理程序带着这组信息请求与数据库中每个汉字的字形信息相对比,把符合条件的字挑选出来。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代码在代码组中的顺序已不十分重要了。这就意味着不需要用严格的编码规则来规定按键的顺序。用户在输入汉字时也不必再提心吊胆地担心每一步的走法,从而获得了“按键的自由”。采用所述的自由输入法,输入一个汉字,可能有数十种甚至数百种输入键组合,(在实施例中将给出具体实例),这与传统输入法一个字基本对应唯一键组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不易拆码或拆不出码的情况在自由输入法面前将大大减少。一个汉字可用很多种键组输入,这正体现了自由法以易求块,尽最大努力提供方便,让使用者更容易参予编码的指导思想。自由法提供的“按键的自由”使之易学、易记、易用,任何可熟练使用汉字的人均可使用,对普及中文电脑的应用将可能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键盘定义表1;图2,键盘定义表2;图3,字形数据库结构图;图4,程序框图。图5,大自由输入流程图。实施例一、大自由输入法。键盘划分为笔划键区和部件键区。笔划键区含Y、V、I、O、P五个键为佳。部件键区含其余21个键,键盘定义如图1所示,部件区的汉字部件尽可能将可发音的按其声母的第一个字母将它们分配到相应的键位。Y键由V键代替,即应归于Y键的部件归于V键,无读单的部件基本统归A键和Q键。应该指出,在使用二维数据库并将键盘划分为笔划和部件两个区的基础上,键盘定义的调整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现。按图1定义的键盘较佳。定义一个汉字在拆码前,其称为对象字,无论按笔划或按部件进行每一次拆码后,该字剩余的部分仍称为对象字。输入汉字的规划(拆码规划)(1)按笔顺使用五个笔划键输入;(2)用21个部件键,拆部件输入,折部件不按笔顺,什么方便先打什么。如打“部”字,不拘泥部件的顺序,可以按“立”“口”“阝”的顺序打,也可按“口”“阝”“立”的顺序;(3)拆笔划与拆部两个过程自由混合,即拆字过程的每一步都可在拆部件或拆笔划两者中任选其一;(4)拆部件要遵守“取大不取小”原则,即若有二义性的拆部件情况发生,则取笔划较多的大部件,例如“思”字应拆成“田”和“心”,而不应拆成“口”“十”“心”。大自由输入法流程图如图5开始,自由选择将汉字拆笔划或拆部件的任一路径,如选择拆部件,当对象字没有部件可拆,转入拆笔划路径,如有部件可拆,依照对象字中任何一个部件,按部件键,再自开始循环该流程;如选择拆笔划,当对象字有一个以上笔划,依照对象字第一笔划按笔划键,再自开始循环该流程,至所需的字出现在提出行中结束。现以“华”字为例,用大自由输入法,可用以下任何一种按键组合,参看图1的键盘定义。(1)Y(撇)、I(竖)、Y(撇)、O(折)、U(横)、I(竖)————按笔划输入。(2)R(亻)、B(匕)、S(十)——按部件输入。(3)B(匕)、R(亻)、S(十)——按部件输入。(4)S(十)、B(匕)、R(亻)——按部件输入。(5)Y(撇)、I(竖)、B(匕)、S(十)——拆两笔再拆部件。(6)R(亻)、Y(撇)、S(十)、O(折)——拆部件后拆笔划,再拆部件再拆笔划。输入“华”字,不同的输入键组合还可以罗列出数十种。用户在输入汉字时享有很高的自由度,在采用其它输入法中碰到的难拆字,在自由输入法面前已不成问题。大自由输入法的自由度颇大,适于作为普及型输入法。其重码率较高,但借助高频字先出现的方法,输入速度还是令人满意的。例如,输入“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研究”14个字,连同选码键共用34个键,平均输入每字码长约为3键,较好地实现了容易、快速输入的要求。实施例二、小自由输入法。与大自由输入法相比,仅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按部件拆字时,必须依照笔顺的顺序,例如“华”字,必须按“亻”、“匕”、“十”的顺序。按笔顺拆部件对于能熟练应用汉字的人而言,毫无困难,但多了这个限制后重码率大为降低,也就相应提高了输入速度。实施例三、超自由输入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汉字自由输入法,包括一个含通用键盘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A,有一个汉字字形数据库及输入处理程序,该字形数据库是二维的取值空间,即部件取值空间和笔划取值空间,其结构如下: *** B,将键盘划分为笔划区和部件区,笔划区的键位定义了汉字的基本笔划(或同时也定义少量部件),部件区的键位定义了从汉字中选出的部件; C,汉字的拆码可选择(1)使用笔划区的键按笔顺并按键所定义的笔划将汉字拆成笔划码,(2)使用部件区的键,据键所定义的部件将汉字拆成部件码,(3)使用笔划区和部件区的键,据键所定义的部件或笔划将汉字拆成笔划码和部件码的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尔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科教电脑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