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46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涉及地表水取水技术的领域,其包括取水堤坝、取水构筑物和过滤层,所述取水堤坝位于河道下游,所述取水构筑物位于河道上游,所述取水构筑物和所述取水堤坝一体设置而成,所述取水构筑物的壁面开设有多个进水通道,所述取水构筑物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过滤层用于对渗透进入取水构筑物的水进行过滤净化。使用过程中,取水堤坝抬高河道的水位,解决山区浅水河流径流量小的问题,有效改善局部多变流态,取水构筑物代替传统的集水井对水进行收集,过滤层对水体进行净化。本申请具有能适用于对小型山溪河流进行取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
本申请涉及地表水取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
技术介绍
河道取水常常采用大口径或渗渠+集水井等作为取水构筑物。渗渠取水作为取水工程的常用类型,是利用埋设在地下含水层中带孔或带缝隙的水平管道,借用水的渗透和重力流,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作为给水的水源。然而渗渠长度常常都较长,长度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小型山溪河流的流态特点是:河道坡度大,流速大、水深小、流态多变等特点,另一方面山区浅水河道坡度大而且两侧均为基岩,因此在小型山溪河流无法采用渗渠+集水井作为取水构筑物。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针对小型山溪河流的流态特点,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山溪河流的取水构筑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适用于对小型山溪河流进行取水,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包括取水堤坝和取水构筑物,所述取水堤坝位于河道下游,所述取水构筑物位于河道上游,所述取水构筑物和所述取水堤坝一体设置而成,所述取水构筑物的壁面开设有多个进水通道,所述取水构筑物连通有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水堤坝抬高河道的水位,解决山区浅水河流径流量小的问题,有效改善局部多变流态;取水构筑物代替传统的集水井,结构简单且易于施工;取水过程中取水堤坝内的原水由于渗透和重力流通过进水通道进入取水构筑物内,然后取水构筑物集取的水通过出水管被排出进行利用,有效解决了山区浅水河流径流量小、枯水期水深不能满足取水深度要求的问题,能较好的适用于小型山溪河流取水工程。可选的,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格栅和进水孔洞,所述进水格栅开设于所述取水构筑物不与所述取水堤坝接触的三个侧壁,所述进水孔洞开设于所述取水构筑物的顶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取水堤坝拦截的原水通过侧壁的进水格栅渗透进入取水构筑物内,顶壁设置的进水孔洞可以增大取水构筑物的过水面积,从而提高取水构筑物的取水效率。可选的,还包括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取水构筑物外壁,所述过滤层朝向靠近所述取水构筑物中心的方向依次设置为干砌石层、河床原状砂卵石层和级配滤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水堤坝内的原水依次经过干砌石层、河床原状砂卵石层和集配滤料层进入取水构筑物内,在原水渗透进入取水构筑物的过程中过滤层对原水进行过滤净化,有效降低了水中的泥沙含量。可选的,所述取水构筑物外壁和所述过滤层之间设有多个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水通过过滤层后,然后通过滤板再次对水体进行过滤,进一步减少水泥的泥沙含量,降低水浊度,减少后续处理负荷。可选的,所述级配滤料层包括朝向靠近取水构筑物中心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砂砾层、卵石层和卵石层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配滤料层包括砂砾层、卵石层和卵石层砂,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各种悬浮物、微生物及其他微细颗粒,进一步对原水进行过滤净化,提高了构筑物取得的水的水体质量。可选的,所述取水堤坝开设有泄水洞,所述取水堤坝靠近所述取水构筑物的侧壁设置有冲砂闸,所述冲砂闸与所述泄水洞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汛期打开冲砂闸,增大河道水体流速,通过高速的水流冲刷取水构筑物外侧的过滤层的杂质,滤料层外部的杂质通过泄水洞排出至下游河道,能够有效对构筑物外侧的过滤层进行清理净化,从而保证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可选的,所述取水构筑物还包括集泥板和排砂管,所述集泥板位于取水构筑物内部,所述集泥板和所述取水构筑物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砂管一端和所述取水构筑物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取水堤坝延伸至河道下游,所述排砂管延伸至河道下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砂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水中未过滤掉的泥沙经过沉淀后掉落到集泥板上,定期打开排砂闸,集泥板上堆积的泥沙由水流带动通过排砂管排出至河道下游,有利于对取水构筑物内部的泥沙进行清理,减少因取水构筑物内堆积的泥沙过多导致水体质量降低的问题。可选的,所述取水构筑物内部设有反冲洗水管道,所述反冲洗水管道与所述集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冲洗水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冲洗水管道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打开反冲洗水管道阀门,通过气泵向反冲洗水管道内吹气时,气体从取水构筑物内向外扩散,从而对过滤层进行反冲洗,有利于延长过滤层的有效工作时间,减缓过滤层的更换周期;通过水泵向反冲洗水管道内供水时,水流通过反冲洗水管道流出至集泥板上,从而将集泥板上粘连较为牢固的泥沙冲洗掉,避免集泥板上泥沙的大量堆积。可选的,所述反冲洗水管道的管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泵或水泵向取水构筑物内吹气或供水时,气体或水流可通过通孔分散出多支气流或水流,增加了气流或水流对取水构筑物的冲洗面积,从而增强反冲洗水管道的冲洗效果。可选的,所述取水构筑物上开设有检修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取水构筑物内进行清理或检修。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取水堤坝和取水构筑物,取水堤坝抬高河道的水位,解决山区浅水河流径流量小的问题,有效改善山区浅水河流局部多变流态的问题,取水构筑物对取水堤坝拦截的原水进行收集,能较好的适用于小型山溪河流取水工程;2.通过在取水构筑物外壁设置过滤层,能够在原水渗透进入取水构筑物的过程中对原水进行过滤净化,有效降低了水中的泥沙含量,降低水浊度,减少后续处理负荷;3.通过在取水堤坝开设泄水洞,在汛期打开泄水洞,高速水流可将过滤层外积累的杂质冲刷排出至下游河道,从而保证过滤层的过滤效果;4.通过设置集泥板和排砂管,有利于对取水构筑物内部的泥沙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的取水堤坝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沿B-B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沿C-C的剖视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的进水格栅和滤板的剖视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的过滤层的级配滤料层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取水堤坝;11、泄水洞;111、冲砂闸;12、走道板;121、护栏;2、取水构筑物;21、储水腔体;22、出水管;221、出水闸;23、检修孔;231、爬梯;24、进水格栅;25、进水孔洞;26、滤板;261、连接孔;262、膨胀螺栓;27、集泥板;271、集泥槽;28、排砂管;281、排砂闸;29、反冲洗水管道;291、通孔;292、反冲洗水管道阀门;3、过滤层;31、干砌石层;32、河床原状砂卵石层;33、级配滤料层;331、砂砾层;332、卵石层;333、卵石层砂;33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堤坝(1)和取水构筑物(2),所述取水堤坝(1)位于河道下游,所述取水构筑物(2)位于河道上游,所述取水构筑物(2)和所述取水堤坝(1)一体设置而成,所述取水构筑物(2)的壁面开设有多个进水通道,所述取水构筑物(2)连通有出水管(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堤坝(1)和取水构筑物(2),所述取水堤坝(1)位于河道下游,所述取水构筑物(2)位于河道上游,所述取水构筑物(2)和所述取水堤坝(1)一体设置而成,所述取水构筑物(2)的壁面开设有多个进水通道,所述取水构筑物(2)连通有出水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格栅(24)和进水孔洞(25),所述进水格栅(24)开设于所述取水构筑物(2)不与所述取水堤坝(1)接触的三个侧壁,所述进水孔洞(25)开设于所述取水构筑物(2)的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层(3),所述过滤层(3)设置于取水构筑物(2)外壁,所述过滤层(3)朝向靠近所述取水构筑物(2)中心的方向依次设置为干砌石层(31)、河床原状砂卵石层(32)和级配滤料层(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构筑物(2)外壁和所述过滤层(3)之间设有多个滤板(2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浅水河流集取水净水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滤料层(33)包括朝向靠近取水构筑物(2)中心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砂砾层(331)、卵石层(332)和卵石层砂(3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红军张博马平安赵海亮周晓娟李乐韦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水务集团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