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硬盘信息保护技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42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计算机硬盘信息保护技术及装置,采用软件与硬件结合的方法,通过逻辑防护和物理防护两种方式对微机硬盘信息保护,不仅有效地防止了计算机病毒及人为误操作对硬盘信息的破坏,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对CMOS内容进行随机恢复,从根本上防止了CMOS数据的丢失和非法修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特别是一种微型计算机硬盘信息的防病毒破坏、防非法操作保护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科研、教育乃至生活领域。一方面计算机快捷准确的服务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及广泛蔓延和对计算机的一些误操作,使计算机用户特别是广大微型计算机用户蒙受了巨大损失。微型计算机给用户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对存储于微型计算机硬盘上用户程序和数据信息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计算机病毒破坏和对计算机硬盘的误操作。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目前通常采用下列两种方法第一、单纯采用软件进行病毒防护(被动型防护)一一发现一种病毒后,先研究病毒程序本身,然后根据该病毒程序的特征编写相应的解毒或免疫软件。缺点1.由于通常计算机病毒只有在广泛传染并产生较大破坏后才会被发现,因此软件开发滞后;2.各种病毒编写方法并不相同,需采用的解毒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开发的防病毒软件的通用性差,且对在原病毒基础上发展的衍生病毒的消防效果不理想;3.在系统启动后运行,对于初始引导时进入系统的引导型病毒,很难发挥作用;4.解毒或免疫软件本身有被病毒感染或破坏的可能。第二、将防病毒软件固化在ROM,这样做虽然可以使解毒或免疫软件本身免遭病毒侵害,但治标不治本,从防护类型来看仍为被动型防护,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上述的缺点。对计算机硬盘的误操作主要来自于微机操作人员,如针对硬盘的低高级格式化、对硬盘文件的误删除等,这方面的操作主要受微机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偶然性大,目前还没有对这方面操作的有效防护措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利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法,从逻辑防护和物理防护两方面有效地阻止对微型计算机硬盘信息的各种破坏。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信息保护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计算机开机上电后,自动对符合BIOS加载标准的扩展ROM区进行扫描,并对其内程序进行远程调用,执行以下操作①从硬盘读取安装标志,并进行判断;当安装标志为假时,读取系统CMOS内容、并保存;当安装标志为真时,读取保存的CMOS内容恢复原系统CMOS设置;②初始化标志变量,读取逻辑C盘的分区信息、并保存;③修改原系统中断向量;④返回主机BIOS计算机正常工作时,由逻辑防护界面和物理防护界面对信息盘内容进行保护逻辑防护界面截获计算机硬盘软中断INT13H入口,与原系统中断13H挂接,对硬盘命令识别,并实现以下操作①对于非写或者非格式化命令,跳至原系统中断13H继续执行;②对于写或者格式化命令,与初始化标志变量过程中保存的硬盘分区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当操作发生在非逻辑C盘时,调用原系统中断13H实现写操作;当操作发生在非逻辑C盘时,中断执行,报警返回;物理防护界面截获计算机发往硬盘控制卡的命令,对不经过逻辑防护界面而直接针对硬盘的操作进行终极防护若为非写或非格式化命令,继续执行;若为写或格式化命令,发出复位脉冲,复位微机系统。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硬盘信息保护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扩展卡的原理方框图。图2为扩展卡的电路图。图3为引导程序流程图。图4为硬盘防写程序流程图。首先制作一块符合标准IBM-PC总线的扩展卡和一张存放有CMOS保护和硬盘保护识另别码的钥匙软盘;扩展卡设有地址端口译码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硬盘写命令和格式化命令识别电路、写允许开关电路和复位电路,程序存储器中固化有符合BIOS加载ROM标准的处理程序,其标准如下第一字节55H第二字节AAH第三字节ROM长度(以512字节为单位)第四字节初始化远程调用入口地址整个ROM的校验和为零。存储器地址、I/O端口译码器分别与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硬盘写命令和格式化命令识别电路和写允许电路相连;复位电路与硬盘写命令和格式化命令识别电路、写允许电路相连。使用该卡前首先将用户的硬盘分为N个逻辑盘,逻辑C盘将被自动设定为信息保护盘(以下简称“信息盘”)。将该卡插入主机扩展插槽,并将卡上复位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机主板的复位插针相连。程序存储器中固化的处理程序包括引导、CMOS信息恢复和硬盘防写程序三个部分,开机主机BIOS自检,自动对扩展ROM区进行扫描,检测到扩展卡中符合加载标准的ROM后,自动从ROM第四字节执行一次初始化远程调用,执行ROM中固化的引导程序1.CMOS保护从逻辑C盘的0柱6扇区读取识别码,并判断识别码;识别码的内容由人为设定,本实施例选用的识别码内容为5AA5H,初次安装时,识别码未设定,读取的识别码为假,在逻辑C盘的0柱6扇区写识别码及系统CMOS信息,同时将COMS信息存放于首地址为D8000000H的本扩展卡RAM中;非初次安装,读取的识别码内容为5AA5H,即识别码为真,读取存放于信息盘(逻辑C盘)0柱6扇区内存放的原系统CMOS信息,恢复CMOS设置,并将COMS信息存放于首地址为D8000000H的本扩展卡RAM中;2.初始化分区信息提取信息盘(逻辑C盘)的分区信息,并读入扩展卡的首地址为D9000000H的RAM中;3.修改中断向量修改原系统控制磁盘操作的中断INT13H和系统定时中断INT08H;4.显示版本及提示信息“BJ—HDP2 CARD INSTALLED!”5.返回主机BIOS,进入主机操作系统。主机正常工作过程中,挂接在原系统08H中断服务程序的扩展卡ROM内的CMOS信息恢复程序定时通过系统70H和71H端口将备份在本扩展卡RAM首地址为D8000000H中的原CMOS信息进行恢复。程序存储器中固化的硬盘防写程序构成逻辑防护界面和由物理器件构成的物理防护界面对信息盘(逻辑C盘)进行保护逻辑防护界面修改微机磁盘中断INT13H的中断向量,指向本扩展卡ROM中的信息盘(逻辑C盘)防写程序,并与原系统13H中断挂接,对硬盘命令进行识别,并实现以下操作1.对于非写或者非格式化命令,跳至原系统中断13H继续执行2.对于写或者格式化命令,首先读取初始化信息盘(逻辑C盘)分区信息过程中存放于本扩展卡RAM中首地址为D9000000H分区信息,并对当前写或格式化操作分区进行比较判断①.当写或者格式化操作发生在非信息盘(逻辑C盘)时,打开写允许开关电路屏蔽复位电路,然后调用原系统中断13H实现写或格式化操作,并关闭写允许开关;②.当写或者格式化操作发生在信息盘(逻辑C盘)时,读取本扩展卡RAM中首地址为DA000000H中的写控制码,写控制码由钥匙软盘上程序设定,本实施例写控制码设为6AA6H ;当从扩展卡上的RAM中读取的写控制码为假时,向系统61H端口发出指令,使微机扬声器发声报警,返回写成功信息码(02H)给原调用程序。当从扩展卡上的RAM首地址为DA000000H中的写控制码为真时,控制写允许电路屏蔽复位电路,然后调用原系统中断13H实现写或者格式化操作。物理防护界面截获微机发往硬盘控制卡的命令,对不经过逻辑防护界面而直接针对硬盘的操作进行终极防护;若为写命令或格式化命令则存储器地址、I/O端口译码器将端口译码信号发给硬盘写命令和格式化命令识别电路,由硬盘写命令和格式化命令识别电路同写允许开关电路以“与”的关系控制复位电路发出复位脉冲,送至微机主板复位插针,复位微机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机硬盘信息保护技术,其特征是:计算机开机上电后,自动对符合BIOS加载标准的扩展ROM区进行扫描,并对其内符合扩展标准的程序进行远程调用,执行以下操作:①从硬盘读取识别码,并进行判断;当识别码为假时,读取系统CMOS内容、 并保存;当识别码为真时,读取保存的CMOS内容恢复原系统CMOS设置;②初始化分区信息,提取逻辑C盘的分区信息、并保存;③修改系统中断向量,修改磁盘服务中断和系统硬中断的中断向量;④返回主机BIOS;计算机正常工作时,随 机恢复系统CMOS信息;逻辑防护界面和物理防护界面对信息盘内容进行保护;逻辑防护界面修改计算机磁盘中断的中断向量,与原系统中断挂接,识别硬盘命令,并实现以下操作:①对于非写或者非格式化命令,跳至原系统中断继续执行;②对于写或 者格式化命令,与初始化分区信息过程中保存的逻辑C盘的分区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当操作发生在非逻辑C盘时,调用原系统中断实现写或者格式化操作;当操作发生在逻辑C盘时,读取写控制码,并判断;写控制码为真时,调用原系统中断实现写或者格式化操 作;写控制码为假时,返回调用程序;物理防护界面截获计算机发往硬盘控制卡的命令,对不经过逻辑防护界面而直接针对硬盘的操作进行终极防护:若为非写命令或非格式化命令,继续执行;若为写命令或格式化命令,发出复位脉冲,复位微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魁王滨赵久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工矿备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