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松林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4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在壶底上开有两圈梯形凹槽,在两槽之间分别用3-8条U形金属管连通,在U字顶上用一圈金属管连通后,在结点处分别焊出一段金属管伸出壶颈周围壶壁,并与壶壁密封焊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烧开水的一种高效节能水壶
技术介绍
普通家庭用燃气或煤球炉烧开水的水壶,一般烧一壶开水需要20分钟左右,花费时间长,用气量大,因只有壶底受热,热量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水壶,其实施方案是在壶底上开有两圈梯形凹槽,在两槽之间分别用3-8条U形金属管连通,在U字顶上用一圈金属管连通后,在结点处分别焊出一段金属管伸出壶颈周围壶壁,并与壶壁密封焊接。所述梯形凹槽至壶颈周围的焊接管是相通的,并两端开口。所述U形管及金属管的材料与壶壁材料一致,一般为不锈钢、铁或铝合金。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壶内梯形凹槽上焊接的金属管起了烟道作用,在壶底燃烧的火苗一部分被吸入管内,即充分利用了火苗的热能加热管道,增大了受热面积,一般烧一壶水只需5-7分钟,效率高,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因燃气燃烧时间短,相应地保护了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高效节能水壶的形状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1所示为高效节能水壶的形状结构示意图。该壶由壶体和壶底组成。在壶底6上冲压出梯形内凹槽7和外凹槽5,在两凹槽之间等距离地用3-8条U形金属管4连通,并由定位管8固定相互之间的距离,然后分别在各结点处焊接一段出气管2,最后将壶体3套上,使各出气管2从壶颈1周围的相应孔伸出壶壁外,并与壶壁密封焊接,壶体3和壶底6交接处也密封连接在一起。当烧开水时,由于梯形凹槽和U形管,出气管是相通的,相应地起了烟道的作用,将火苗往里抽,使本来只有壶底受热的面积增大了3-4倍,充分利用火苗热能,使烧开水的时间缩短到5-7分钟,既节能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U形管的材料和壶体一致,一般使用不锈钢、铁或铝合金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在壶底上开有两圈梯形凹槽,在两槽之间分别用3-8条U形金属管连通,在U字顶上用一圈金属管连通后,在结点处分别焊出一段金属管伸出壶颈周围壶壁,并与壶壁密封焊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松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