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122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特别涉及模具顶出装置,包括架体、顶出机构、固定于架体上的模具固定机构,顶出机构设置于架体上,模具固定机构固定于顶出机构正上方,顶出机构包括电机、多个凸轮、齿轮传动机构、限位板以及多根顶柱,限位板板面上设置有多个轴线竖直的限位孔,顶柱位于限位孔中,凸轮位于顶柱的下方,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和电机输出端之间采用减速器连接,架体上还平行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凸轮同轴固定于转动轴上,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设置于转动轴得同一端,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均匀顶出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顶出装置的
,尤其是指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顶出机构用于顶出钢模内的塑料模具制品,任何类型的合模装置中都有顶出机构,顶出类型对塑料制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较大影响,因此顶出机构应当满足下列要求:顶出力能够克服塑料模具制品与钢模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应该均匀顶出,以免损伤塑料模具制品产生额外的应力;顶出行程要能够将塑料模具制品顶出并可调,以适应不同模具制品的要求;顶出速度要适当。顶出机构可以分出机械顶出、气动顶出、液压顶出和电动顶出4种形式。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388229U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注塑模具试顶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水平安装有模具安装板,位于所述模具安装板下方的所述底座上竖直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上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安装板上的顶出孔相适配的顶柱,所述顶柱滑动安装在所述顶出孔内,所述顶柱的端部能够穿入所述注塑模具顶在所述注塑模具内的顶出板上并驱动所述顶出板运动。本技术能够完成顶出板在注塑模具内的试顶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顶柱顶端为一块顶块,这样设置容易导致模具在脱膜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以致于损伤塑料模具制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其具有均匀顶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包括架体、顶出机构、固定于架体上的模具固定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架体上,模具固定机构固定于顶出机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电机、多个凸轮、齿轮传动机构、限位板以及多根顶柱,所述限位板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顶柱位于限位孔中,所述凸轮位于顶柱的下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电机输出端之间采用减速器连接,所述架体上还平行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所述凸轮同轴固定于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设置于转动轴得同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凸轮靠近凸面的一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顶柱底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凸轮和转动轴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速器为可调速度减速器。优选的,所述顶柱的顶端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顶面和限位板平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模具固定在模具固定机构上,驱动电机,转动连杆,多个凸轮同时转动将顶柱推出限位板,从而将模具和塑料制品相分离,多个凸轮同时顶起模具可以使得脱膜过程受力更加均匀,难以损伤塑料模具制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横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纵剖示意图。图中标识分别为,1、架体;11、转动轴;2、顶出机构;21、电机;22、凸轮;23、齿轮传动机构;231、第一齿轮;232、第二齿轮;233、第三齿轮;24、限位板;241、限位孔;25、顶柱;3、模具固定机构;4、连杆;5、减速器;6、顶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包括架体1、顶出机构2、固定于架体1上的模具固定机构3,顶出机构2设置于架体1上,模具固定机构3固定于顶出机构2正上方,顶出机构2包括电机21、多个凸轮22、齿轮传动机构23、限位板24以及多根顶柱25,限位板24板面上设置有多个轴线竖直的限位孔241,所述顶柱25位于限位孔241中,凸轮22位于顶柱25得下方,齿轮传动机构23包括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第三齿轮233,第一齿轮231和电机21输出端之间采用减速器5连接,架体1上还平行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11,所述凸轮22同轴固定于转动轴11上,第二齿轮232和第三齿轮233分别设置于转动轴11得同一端,第二齿轮232和第三齿轮233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231的两侧。将模具固定在模具固定机构3上,驱动电机21,转动连杆4,多个凸轮22同时转动将顶柱25推出限位板24,从而将模具和塑料制品相分离,多个凸轮22同时顶起模具可以使得脱膜过程受力更加均匀,难以损伤塑料模具制品。参见图3,凸轮22靠近凸面的一侧连接有连杆4,连杆4的另一端和顶杆底端侧壁连接。这样设置是防止在连杆4下坠过程中,受到限位孔241摩檫力的影响,难以下坠到底,从而可以通过连杆4拉回的方式,将顶住拉回至最底端。凸轮22和转动轴11可拆卸连接。凸轮22有多种不同尺寸。这样设置是为了可以使得凸轮22更加适应不同形状的模具形状,从而更加多功能。减速器5为可调速度减速器。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得减速器5在易拉扯损伤的脱膜过程中,调慢脱膜速率,从而可以使得脱膜后的塑料制品成品率更高。顶柱25的顶端设置有顶块6,顶块6的顶面和限位板24平齐。这样设置能够减小顶柱25顶破模具的可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顶出机构(2)、固定于架体(1)上的模具固定机构(3),所述顶出机构(2)设置于架体(1)上,模具固定机构(3)固定于顶出机构(2)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2)包括电机(21)、多个凸轮(22)、齿轮传动机构(23)、限位板(24)以及多根顶柱(25),所述限位板(24)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241),所述顶柱(25)位于限位孔(241)中,所述凸轮(22)位于顶柱(25)的下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3)包括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第三齿轮(233),所述第一齿轮(231)和电机(21)输出端之间采用减速器(5)连接,所述架体(1)上还平行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11),所述凸轮(22)同轴固定于转动轴(11)上,所述第二齿轮(232)和第三齿轮(233)分别设置于转动轴(11)的同一端,所述第二齿轮(232)和第三齿轮(233)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231)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顶出机构(2)、固定于架体(1)上的模具固定机构(3),所述顶出机构(2)设置于架体(1)上,模具固定机构(3)固定于顶出机构(2)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2)包括电机(21)、多个凸轮(22)、齿轮传动机构(23)、限位板(24)以及多根顶柱(25),所述限位板(24)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241),所述顶柱(25)位于限位孔(241)中,所述凸轮(22)位于顶柱(25)的下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3)包括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第三齿轮(233),所述第一齿轮(231)和电机(21)输出端之间采用减速器(5)连接,所述架体(1)上还平行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11),所述凸轮(22)同轴固定于转动轴(11)上,所述第二齿轮(232)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运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聚立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