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11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3
一种清扫头装置,包括壳体(1)及设于壳体(1)内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口形成清扫端口,所述的刷头包括转动杆(2)、设于转动杆(2)下端的支架(3)及设于支架(3)下端面的刷毛(33),前述的支架(3)高度方向上具有弹性而能伸缩。通过支架自适应可伸缩设计,增加了刷毛与工作表面的作用力,伸缩后的刷头减少占用空间,利于在提供清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扫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体表面打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吸尘器的清扫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吸头,由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滚刷,滚刷位于壳体内。通过滚刷上的刷毛与工作表面作用,使得尘物被扫起,最后通过吸头的负压吸入吸尘器内,由于目前滚刷的固定,导致刷毛与工作表面的作用力固定,限制了刷毛与工作表面的作用力调节,对具有一定起伏的工作表面就不能彻底清扫干净,对于顽固污渍清理的能力显得不足,所以对于尘物的清理的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刷毛与工作表面作用力能自动调节的清扫头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扫头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端开口形成清扫端口,所述的刷头包括转动杆、设于转动杆下端的支架及设于支架下端面的刷毛,前述的支架高度方向上具有弹性而能伸缩。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呈由内而外的螺旋状,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转动杆的下端与内圈连接并能带动内圈旋转,所述的刷毛则设于外圈和内圈下端面。螺旋状的支架类似塔型弹簧一样,设计简单,伸缩能自动调节。所述壳体的下端内壁具有与支架外圈导向配合的螺旋导向槽。可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确保对工作表面的作用力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上端的锥体部及下端的圆筒部,所述的螺旋导向槽则成型于圆筒部内壁。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伸出壳体形成动力输入端。转动杆的动力可以由其他驱动机构来带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支架自适应可伸缩设计,增加了刷毛与工作表面的作用力和刷毛的作用面,对顽固污渍的工作表面提供足够的清扫力,可以适应各种高低不平的工作表面,也整体上增强刷头的清洁能力,伸缩后的刷头减少占用空间,利于在提供清扫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放大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扫头装置包括壳体1及设于壳体1内的刷头,壳体1包括上端的锥体部11及下端的圆筒部12,圆筒部12内壁成型有螺旋导向槽13。圆筒部12底端开口形成清扫端口。刷头包括转动杆2、设于转动杆2下端的支架3及设于支架3下端面的刷毛33,支架3高度方向上具有弹性而能伸缩。转动杆2的上端伸出壳体1形成动力输入端。具体地,支架3呈由内而外的螺旋状,类似塔形弹簧,包括内圈32和外圈31,转动杆2的下端与内圈32连接并能带动内圈32旋转,刷毛33设于外圈31和内圈32下端面。外圈31与螺旋导向槽13导向配合。当清扫作用力加强的时候,支架3收缩,清扫的刷毛33增加,当清扫作用力无需加强的时候支架3伸长,只有外圈的刷毛33工作清扫。本实施例作为吸尘器的一部分,主要承担清扫工作,而清扫的吸尘工作由其他机构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扫头装置,包括壳体(1)及设于壳体(1)内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口形成清扫端口,所述的刷头包括转动杆(2)、设于转动杆(2)下端的支架(3)及设于支架(3)下端面的刷毛(33),前述的支架(3)高度方向上具有弹性而能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扫头装置,包括壳体(1)及设于壳体(1)内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口形成清扫端口,所述的刷头包括转动杆(2)、设于转动杆(2)下端的支架(3)及设于支架(3)下端面的刷毛(33),前述的支架(3)高度方向上具有弹性而能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呈由内而外的螺旋状,包括内圈(32)和外圈(31),所述转动杆(2)的下端与内圈(32)连接并能带动内圈(32)旋转,所述的刷毛(33)则设于外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荣何欢承曹斌田生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