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剑锋专利>正文

一种自加热装置及其释压排气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10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加热装置及其释压排气组件,其中该释压排气组件,用于排除容器内压,其包括:漂浮体,第一气管,其中所述漂浮体第一位置处设有第一气孔,第二位置处设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汇流穴,所述汇流穴还与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接通,所述漂浮体放置在容器内,以供在排气口常开条件下,防止容器中的反应液向外溢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加热装置及其释压排气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释压排气
,尤其涉及一种自加热装置及其释压排气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季节变化,在寒冷的冬季,我们购买的饮料及食品等,在食用时由于温度较低,容易刺激肠胃产生不适感。但是在户外无火源无电源的环境下,难以对饮料、食品进行加热。使用石灰粉等物质制作的发热包,遇水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热源。利用这种热源,技术人员提出了许多种一次性使用的自加热技术方案。例如自加热米饭、自加热火锅等自加热产品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加热包与反应液混合发生放热反应产生热量的同时,会产生气体,而该气体若不排出会存在过压爆炸危险,因此需要对加热舱进行排气释压。然而现有技术通常是在自加热装置的盖体上开设通气孔来释放气体。但随之而来的缺陷在于,在户外移动环境中,比如徒步旅行或车辆行驶过程中,使用自加热产品难免会发生摇摆、振动,甚至翻滚等问题,因此反应液容易从通气孔向外溢撒,造成使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加热装置及其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释压排气组件,用于排除容器内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体,第一气管,其中所述漂浮体第一位置处设有第一气孔,第二位置处设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汇流穴,所述汇流穴还与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接通,所述漂浮体放置在容器内,且所述漂浮体至少部分浮于液体,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与容器的排气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释压排气组件,用于排除容器内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体,第一气管,其中所述漂浮体第一位置处设有第一气孔,第二位置处设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汇流穴,所述汇流穴还与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接通,所述漂浮体放置在容器内,且所述漂浮体至少部分浮于液体,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与容器的排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释压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阀,所述压力阀设置在所述汇流穴内适时封闭所述第一气孔,其中所述压力阀包括:阀门,支架,弹性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汇流穴内,以供支撑与所述阀门连接的弹性件,其中所述阀门经弹性件的弹性支撑,适时开/闭第一气孔。


3.一种释压排气组件,用于排除容器内压,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体,第一气管,其中所述漂浮体包括:浮标单元,浮翼,其中所述漂浮单元第一位置处设有第一气孔,第二位置处设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汇流穴,所述浮翼设置在所述浮标单元第三位置处,所述汇流穴还与第一气管的第一端接通,所述漂浮体放置在容器内,且所述漂浮体至少部分浮于液体并保持第一气孔朝向,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与容器的排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释压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体还包括:砣单元,所述砣单元设置在所述浮标单元下部且位于所述浮翼下方,所述砣单元物质密度高于液体,以在所述漂浮单元浮于液体时潜于液面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释压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阀,所述压力阀设置在所述汇流穴内适时封闭所述气道,其中所述压力阀包括:阀门,支架,弹性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汇流穴内,以供支撑与所述阀门连接的弹性件,其中所述阀门经弹性件的弹性支撑,适时开/闭第一气孔。


6.一种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释压排气组件,容器,反应液,热源体,其中所述释压排气组件包括:漂浮体,第一气管,其中所述漂浮体第一位置处设有第一气孔,第二位置处设有与第一气孔连通的汇流穴,其中所述汇流穴还与第一气管第一端接通,所述漂浮体放置在容器内腔,所述第一气管第二端与容器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热源体放置在容器内腔,所述容器内腔填装有适量反应液,促使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陈剑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