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方法及繁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90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包括: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底座和培育盒;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两个第一滑块和两根卡接杆;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纵截面呈T型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垂直固定安装在培育盒下表面且左右侧壁均开设有与两根卡接杆配合使用的卡接槽。控制锁定机构中的两个第一滑块带着两根卡接杆进出卡接机构中卡接块左右侧壁开设的两个卡接槽便能实现培育盒和底座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而且大姜脱毒无性繁育方法中取得的根尖是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中获得无病毒种植的部分组织,然后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脱毒大姜的根尖,用这种根尖培养出来的大姜植株来作原种,可繁殖更多的脱毒大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方法及繁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
技术介绍
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生活中对生姜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如何能更好的培育生姜成了人工种植领域中的重中之重,现有的生姜一般在繁育的过程中都会用到繁育装置,主要是将生姜植株的根尖经过一些处理步骤而得到的预生根放入培育盒中进行培养工作。每当培育工作结束过后都需要将培育盒与底座拆卸开来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培育盒与底座之间的安装方式通常都是通过螺钉螺母等固定件,虽然稳定但是拆卸和安装的步骤却较为繁琐,从而大大影响了工作人员清理培育盒的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大姜在无性繁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植物病毒的感染而导致自身品质的衰退,进而减小了生产产量,因此如何培育出脱毒大姜也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每当培育工作结束过后都需要将培育盒与底座拆卸开来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培育盒与底座之间的安装方式通常都是通过螺钉螺母等固定件,虽然稳定但是拆卸和安装的步骤却较为繁琐,从而大大影响了工作人员清理培育盒的工作效率,而提出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包括: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底座和培育盒,所述培育盒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大姜的培育槽,所述培育盒上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盒盖;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两个第一滑块和两根L型卡接杆,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且左右两边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对称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的左右两边且远离安装槽槽底的一端分别与两根卡接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纵截面呈T型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垂直固定安装在培育盒下表面且左右侧壁均开设有与两根卡接杆配合使用的卡接槽;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提供使第一螺纹杆发生转动的驱动力;限位组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两个第一滑块不会随着第一螺纹杆转动的时候一同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杆、蜗轮和第一调节轮,所述蜗杆垂直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且底端穿出底座并与第一调节轮固定安装,所述蜗轮固定套接在第一螺纹杆上且与蜗杆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靠近安装槽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槽底水平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滑轮均与限位槽槽壁滚动接触。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蜗杆上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与转动腔腔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培育盒下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培育槽相连通的出水孔。优选的,所述培育盒左右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培育盒左右侧壁均垂直开设有与培育槽相连通的滑口,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压土组件,两个所述压土组件分别穿过两个滑口进入培育槽内,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穿出安装壳并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轮。优选的,所述压土组件包括安装板、弹簧杆和压板,所述安装板与第二滑块侧壁固定连接且下表面与弹簧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弹簧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两块所述滑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拉杆。优选的,所述卡接槽内槽底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块,两根所述卡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靠近的一面磁极相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大姜脱毒无性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大姜成熟或者萌芽时,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中获得无病毒种植的部分组织,然后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无病植株,即脱毒大姜;S2:取步骤S1所得脱毒大姜植株的根尖1~2cm,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用70%的酒精漂洗30s,然后用0.1%的HgCl2溶液灭菌3分钟,无菌水洗3遍及以上;S3:将步骤S2所得的根尖置于显微镜下,用酒精浸泡后,再用灼烧冷却的镊子和剪刀将根尖分生区细胞切成3~7个根尖小段,再用无菌水清洗3遍及以上;S4:将步骤S3所得根尖小段放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5~25天,诱导培养基是MS+6-苄基嘌呤1.5mg/L+萘乙酸1.0mg/L,得到预生根,将预生根的根尖1~2cm切成3~7个根尖小段接入诱导培养基培养15~25天,重复上述步骤至得到适当数量的预生根后,将预生根25~30个为一批,分批接入培育装置中的培育盒(2)内,培养至长出3~4cm丛生芽;S5:将步骤S4所得长叶长根的幼苗放入阳光下3~5天,取出幼苗,将其移栽至育苗床,行距5~6cm、株距5~6cm,开深3~4cm,每处栽种一株幼苗,保持育苗床湿润,育苗床是由甘蔗叶作为基质,混合有蔗糖厂滤泥和/或者鱼塘淤泥、磷酸氢二钾、花生麸、腐殖质、硫酸锰、硫酸锌发酵而得;S6:当幼苗长出6~7片复叶,将其移栽至大田,行距为40~60cm、株距40~60cm;所述大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向阳的沙质壤土;S7:每亩定期施肥5~7kg,待成熟时进行采收工作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控制锁定机构中的两个第一滑块带着两根卡接杆进出卡接机构中卡接块左右侧壁开设的两个卡接槽便能快速实现培育盒和底座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避免了使用螺钉螺母等固定件的繁琐,提高了工作人员清理培育盒的工作效率。2、在将生姜植株的根尖经过一些处理步骤而得到的预生根放入培育盒中进行培养工作的时候,只需要通过第二调节轮即可控制第二螺纹杆发生转动,从而螺纹套接在第二螺纹杆上的第二滑块便会带着压土组件对培育槽内的泥土进行压实的工作,不需要人工的将手伸入培育槽内进行压土工作,而且为了避免在压土的过程中破坏预生根,还可以调节压土组件与泥土之间的接触面积。3、大姜的无性繁育方法中所取的植株根尖为经过组织培养技术而得到的脱毒大姜的根尖,用这种根尖培养出来的大姜植株来作原种,便可繁殖更多的无病毒大姜,避免了因植物病毒的感染而导致自身的农作物品质衰退,提高了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培育盒、3培育槽、4盒盖、5卡接块、6卡接槽、7第一螺纹杆、8第一滑块、9卡接杆、10安装槽、11蜗杆、12蜗轮、13第一调节轮、14滑轮、15限位槽、16转动腔、17轴承、18出水孔、19安装壳、20第二螺纹杆、21第二滑块、22滑口、23第二调节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底座(1)和培育盒(2),所述培育盒(2)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大姜的培育槽(3),所述培育盒(2)上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盒盖(4);/n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7)、两个第一滑块(8)和两根L型卡接杆(9),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第一螺纹杆(7)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0)内且左右两边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对称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7)的左右两边且远离安装槽(10)槽底的一端分别与两根卡接杆(9)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n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纵截面呈T型的卡接块(5),所述卡接块(5)垂直固定安装在培育盒(2)下表面且左右侧壁均开设有与两根卡接杆(9)配合使用的卡接槽(6);/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提供使第一螺纹杆(7)发生转动的驱动力;/n限位组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两个第一滑块(8)不会随着第一螺纹杆(7)转动的时候一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底座(1)和培育盒(2),所述培育盒(2)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种植大姜的培育槽(3),所述培育盒(2)上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有盒盖(4);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7)、两个第一滑块(8)和两根L型卡接杆(9),所述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第一螺纹杆(7)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0)内且左右两边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对称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7)的左右两边且远离安装槽(10)槽底的一端分别与两根卡接杆(9)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
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纵截面呈T型的卡接块(5),所述卡接块(5)垂直固定安装在培育盒(2)下表面且左右侧壁均开设有与两根卡接杆(9)配合使用的卡接槽(6);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提供使第一螺纹杆(7)发生转动的驱动力;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两个第一滑块(8)不会随着第一螺纹杆(7)转动的时候一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杆(11)、蜗轮(12)和第一调节轮(13),所述蜗杆(11)垂直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0)内且底端穿出底座(1)并与第一调节轮(13)固定安装,所述蜗轮(12)固定套接在第一螺纹杆(7)上且与蜗杆(11)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滑轮(14),两个所述滑轮(14)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8)靠近安装槽(10)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10)槽底水平开设有限位槽(15),两个所述滑轮(14)均与限位槽(15)槽壁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转动腔(16),所述蜗杆(11)上固定套接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的外环与转动腔(16)腔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盒(2)下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培育槽(3)相连通的出水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姜脱毒无性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盒(2)左右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壳(19),所述安装壳(19)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上螺纹套接有第二滑块(21),所述培育盒(2)左右侧壁均垂直开设有与培育槽(3)相连通的滑口(22),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1)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压土组件,两个所述压土组件分别穿过两个滑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良张吉滔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泽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