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85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元件、传感器、第二限位元件、连接元件、运动元件、定位元件、气动驱动组件。其优点在于,利用滑动设置的定位元件,使得自动送砂纸装置可以在输送无孔砂纸和输送带孔砂纸进行切换,仅需在生产线配置少量自动送砂纸装置即可满足大量自动打磨的需求;利用传感器与气动驱动组件相配合,可以快速对磨机托盘进行砂纸输送;利用连接元件,可以对运动元件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避免运动元件运动出现位移,导致砂纸与磨机托盘无法精确地粘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机械行业在逐渐向自动化方向转型。在零件制造过程中,打磨是常用的一道加工工序,用于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对零件表面进行抛光,从而是加工后的零件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在相关的自动化打磨工序中,一般使用机械臂携带磨机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具有打磨效率高、作业时间不受限制、打磨质量稳定且粉尘污染少等优点,已经大范围替代人工打磨工序或半自动打磨工序。砂纸自动送料机构是自动化打磨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通常用于输送拉绒砂纸。在实际工序中,一般会根据打磨工序和环境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拉绒砂纸,如无孔拉绒砂纸(无孔砂纸)和带孔拉绒砂纸(带孔砂纸)。在相关技术中,需要配置两个不同类型的砂纸自动送料机构,一个用于输送无孔拉绒砂纸,另一个用于输送带孔拉绒砂纸。然而,这种配置方式容易导致自动化打磨装置的占地体积大、空间浪费严重。另外,相关技术中的砂纸自动送料机构无法对带孔拉绒砂纸进行有效定位,导致磨机托盘的托盘孔与带孔拉绒砂纸的砂纸孔无法对应,进而使打磨粉尘无法从托盘孔被吸至集尘筒,污染环境。因此,针对相关技术中需要配置多砂纸自动送料机构以及无法对带孔拉绒砂纸定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配置多砂纸自动送料机构以及无法对带孔拉绒砂纸定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用于输送带孔砂纸或无孔砂纸,包括:第一限位元件;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一侧;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下部;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连接;运动元件,所述运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之间,所述运动元件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带孔砂纸或所述无孔砂纸;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所述运动元件滑动连接;气动驱动组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运动元件连接,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在获取所述传感器传输的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运动元件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之间往复运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固定元件,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元件的下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分别与所述驱动元件、所述运动元件传动连接。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元件贯穿所述第二限位元件,并与所述运动元件传动连接。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元件,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元件的一侧,所述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元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与所述运动元件传动连接。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元件包括:观察槽,所述观察槽贯穿所述连接元件设置。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缓冲元件,所述第一缓冲元件与所述运动元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定位元件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运动元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之间。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缓冲元件,所述第二缓冲元件与所述定位元件连接,并位于所述运动元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之间。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利用滑动设置的定位元件,使得自动送砂纸装置可以在输送无孔砂纸和输送带孔砂纸进行切换,仅需在生产线配置少量自动送砂纸装置即可满足大量自动打磨的需求;利用传感器与气动驱动组件相配合,可以快速对磨机托盘进行砂纸输送;利用连接元件,可以对运动元件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避免运动元件运动出现位移,导致砂纸与磨机托盘无法精确地粘合。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送砂纸装置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元件的示意图一;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元件的示意图二;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送砂纸装置的示意图二。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第一限位元件1、传感器2、第二限位元件3、连接元件4、运动元件5、定位元件6、驱动元件7、观察槽8、第一固定元件9、第二固定元件10、第一缓冲元件11、第二缓冲元件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自动送砂纸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限位元件1、传感器2、第二限位元件3、连接元件4、运动元件5、定位元件6和气动驱动组件;其中,传感器2安装于第一限位元件1,第二限位元件3设置在第一限位元件1的下部并通过连接元件4与第一限位元件1连接,运动元件5设置在第一限位元件1与第二限位元件3之间,定位元件6分别与运动元件5、第二限位元件3滑动连接,气动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限位元件3并与运动元件5连接,用于驱动运动元件5在第一限位元件1与第二限位元件3之间往复运动。第一限位元件1为限位环,限位环的内部用于容纳磨机托盘以及便于将砂纸从限位环送入至运动元件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为圆形限位环。传感器2安装在第一限位元件1的上表面或侧表面,用于监测是否有磨机托盘靠近第一限位元件1。在磨机托盘靠近并接触第一限位元件1的情况下,传感器2发送监测信号,用于使气动驱动组件驱动运动元件5向靠近第一限位元件1的方向运动,从而将运动元件5上的砂纸(带孔砂纸或无孔砂纸)粘附在磨机托盘。具体地,传感器2可以直接传输监测信号至气动驱动组件,或者传感器2传输监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向气动驱动组件输出动作信号,以控制气动驱动组件动作。其中,控制器为打磨系统或砂纸更换系统的控制器,如PLC控制器。第二限位元件3为限位环,限位环的内部用于容纳定位元件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3为圆形限位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3的内径小于等于第一限位元件1的内径。第二限位元件3的外径大于等于第一限位元件1的外径。连接元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元件1与第二限位元件3之间,并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用于输送带孔砂纸或无孔砂纸,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限位元件;/n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一侧;/n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下部;/n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连接;/n运动元件,所述运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之间,所述运动元件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带孔砂纸或所述无孔砂纸;/n若干定位元件,若干所述定位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所述运动元件滑动连接;/n气动驱动组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运动元件连接,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在获取所述传感器传输的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运动元件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之间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送砂纸装置,用于输送带孔砂纸或无孔砂纸,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限位元件;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一侧;
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的下部;
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连接;
运动元件,所述运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之间,所述运动元件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带孔砂纸或所述无孔砂纸;
若干定位元件,若干所述定位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所述运动元件滑动连接;
气动驱动组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运动元件连接,所述气动驱动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在获取所述传感器传输的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所述运动元件在所述第一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之间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砂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固定元件,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元件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砂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玲武刚施丰鸣
申请(专利权)人:索菲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