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50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过滤筒、出风筒和反吹组件,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若干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为筒状,烟尘由过滤筒穿过过滤滤芯后进入至出风筒内排出,过滤筒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所述出尘口设置在过滤筒的下侧,所述过滤筒通过滤芯与出风筒相连通,且所述出风筒内设置有导流风机,所述反吹组件包括气包、脉冲电磁阀和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的一端通过脉冲电磁阀与气包连接,喷吹管的另一端通过若干支管分别与每个过滤滤芯的内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尘器可直接对接加工加床的烟尘处理接口上或者烟尘集中产生区域,对烟尘进行过滤处理,并排出新鲜空气,保证加工现场的空气新鲜程度,进一步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除尘器。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尤其涉及到一些切割下料加工、焊接加工过程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而且由于加工厂房内空气流动较差,产生的烟尘很难及时散出,会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于这种情况,加工厂房内会设置排风机,增加加工厂房内与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对流,但是产生的烟尘一般含有金属粒子,导致烟尘的密度大于空气,较难跟随空气进行长距离的流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置在机械加工环境中的除尘器,用于对机械加工产生的烟尘进行进行处理。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尘器,包括过滤筒、出风筒和反吹组件,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若干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为筒状,烟尘由过滤筒穿过过滤滤芯后进入至出风筒内排出,过滤筒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所述出尘口设置在过滤筒的下侧,所述过滤筒通过滤芯与出风筒相连通,且所述出风筒内设置有导流风机,所述反吹组件包括气包、脉冲电磁阀和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的一端通过脉冲电磁阀与气包连接,喷吹管的另一端通过若干支管分别与每个过滤滤芯的内筒相连接。作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过滤筒的进风口上设置有杂质滤筒,杂质滤筒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杂质滤筒的出口与过滤筒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杂质滤筒的下部设置有杂质出口,杂质出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闸门,闸门与杂质出口之间设置有锁扣,所述杂质滤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筛和第二过滤筛,烟尘由杂质滤筒的进口进入到杂质滤筒内,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筛和第二过滤筛,进入到过滤筒内。作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第一过滤筛和第二过滤筛均设置有筛孔,所述筛孔为长条孔,第一过滤筛上的筛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过滤筛上的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作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过滤筒与出风筒之间通过中间箱体连通,过滤筒与出风筒上下并列设置,且出风筒的出风口设置在其顶端,所述中间箱体设置在过滤筒和出风筒的一侧,所述过滤滤芯横向设置,过滤滤芯的一端伸入至中间箱体内,所述反吹组件设置在中间箱体上,所述喷吹管的支管穿过中间箱体的箱壁与过滤滤芯的内筒相连通。作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过滤筒的下部为锥状,且出尘口的下方设置有粉尘收集箱,所述粉尘收集箱的下端设置有滚轮,粉尘收集箱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粉尘收集箱之间通过锁扣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除尘器可直接对接加工加床的烟尘处理接口上或者烟尘集中产生区域,对烟尘进行过滤处理,并排出新鲜空气,保证加工现场的空气新鲜程度,进一步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2、本技术设置有杂质滤筒,能够将绝大多数的加工产生的金属颗粒阻挡在杂质滤筒内,并定时进行统一回收处理,避免金属颗粒对过滤滤芯造成损伤;3、本技术的出风筒的出口设置在顶端,向上排放新鲜空气,能够与人的呼吸空间相对应,且还能降低新鲜空气与烟尘的混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筒和出风筒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杂质滤筒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其中:1、导流风机,2、出风筒,3、杂质滤筒,4、过滤筒,5、过滤滤芯,6、支架,7、粉尘收集箱,8、中间箱体,9、闸门,10、喷吹管,11、气包,12、脉冲电磁阀,13、第一过滤筛,14、第二过滤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属于“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器,如图1所示,包括过滤筒4、出风筒2和反吹组件,所述过滤筒4通过支架6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过滤筒4内设置有若干过滤滤芯5,所述过滤滤芯5为筒状,烟尘由过滤筒4穿过过滤滤芯5后进入至出风筒2内排出,过滤筒4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所述出尘口设置在过滤筒4的下侧,且所述出风筒2的内设置有导流风机1,用于驱动气流流动,所述过滤筒4与出风筒2之间通过中间箱体8连通,过滤筒4与出风筒2上下并列设置,且出风筒2上出风口设置在其顶端,保证新鲜空气的均匀散播,烟尘的密度一般大于空气的密度,烟尘向下流动,向上排放新鲜空气能够降低新鲜空气与烟尘之间混合,提升除尘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箱体8设置在过滤筒4和出风筒2的一侧,所述过滤滤芯5横向设置,过滤滤芯5的一端伸入至中间箱体8内,所述反吹组件设置在中间箱体8上,所述反吹组件包括气包11、脉冲电磁阀12和喷吹管10,所述喷吹管10的一端通过脉冲电磁阀12与气包11连接,喷吹管10的另一端通过若干支管穿过中间箱体8的箱壁与过滤滤芯5的内筒相连通,所述过滤筒4的下部为锥状,且出尘口的下方设置有粉尘收集箱7,所述粉尘收集箱7的下端设置有滚轮,粉尘收集箱7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粉尘收集箱7之间通过锁扣连接,方便对接过滤筒的出尘口和方便将粉尘进行处理。过滤滤芯5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过滤滤芯5的表面上会附着大量的粉尘,这样会导致过滤滤芯5的通透性变差,通过反吹组件向过滤滤芯5的内同释放高压空气,将附着在过滤滤芯5表面的粉尘吹落,并顺沿过滤筒4的筒壁从出尘口下落至粉尘收集箱7内,最终对粉尘进行统一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筒4的进风口上设置有杂质滤筒3,杂质滤筒3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杂质滤筒3的出口与过滤筒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杂质滤筒3的下部设置有杂质出口,杂质出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闸门9,闸门9与杂质出口之间设置有锁扣,如图3所示,所述杂质滤筒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筛13和第二过滤筛14,所述第一过滤筛13和第二过滤筛14均设置有筛孔,所述筛孔为长条孔,第一过滤筛13上的筛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过滤筛14上的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烟尘由杂质滤筒3的进口进入到杂质滤筒3内,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筛13和第二过滤筛14,进入到过滤筒4内。杂质滤筒3主要过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较大的金属颗粒,加工过程产生的金属颗粒一般温度会比较高,有的还会存在较为锋利的棱边,如果直接进入到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出风筒和反吹组件,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若干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为筒状,烟尘由过滤筒穿过过滤滤芯后进入至出风筒内排出,过滤筒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所述出尘口设置在过滤筒的下侧,所述过滤筒通过滤芯与出风筒相连通,且所述出风筒内设置有导流风机,所述反吹组件包括气包、脉冲电磁阀和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的一端通过脉冲电磁阀与气包连接,喷吹管的另一端通过若干支管分别与每个过滤滤芯的内筒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出风筒和反吹组件,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若干过滤滤芯,所述过滤滤芯为筒状,烟尘由过滤筒穿过过滤滤芯后进入至出风筒内排出,过滤筒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尘口,所述出尘口设置在过滤筒的下侧,所述过滤筒通过滤芯与出风筒相连通,且所述出风筒内设置有导流风机,所述反吹组件包括气包、脉冲电磁阀和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的一端通过脉冲电磁阀与气包连接,喷吹管的另一端通过若干支管分别与每个过滤滤芯的内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进风口上设置有杂质滤筒,杂质滤筒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杂质滤筒的出口与过滤筒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杂质滤筒的下部设置有杂质出口,杂质出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闸门,闸门与杂质出口之间设置有锁扣,所述杂质滤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筛和第二过滤筛,烟尘由杂质滤筒的进口进入到杂质滤筒内,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筛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峰孙振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