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鼎宸专利>正文

可分离式的拔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1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可分离式的拔罐器,主要由一杯体、一气嘴、一气阀及一胶环组成,杯体透过一第一定位部与气嘴的一第二定位部可分离的结合,以此让真空泵可以透过气嘴抽取杯体的空间中的气体;由于气嘴能够与杯体分离或组合,不仅在收纳时,可以将气嘴与杯体脱离,进而让复数个杯体可以相叠合,达成节省收纳空间的效果,且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尺寸或款式的杯体,甚至当使用者更换真空泵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真空泵的规格选择相对应规格的气嘴,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更大的使用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离式的拔罐器
本技术是关于保健器材的
,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分离式的拔罐器。
技术介绍
按,拔罐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保健手段,于古代称为「角法」,通常又称为「拔火罐」或「拔罐子法」,泛指透过火燃烧罐子内的氧气、或以真空泵抽气等方式使拔罐器内产生负压,进而让拔罐器直接吸附在皮肤表面,造成皮肤充血现象,进而广泛刺激穴位,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保健效果。请参阅图1为现今常见的拔罐器10,该拔罐器10主要具有一杯体11、一阀塞12、一气阀13及一胶圈14,该杯体11具有朝其中一侧开放的一空间111,以及设于该杯体11顶端的一抽气嘴112,该抽气嘴112贯设与该空间111连通的一抽气孔113,该阀塞12是以橡胶或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并固定于该抽气孔113内,该阀塞12具有连通该空间111及抽气孔113的一阀孔121,该气阀13设置于该抽气孔113内且可沿着该抽气孔113的开设方向位移,该气阀13的其中一端呈锥状,当该气阀13靠抵于该阀塞12的阀孔121时,由于该阀塞12以软质材料制成,故使该气阀13与阀塞12能够紧密贴合,最后,该胶圈14套设于该气阀13上。借此,使用时会将该拔罐器10的杯体11贴附于人体肌肤上,并将一真空泵与该抽气嘴112结合,当真空泵开始抽取空气时,该气阀13同时被吸引而远离阀塞12,使真空泵可以抽取该空间111内的空气,由于该空间111被抽取空气后会呈负压状态,因此在真空泵离开抽气嘴112时,该空间111内的负压会导致该气阀13被吸引并靠抵于该阀塞12的阀孔121上,进而达成密闭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拔罐过程中会根据被拔罐者的体型大小、位置等不同,选择合适尺寸或款式的拔罐器10,因此一组拔罐装置中通常会包含有复数个不同尺寸及款式的拔罐器10,又因为每一个拔罐器10上的抽气嘴112凸出,因此拔罐器10难以相叠,导致收纳不便。再者,拔罐装置并没有标准的尺寸规范,也就是各个厂商制造的拔罐器10,通常只能与同个厂商制造的真空泵配合使用,当真空泵或拔罐器10损坏时,一般只能寻求同一厂商购买同尺寸的新品,造成限制使用者选择的问题。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解决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拔罐器及真空泵的尺寸限制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解决拔罐器收纳不便的问题。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为一种可分离式的拔罐器,包含:一杯体,具有环绕界定一空间的一杯壁、贯通该杯壁并连通该空间的一贯孔、以及设于该杯壁上的第一定位部;一气嘴,具有贯通的一气孔,以及能够与该第一定位部组合或拆卸的一第二定位部;一气阀,组设于该气孔内,并具有设于该周面上的一凸肋;以及一胶环,套设于该气阀上并位于该杯体与该凸肋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杯体具有自该杯壁反向该空间凸起的一凸块,且该凸块的外周面设有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为一外螺纹,该气嘴具有环绕该气孔的一内壁面,该第一定位部设置于该内壁面且为一内螺纹。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气孔贯穿该凸块及该杯壁,且该气孔越接近该空间孔径越大,越远离该空间则孔径越小。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另具有一止泄环套于该凸块,当该气嘴固定于该杯体上时,该止泄环被夹持于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之间。借此,由于该气嘴能够与该杯体分离,不仅在收纳时可以让复数个杯体相叠合,达成节省收纳空间的效果,且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尺寸的杯体,甚至当使用者更换真空泵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真空泵的规格选择相对应规格的气嘴,让本技术有更大的使用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分离式的拔罐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可分离式的拔罐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可分离式的拔罐器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可分离式的拔罐器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可分离式的拔罐器的分解图;图6为气嘴结合于另一款式的杯体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于另一实施例中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拔罐器;11、杯体;111、空间;112、抽气嘴;113、抽气孔12、阀塞;121、阀孔;13、气阀;14、胶圈;20、杯体;21、空间;22、杯壁;221、贯孔;222、第一定位部;223、凸块;30、气嘴;31、气孔;32、内壁面;321、第二定位部;33、靠抵面;40、气阀;41、凸肋;50、胶环;51、塞孔;60、止泄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本技术为一种可分离式的拔罐器,主要由一杯体20、一气嘴30、一气阀40及一胶环50组成,其中:该杯体20具有环绕界定一空间21的一杯壁22,该杯壁22概呈钟形,且该空间21朝其中一侧开放,该杯壁22上具有贯通并连通该空间21的一贯孔221,以及设于该杯壁22上的一第一定位部222;在本实施例中,该杯体20具有自该杯壁22反向该空间21凸起的一凸块223,且该凸块223的外周面设有该第一定位部222,该第一定位部222为一外螺纹。该气嘴30具有贯通两端的一气孔31、能够与该第一定位部222组合或拆卸的一第二定位部321、以及设于气孔31内的一靠抵面33;在本实施例中,该气嘴30具有环绕该气孔31的一内壁面32,该第二定位部321设置于该内壁面32且为一内螺纹,使该第二定位部321与该第一定位部222能够相互螺锁结合或分离。该气阀40呈杆状并组设于该气孔31内,该气阀40具有设于该周面上的一凸肋41。该胶环50套设于该气阀40上并位于该杯体20与该凸肋4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气孔31贯穿该凸块223及该杯壁22,且该气孔31越接近该空间21孔径越大,越远离该空间21则孔径越小,使该气孔31概呈锥型孔,借此,当该气阀40朝向该空间21位移时,该凸肋41越接近该空间21则气密效果越佳。其次,另具有一止泄环60套于该凸块223,当该气嘴30固定于该杯体20上时,该止泄环60被夹持于该第一定位部222及该第二定位部321之间,借此防止气体从第一定位部222及第二定位部321之间泄漏。请参阅图7,本技术于另一实施例中,仅具有该杯体20、该气嘴30及该气阀40,特别的是,该贯孔221内另塞设一阀塞50,该气阀40的凸肋41远离该阀塞50时,该气孔31透过该阀塞50的一塞孔51连通该空间21,当该气阀40的凸肋41靠抵于该阀塞50时,该凸肋41阻塞该塞孔51。以上为本技术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组态及其连接关系,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如下所述:请参阅图4,一般收纳的状态下,该气嘴30与该杯体20分离,进而让使用者能够将杯体20与其他杯体20相叠,进而减少收纳时会占用的空间21。请参阅图5,当使用者要使用时,能透过该第一定位部222及该第二定位部321相锁合,进而让该气嘴30固定于该杯体20上,借此,使用者将杯体20覆盖于人体上,并透过真空泵结合于气嘴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离式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杯体,具有环绕界定一空间的一杯壁、贯通该杯壁并连通该空间的一贯孔、以及设于该杯壁上的第一定位部;/n一气嘴,具有贯通的一气孔、能够与该第一定位部组合或拆卸的一第二定位部、以及一靠抵面;/n一气阀,组设于该气孔内,并具有一凸肋,该凸肋供以靠抵或远离该靠抵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6 TW 1092021111.一种可分离式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杯体,具有环绕界定一空间的一杯壁、贯通该杯壁并连通该空间的一贯孔、以及设于该杯壁上的第一定位部;
一气嘴,具有贯通的一气孔、能够与该第一定位部组合或拆卸的一第二定位部、以及一靠抵面;
一气阀,组设于该气孔内,并具有一凸肋,该凸肋供以靠抵或远离该靠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的拔罐器,其特征在于,该杯体具有自该杯壁反向该空间凸起的一凸块,且该凸块的外周面设有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为一外螺纹,该气嘴具有环绕该气孔的一内壁面,该第二定位部设置于该内壁面且为一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鼎宸
申请(专利权)人:黄鼎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