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37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器械,公开了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上设有面部容纳腔(11)和与面部容纳腔(11)相连通的颈部容纳腔(12),面部容纳腔(11)底部设有用于面部五官暴露的开口(13),支撑座(1)侧壁上设有与开口(13)相连通的透气口(14);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带(3),各连接带(3)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卡合块(4)上,两个卡合块(4)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卡合槽(42),卡合块(4)下端设有与卡合槽(42)上下方向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患者面部血液的正常流通和患者的正常呼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面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俯卧位手术中,患者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一段时间内保持面部朝下的俯卧姿势,而手术过程一般长达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患者一直保持面部朝下的姿势,容易使得患者的面部在长期的压迫下,血液流通不畅,且容易堵住口鼻,不利于患者的正常呼吸,严重的会使得患者头部出现缺氧的情况,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面部保护装置,使得患者的五官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受到挤压,能够保证患者面部血液的正常流通和患者的正常呼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面部容纳腔和与所述面部容纳腔相连通的颈部容纳腔,所述面部容纳腔底部设有用于面部五官暴露的开口,所述支撑座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透气口;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带,各所述连接带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卡合块上,两个所述卡合块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块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合槽上下方向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优选地,所述卡合块上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带卷曲固定在所述连接环上。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颧骨固定结构,所述颧骨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侧壁上的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均位于所述面部容纳腔内,且其端部均连接有弧形限位片。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片内表面设有海绵层。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左右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弹性带,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带端部设有魔术贴毛面,另一个所述弹性带端部设有与所述魔术贴毛面相粘合的魔术贴勾面。优选地,所述面部容纳腔的表面设有水垫。优选地,所述水垫表面设有棉垫层。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底部包覆有粗布罩。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为硅胶座。优选地,所述面部容纳腔底部与所述支撑座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9~11cm。本技术通过设置面部容纳腔和开口,使患者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与开口相对应,从而使得患者的五官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受到挤压,保证了面部血液的正常流通,以及通过透气口的设置,有利于患者保持呼吸通畅;通过设置颈部容纳腔,能够避免患者的颈部受到挤压,保证患者的舒适性;通过设置卡合块和顶紧螺栓将支撑座固定在手术床上,能够避免因为患者摆动头部使支撑座发生移位,而导致患者的五官与开口不能很好的对应,且卡合块通过顶紧螺栓可拆卸固定在手术床上,拆装方便,不会影响床垫和床单的铺设,以及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可以将支撑座拆下安装在病床上,以供患者继续使用,从而能够避免资源浪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座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座11面部容纳腔12颈部容纳腔13开口14透气口2弹性带21魔术贴毛面22魔术贴勾面3连接带4卡合块41连接环42卡合槽5顶紧螺栓6螺纹杆61弧形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面部容纳腔11和与所述面部容纳腔11相连通的颈部容纳腔12,所述面部容纳腔11底部设有用于面部五官暴露的开口13,即与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相配合的开口13,所述支撑座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口13相连通的透气口14;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带3,各所述连接带3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卡合块4上,两个所述卡合块4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卡合槽42,所述卡合块4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合槽42上下方向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5。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座1固定在手术床上,即将两个卡合块4通过卡合槽42卡接在手术床的左右两侧床沿上,然后将顶紧螺栓5自下向上穿过卡合块4下端的螺纹孔,通过转动顶紧螺栓5将顶紧螺栓5顶紧在床沿下端,从而将支撑座1固定在手术床上,然后,患者以俯卧位姿势将面部放入支撑座1的面部容纳腔11内,患者的颈部放入颈部容纳腔12,并使患者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与开口13相对应,从而使得患者的五官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受到挤压,保证了面部血液的正常流通,以及通过透气口14的设置,有利于患者保持呼吸通畅。通过设置颈部容纳腔12,能够避免患者的颈部受到挤压,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其中,通过设置卡合块4和顶紧螺栓5将支撑座1固定在手术床上,能够避免因为患者摆动头部使支撑座1发生移位,而导致患者的五官与开口13不能很好的对应,且卡合块4通过顶紧螺栓5可拆卸固定在手术床上,拆装方便,不会影响床垫和床单的铺设,以及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可以将支撑座1拆下安装在病床上,以供患者继续使用,从而能够避免资源浪费。优选地,所述卡合块4上端设有连接环41,所述连接带3卷曲固定在所述连接环41上。具体地,所述连接带3为布带,所述连接带3端部设置按扣,所述连接带3端部穿过连接环41并绕连接环41卷曲后通过按扣扣合在连接带3上,从而卷曲固定在连接环41上,当然也可以绕连接环41卷曲后缝制在连接带3上,或者通过魔术贴粘接在连接带3上。优选地,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颧骨固定结构,所述颧骨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侧壁上的两个螺纹杆6,两个所述螺纹杆6相对的一端均位于所述面部容纳腔11内,且其端部均连接有弧形限位片61。当患者的面部进入面部容纳腔11后,弧形限位片61能与患者的颧骨相贴合,通过转动螺纹杆6,使得弧形限位片61顶紧在患者的颧骨处,从而对患者的颧骨进行固定,能够避免患者摆动头部而导致患者的五官与开口13不能很好的对应。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片61内表面设有海绵层,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轻患者面部受到的挤压,增加患者的舒适性。优选地,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弹性带2,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带2端部设有魔术贴毛面21,另一个所述弹性带2端部设有与所述魔术贴毛面21相粘合的魔术贴勾面22。当患者的面部进入面部容纳腔11后,可以通过弹性带2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即将两个弹性带2分别绕在患者头部后部并通过魔术贴粘接,能够进一步保证患者的五官与开口13很好的对应。通过设置魔术贴便于弹性带的连接和拆开。优选地,所述面部容纳腔11的表面设有水垫,所述水垫可以粘接在面部容纳腔11的表面。通过设置水垫,能够利用水垫内的水将面部的压力较均匀分散到水垫各部位,防止面部局部压力过大,从而避免压伤,并且水垫具有吸热功能,可以避免面部皮肤因为长时间与面部容纳腔11接触而出现发热、出汗的问题,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其中,优选地,所述水垫表面粘接有棉垫层。通过设置棉垫层,利用棉垫层的吸汗透气功能,能够进一步地保证面部皮肤的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面部容纳腔(11)和与所述面部容纳腔(11)相连通的颈部容纳腔(12),所述面部容纳腔(11)底部设有用于面部五官暴露的开口(13),所述支撑座(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口(13)相连通的透气口(14);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带(3),各所述连接带(3)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卡合块(4)上,两个所述卡合块(4)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卡合槽(42),所述卡合块(4)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合槽(42)上下方向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面部容纳腔(11)和与所述面部容纳腔(11)相连通的颈部容纳腔(12),所述面部容纳腔(11)底部设有用于面部五官暴露的开口(13),所述支撑座(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口(13)相连通的透气口(14);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带(3),各所述连接带(3)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卡合块(4)上,两个所述卡合块(4)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卡合槽(42),所述卡合块(4)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合槽(42)上下方向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4)上端设有连接环(41),所述连接带(3)卷曲固定在所述连接环(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颧骨固定结构,所述颧骨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的左右侧壁上的两个螺纹杆(6),两个所述螺纹杆(6)相对的一端均位于所述面部容纳腔(11)内,且其端部均连接有弧形限位片(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旺华李花陈岩岩何聪睿李金菊胡志希彭清华谢梦洲周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